每个人都会在虚假的生活中迷失自我,沉溺于眼前的安逸,陷入一成不变的舒适圈中,默默无闻,了却余生,却失去了与众不同的机会。而简单苍白的人生经历,使他们浑然不觉,也就此甘于平庸。而旅行,恰恰是摆脱单调,探寻本心的选择。
北京世园会生活体验馆(左上和右下)
比利时展园(右上)
国际馆前旗杆(左下)
人生正应当如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老师一般,因为旅行的意义在于经历,经历中人生的修行得以完成,同时以行万里路的体悟确立自己存在的方式,最终极的目标,则是探寻自己向往的生活。
北京世园会花海实景图
在路上的旅行者,总有一个自己心中的目的地。位于北京延庆的2019北京世园会,或许是旅行者们合适的去处。
遇见建築
正如在18世纪欧洲“大旅行”中,雅典卫城上雄伟的帕特农神庙是旅行者们朝圣的终点,旅行路上的重要景观中,总有一些凝聚大师心血的人文建築。2019北京世园会则无疑将人类的建築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
北京世园会中国馆
按照“生生不息,锦绣中华”的展陈理念,将静态展示与动态演绎相结合的中国馆;按照“融和绽放”为展陈理念,采用“实物+多媒体+互动+氛围”多维方式展示的国际馆;按照“升起的地平”为展陈理念,以植物根系为建築表面机理的植物馆;按照“爱园艺、爱生活”的展陈理念,让游客切身体验园艺的生活体验馆;承担开闭幕式等大型活动,宛如一只彩蝶驻足在妫湖之滨的演艺中心。四馆一心将高超的建築技术与独特的設計理念融于一身,以深厚的人文内涵为建築底蕴,毫无保留的体现了人类建築的最高美感。
北京世园会中国馆
北京世园会国际馆
北京世园会植物馆
遇见自然
如果说对于人文建築的迷恋是旅行者们对于艺术的认同与伟大文明的向往,那么对于自然的探索则是返璞归真,荡涤心灵,回归本心的一种方式,也正是在一片未经污染的净土中,人本身最初的热情与感动得以激发。
而作为1999年昆明世园会以来中国首次举行的世界园艺博览会,2019北京世园会将自然之美作为整个展会的核心价值之一。来自中国各省乃至世界数百个国家的数万种植物,以世园会为平台近距离的向游客展示出来。无需周游世界的繁琐奔波,就可以在世园会各大展馆与展园中一睹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上数亿年来诞生的许多珍稀乃至濒危物种,领略难得一见的自然之美。
道家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说法,千百年来人类对于自然的改造,与其说是对抗自然,不如说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调和人与自然。旅行的过程中,一路上的宏伟建築与自然风光无不被旅行者们津津乐道,而当二者调和之时,自然内化于人化的生活中,带给旅人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使他们有机会摆脱眼前的纠结于牵绊,探寻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
莫莉和她的一家人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对于普通人来说,在自然中体会人生,正如在城市建築一成不变的灰暗与单调的钢铁森林间播下自然绿色的种子。世园会为人们带来的价值,不仅仅是营造出一片新的旅游胜地和为人们带来与众不同的自然风景,也在于将自然与人类生活结合,借助园艺之美使人们重新思考在人类文明迅速扩张之余,如何在日渐拥挤的城市中留下自然的一席之地,让生活压力日渐增大的人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生活,回归原本的舒适与宁静。
北京世园会西非联合展园
图片来源: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事务协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