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 更新项目, 上海, 中国
  • 建筑师: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 面积:3840 .0m²
  • 项目年份:2019
  • 摄影师: 章鱼见筑
  • 主创建筑师:章明, 张姿, 秦曙
  • 设计团队:李雪峰, 武筠松, 朱承哲(实习生)张奕晨(实习生)刘静怡(实习生)
  • 结构工程师:南俊, 曹林勇
  • 设备工程师:施锦岳, 甘招辉, 张华
  • 业主: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 如今的杨树浦路2800号曾是远东第一火力发电厂——杨树浦发电厂,由英商投资建成于1913年。这片场地留有丰富的工业遗存,105米的烟囱成为船只入上海港的标志,江岸上的鹤嘴吊、输煤栈桥、传送带、清水池、湿灰储灰罐、干灰储灰罐等作业设施有着特殊的空间体量和形式,令人印象深刻,在杨浦滨江贯通工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 电厂段最东端的码头上,原本的干灰储煤灰罐被改造为灰仓美术馆。灰仓改造的设计方案始于2015年。由于功能的不确定,经历了多轮修改,最终以艺术展览为导向形成具有较强灵活度和开放度的策略进行设计和实施。
  • 通过增设两块景观平台,将原先独立的三个灰罐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采用朦胧界面的处理手法,将原先15米通高的封闭灰仓进行改造。整个空间的使用模式被想象成为一组完全公共的漫游路径,从底部的混凝土框架一直盘绕至灰仓顶部。
  • 在形成这样一个漫游的海洋后,以一种类似plug-in(插入城市)的模式将6个功能未确定的空间连同一组折跑楼梯一同插入。而在艺术品介入后最终形成了艺术讨论和公共漫游紧密咬合的空间触动模式。
  • 2019年9-11月举办的上海城市艺术季中,灰仓美术馆作为东段驿馆,由葡萄牙艺术家吉马良斯、日本艺术家高桥启祐以及中国设计师韩家英和章明四人打造为公共艺术品,成为整个空间艺术季的一个重要节点。
    • 项目完工照片 | Finished Photos
    vsszan2960171120161.jpg vsszan2960171120162.jpg vsszan2960171120163.jpg vsszan2960171120164.jpg vsszan2960171120165.jpg vsszan2960171120166.jpg vsszan2960171120167.jpg vsszan2960171120168.jpg vsszan2960171120169.jpg vsszan29601711201610.jpg vsszan29601711201611.jpg vsszan29601711201612.jpg vsszan29601711201613.jpg vsszan29601711201614.jpg vsszan29601711201615.jpg vsszan29601711201616.jpg vsszan29601711201617.jpg vsszan29601711201618.jpg vsszan29601711201619.jpg vsszan29601711201620.jpg vsszan29601711201621.jpg vsszan29601711201622.jpg vsszan29601711201623.jpg vsszan29601711201624.jpg vsszan29601711201625.jpg vsszan29601711201626.jpg vsszan29601711201627.jpg vsszan29601711201628.jpg vsszan29601711201629.jpg vsszan29601711201630.jpg vsszan29601711201631.jpg vsszan29601711201632.jpg vsszan29601711201633.jpg vsszan29601711201634.jpg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 分类:美术馆
      • 语言:简体中文
      • 阅读原文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