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项目, 深圳, 中国- 建筑师:厘米制造
- 面积:158 .0m²
- 项目年份:2020
- 摄影师: 张超
- 厂家:Dongguan Fangfei New Materials Co.,Ltd., Guangzhou Yuanhai Architectural Materials Co.,Ltd., Shenzhen Lizhiyuan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Co.,Ltd.
- 设计团队:陈丹平、廖俊、杨恒、王真、李木森、龙诗华、钟应川、姚明明
- 模型制作:龙诗华、邱慧春
- 业主:深圳市南山区建设工务署、深圳市万科发展有限公司
- 项目规划及设计管理团队:邓璟辉、裴雨霏、王峥、沈睿卿
- 项目工程施工管理团队:王曦、李进强、俞昱帆、黄祖亮、林高仰
- 施工图合作团队:深圳市博万建筑设计事务所
- 施工图设计团队:李艳华、徐学文、王重阳、杜嘉辉、林华、罗广耀、肖磊
- 灯光设计:大观照明设计
- 景观设计:深圳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施工团队:深圳市西部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 南头古城植物楼始建于80年代,位于中山南街中段口袋公园东侧。首层为临街商铺,二层以上为业主自宅。植物楼具有城中村建筑非常普遍的砖混结构与水刷石外立面,是古城内最为典型的居民楼之一,因其业主种植在露台上的丰富植栽显现出“万楼丛中一方绿”的独特气质。在经历了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之后,由深圳市南山区建设工务署和深圳市万科发展有限公司主导,南头古城迎来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更新改造。万科城市研究院委托厘米制造为植物楼建立新的形象和方案设计。
- 此次南头古城的更新改造后,街道两侧呈现出了一系列截然不同的建筑立面与空间构成的单元项目的混杂整体。在这种背景之下,厘米制造希望为植物楼赋予一种全新的开放而清晰的特征。为了重新构建室内外空间的相互延伸及与街巷的互动关系,方案设计摒弃了传统临街铺面平整的形象,采用直径350MM的弧形玻璃连贯地包裹首层空间,以通透性与互动性的界面制造出与周边的戏剧性差异,同时将室内空间与古城街区重新链接起来。
- 我们在改造设计中最具有意义的不单单是保留二层以上的建筑,而是让原业主一直以来的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及对花草植物的喜爱可以延续而没有“被”改变,这种近乎“无设计”的设计行为反而强化了建筑屋顶一方植物花园的特性。为高密度的城中村贡献了唯一一处空中森林秘境,让它变得弥足珍贵。
- 竖向上二三层郁郁葱葱自由生长的各色植被与一层通透纯净的弧形玻璃相叠加。临街巷公共开放的空间呈现的整体性与通透性与二层生活的私密性通过一道横向的水刷石檐板分开。视觉上的浑厚体量感强调了首层入口的通道与建筑边界。同时满足遮阳挡雨的需求。
- 南头古城的更新改造描绘了深圳历史各个阶段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活和文化内涵,展示出历史古城和当代城市的发展脉络,植物楼在同质的建筑与城市类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认同与记忆。它是楼与园的并置,又是不同年代时期的建筑空间与功能的拼贴,也是新旧材料与建造方式的一种对话。未来一层初期作为文化艺术展示空间融入到古城街巷的中,二层展现出来却是一幅大隐隐于市,藏于园的城市生活共生画面,这种多元景致的呈现恰恰反映出此次古城更新的包容与共享。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厘米制造
- 分类:更新项目
- 语言:简体中文
-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