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 更新项目, 深圳, 中国
  • 建筑师:博万建筑
  • 面积:49020 .0m²
  • 项目年份:2020
  • 摄影师: CAAI_image, 张超
  • 主创建筑师:陈新军、周政,苏剑琴
  • 设计团队:李艳华,张迥,朱孟富,李娟,梁海,冯素云,黄嘉倩,陈浩,冯玉林,夏君越,徐学文,石超锋,段辉,李明意,李爽,李宇,杜嘉辉,吕鹏,林华,罗广耀,邹俊,崔少奇,周红婷
  • 结构设计:深圳市博万建筑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
  • 景观设计:奥雅设计、D+H Lab
  • 施工方:深圳市万科发展有限公司
  • 合作方:武重义, MVRDV, 上海集合, 都市实践, 梓集, 竖梁社, 厘米制造, 南粤古建, 壹拾壹, 奥雅设计, D+H Lab, 大观国际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深圳市朋格幕墙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深圳尊鹏幕墙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深圳市上行线设计有限公司
  • 委托方:深圳市南山区建筑工务署
  • City:深圳
  • Country:中国
  • 项目背景南头古城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以北、中山公园以南,又名新安故城,始建于东晋年间,距今将近1700年历史,是历代岭南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 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文化源头。
  • 古城在其历史沿革中经历了“迁海”、“日军占领”、“城中村抢建”三次较大风貌变迁,现有建筑约1100栋,按保护等级及建成年代大致可分为历史文物建筑、清末,民国风格建筑、50年代风格建筑、80年代水刷石材料建筑和现代建筑,现代建筑比重最大。目前古城内现状建筑风貌呈现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相互交织,共生融合的状态。
  • 改造策略结合政府和市民对于古城的期待和前期城市研究结果,我们提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改造策略:从尊重历史原真性出发,对建筑风貌重新梳理,有机保留各个年代的文化层积和历史记忆。
  • 我们针对所有楼栋进行现场踏勘,根据楼栋层数、现状风貌、结构状况和所处街区位置综合评判,分别给出适合的立面改造策略。建筑表达强调新旧材料,新旧元素的对话,通过控制现代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比例,营造历史街区氛围,在近人尺度以传统材料和传统元素为主,使得街区整体风貌不仅营造了历史文化风韵,适度保留了城中村鲜活多样的历史记忆,同时带来面向未来的独特体验。
  • NT129采用轻改造策略加入琉璃花格砖,还原建筑原始风貌;NT130、124采用水刷石材料和传统设计手法,与周边楼栋一起形成南起城门跨度50米的传统历史街区。
  • 书院广场南侧和西侧为小体量传统建筑,NT134、132AB位于北侧,高度4~9层,用简洁的体块和干挂墙板对比传统建筑语言,希望在书院广场的方形节点中通过大与小、简与繁、新与旧的对比中碰撞出古今建筑的发展延续,浅灰色主墙和青砖竹木协调广场氛围。
  • NT116118(南头古城数字展厅)10层的建筑高度在平均宽度只有2~3米的狭窄街区中对街道的压迫感特别强烈。改造设计弱化上部建筑存在,干挂墙板规整轮廓,浅灰色主墙消隐建筑体量,铝合金窗框、花池、栏杆等细节使建筑简约而不单调。
  • NT98NT112
    我们希望改造后的建筑能与原有古建(文士华故居)产生对话,NT98、NT112采用浅色红砖片与之呼应。门头及阳台的浅色红砖贴面,加上现代凸窗点缀丰富了建筑表皮。
  • NT111主体采用水刷石材质,现代大玻璃窗带来了良好的采光和时代感。在细节处,用古建栏河装饰阳台,白色铝格栅装饰顶板,传统的纸筋灰装饰线脚点缀立面,使得改造后的建筑,既承载了历史文脉,又融入了现代精神,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NT89102329游客服务中心将游客服务中心选在古街与现代街道交汇处,给予传统意识,并予延续新的思想,唤起对过去的记忆,又不失当代性。以此作为从历史街区进入现代城市的连结性的过渡节点。以小体量建筑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特点,并在空间及结构形式上继续延续这一记忆。
  • 立面设计上把传统和现代材料结合,首层把钛锌板、玻璃砖整合为基座,使之在近人尺度减少建筑体量带来的压迫感,两者有力度的连续性墙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二层为展示空间,外墙搭配青砖与红砖,能在识别度上与周边历史建筑协调,红砖与青砖的体量悬浮于精致的现代材料上,仿佛将建筑置于时间的长轴之上。
    • 项目完工照片 | Finished Photos
    vsszan5342091505201.jpg vsszan5342091505202.jpg vsszan5342091505203.jpg vsszan5342091505204.jpg vsszan5342091505205.jpg vsszan5342091505206.jpg vsszan5342091505207.jpg vsszan5342091505208.jpg vsszan5342091505209.jpg vsszan53420915052010.jpg vsszan53420915052011.jpg vsszan53420915052012.jpg vsszan53420915052013.jpg vsszan53420915052014.jpg vsszan53420915052015.jpg vsszan53420915052016.jpg vsszan53420915052017.jpg vsszan53420915052018.jpg vsszan53420915052019.jpg vsszan53420915052020.jpg vsszan53420915052021.jpg vsszan53420915052022.jpg vsszan53420915052023.jpg vsszan53420915052024.jpg vsszan53420915052025.jpg vsszan53420915052026.jpg vsszan53420915052027.jpg vsszan53420915052028.jpg vsszan53420915052029.jpg vsszan53420915052030.jpg vsszan53420915052031.jpg vsszan53420915052032.jpg vsszan53420915052033.jpg vsszan53420915052034.jpg vsszan53420915052035.jpg vsszan53420915052036.jpg vsszan53420915052037.jpg vsszan53420915052038.jpg vsszan53420915052039.jpg vsszan53420915052040.jpg vsszan53420915052041.jpg vsszan53420915052042.jpg vsszan53420915052043.jpg vsszan53420915052044.jpg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博万建筑
      • 分类:城市设计
      • 语言:简体中文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