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 梅赫伦, 比利时- 建筑师:dmvA
- 面积:2200 .0m²
- 项目年份:2020
- 摄影师: Sergio Pirrone, Johnny Umans
- 领衔建筑师:Tom Verschueren, David Driesen, Emilie Dorekens, Eva Vanderborcht
- 客户:GO! Onderwijs van de Vlaamse Gemeenschap
- 技术工程师:SB Heedfeld
- 结构工程师:UTIL struktuurstudies
- 安全协调与能源工程师:Greesa
- City:梅赫伦
- Country:比利时
- 该学校位于布鲁塞尔圣吉勒,它毗邻南部火车站。建筑需要容纳学校本身的学生、幼儿园儿童以及邻里三个社群。因此,复杂的设计需要和谐地融合这三者。建筑师巧妙地规划了有限的空间,让每一处都可以最优地使用、自动地运作并且为每个群体服务。由于建造经费的变动,幼儿园的设计最终没能落成,但是它的未实现进一步证明了建筑的灵活使用,让闲置的空间可以被用作为学校额外的教室。建筑师为了在有限面积的场地上容纳最多的功能区划,提出了垂直校园作为设计方案,并留出了最大面积的户外空间。建筑的各个部分以一定的逻辑层层堆叠,其中,一层则作为公共的流通空间。
- 从这一交叉点开始建筑开始有着不同的区划,幼儿园即现有的额外教室位于负一层,多功能空间则与食堂于二层连接,教室则在三、四、五层,并且屋顶及场地背后的区域设有游乐场。无柱式的二层作为最佳利用空间,其楼板由第三和第四层的结构承载。另外,建筑物与城市的互动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量的重要元素。
- 校园嵌入了城市、邻里以及街区。因此,它不应该是无生命功能区的堆叠,而应该是一个可以催化周围变化并提供遮风挡雨之处的体块。立面和内部的结构则在安全与挑战性之间取得了平衡。因此,这样的设计形成了坚固而非封闭的要塞。
- 多功能空间也可以为邻里使用,它作为建筑物提供生命力的心脏,让街道变得栩栩如生。砌体的拼接增加了建筑内部结构的层次感。另外,建筑内有为0到8岁儿童提供的空间,这也让其内部包含了为不同群体使用的不同氛围的空间。建筑的布局反映了学校的成长理念,因此最小的孩子们在低层活动,而年纪越大的孩子在越高的楼层活动。
- 建筑的层次与功能的区划一一对应,这样的布局也刺激了多样性。每个空间的特性则由各自的颜色打造。此外,多样的室外空间赋予了密集排布的功能区以质量,它包括原幼儿园及现空余教室的庭院、一层拥有标志性顶棚的操场以及由鞍形屋顶的切口演变而成的顶层游乐场。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dmvA
- 分类:中小学校
- 语言:简体中文
-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