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项目, 文化中心, 嘉兴, 中国
  • 建筑师:裸筑更新
  • 面积:2448 .0m²
  • 项目年份:2020
  • 摄影师: Wen Studio
  • 主持建筑师:柏振琦
  • 项目建筑师:盛朦萱、薛乐骞
  • 设计团队:梁萧怡、吴叶静、陆慧沁、顾倩、杨骏一、林佑政
  • 水磨石拼花地面铺装设计:顾倩、盛朦萱
  • 灯光设计:筑映照明设计
  • 灯光设计团队:洪昇霖、陈谷雨、刘圳云
  • 洪昇霖、陈谷雨、刘圳云:张成华,结庐装饰
  • 水磨石地面施工方:结庐水磨石 / 上海结庐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业主:乡伴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甲方项目参与人员:朱胜萱、董天姝、甄小龙、余虹
  • City:嘉兴
  • Country:中国
  • 更新的心
    这次裸筑接到的命题是,乡村更新。我们认为,“更新项目”区别于“新建”的本质特征,一定是“顺势而为”。找到其被尘封的“势“,而后为之,则是每个更新项目的灵魂。这就好像拨开云雾,才能见月明,当然首先会明确,去哪拨,用多少力来拨。这是裸筑更新在近几年的建筑改造实践中的方法论。
  • 莲仓别名
    嘉兴王江泾镇,陶仓运河与百亩莲花荡片区附近,两座老粮仓。其建造于50-60年代,前身是当地居民储放稻谷的粮食仓库,后经历火烧,废弃空置数年。仓前一片优雅的莲花池,推测是过去用于建筑就近取水防火之用。陶仓与莲花池互相映衬,“莲仓”别名,因此而来。改造后,仓里的水磨石莲花纹样与粮仓的结构拱圈秩序,呼应而来。业主委托裸筑进行改建更新,目的是基于粮仓本身的建筑特点与历史背景,改造后成为该片区的“名片”。
  • 势能是一种随于功能,超越功能的存在
    势内:
    功能上,未来的老粮仓被业主定义为艺术中心的存在。西粮仓将作为商业展厅,东粮仓将作为艺术展厅。由于两座粮仓独特的结构呈现 -混凝土拱圈支撑体系,导致粮仓内部视觉体系完整,拱圈秩序形成完整的场域经验。这股“势”,不可破。且老粮仓年事已高,任何不属于原结构的东西,都会成其“负担”。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东西粮仓应是两座“纯展厅空间”,而将艺术中心所需要的辅助功能,在外部解决。在粮仓内部动刀(结构),站不住脚。
  • 势外:
    周边纺织废弃仓库被拆除之后,两座老粮仓并排于这片土地。其北向运河,南向大片腹地,且濒向池塘。仓与土地的关系,呈东西走向。因此,外部新增建筑体量的最优解,是呈一种“伴随”姿态,与老粮仓发生新的“剧情”。 伴随连廊的设计,由此产生。在建筑功能上,伴随连廊会改变了进入方式与格局,连廊本身也成为了商业与社交空间。作为艺术中心的配套辅助空间,也为粮仓展厅提供了向外延展的可能性,从而保护其内部主体,这也是我们用建筑学的方式,表达对老粮仓经历的敬畏与尊重。
  • 入口的重新定义
    主体展厅有四侧入口,而伴随连廊的加入,将动线全部引向中间,以合适的“人高“的尺度,将人从两边引向中间,居中而入。东西两侧,作为货运入口,开大门,形成”人货分离“。
  • 商业社交
    如开篇所讲,所有的更新项目最终会回归“经济动作“。伴随连廊空间最终将以简餐,咖啡,纪念品商店等作为经济配套,支撑起整个艺术中心的运营要求。连廊在设计之初,就被加上了落地玻璃,预留了机电点位,使其成为室内空间。后由于运营上的种种原因,在完稿时仍以灰空间连廊的形态示众。
  • 势:建筑指向性
    东西走向的主体粮仓,讲的是指向性。一旦物体在空间中产生方向感,建筑“立场”,即“场域”,自然形成。连廊在设计推敲过程中,不仅仅产生了平行的“势“。其通过两边汇聚到中心入口时,顺势高耸,形成了竖向的”势”。这两股“势“,成为则更新项目的”灵魂“所在:一则,顺应了老粮仓的平行,一则,指向了天。形式上,连廊作为陪伴式建筑的存在,伴随着两座粮仓汇聚至中心,自然形成主入口。空间处理上,连廊的高度层层推进,在中心形成挑空的静谧场所,将建筑情绪带向高潮。
  • 势:诗意的陪伴
    伴随式的连廊,是裸筑对粮仓的长情。我们常把建筑拟人,这也是建筑作为抽象思维产物的直接体现。几何本身是没有感情的,但透过人的眼睛去看几何,就能看出“关系与情感“。这也是建筑师这个古老的职业,存在的意义之一。建筑即人,裸筑在意建筑的“共情“表达。地标式的建筑物在过去常常作为权力与意志的象征,不甚枚举。但是在此处的百亩莲花荡,我们更希望,两座粮仓在经历了60年的沧桑之后,能多一份陪伴共赴余生。
  • 排水
    砖的起伏,水的承接,散水与排水,作为建筑最重要的装饰,通过砖的语言被一以贯之。
  • 麦穗山墙
    麦穗,寓意这座粮仓的过去。而这丰碑式的砖砌,是这座老粮仓与世界再一次的对话。其做法与排水的设计相同,通过三种砖的模数变化,叠搭出麦穗的图形。连廊的新砖,粮仓的老砖,也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
  • 结构对仗
    老粮仓结构以混凝土拱圈顶住砖砌望板屋顶,形成双曲面屋顶,为这座粮仓带来戏剧化的结构效果。对于连廊的结构,裸筑选择了结构逻辑清晰的拱圈作为对主粮仓结构的对仗,依次秩序往复。
  • 荡边花满池,仓里地满花
    如果莲仓的建筑,讲的是共情的能力。那莲仓的室内,则是莲仓之所以是莲仓的原因。通过对名词的解释:仓,为其建筑形式,改造前是放粮食的仓库。莲,则是建筑所处的这个地方的地域特征。王江泾的村民,世代以莲花产业谋生,花,藕,茎,叶;春,夏,秋,冬。世世代代以莲为业,以粮为食。








    • 项目完工照片 | Finished Photos
    vsszan5507131205381.jpg vsszan5507131205382.jpg vsszan5507131205383.jpg vsszan5507131205384.jpg vsszan5507131205385.jpg vsszan5507131205386.jpg vsszan5507131205387.jpg vsszan5507131205388.jpg vsszan5507131205389.jpg vsszan55071312053810.jpg vsszan55071312053811.jpg vsszan55071312053812.jpg vsszan55071312053813.jpg vsszan55071312053814.jpg vsszan55071312053815.jpg vsszan55071312053816.jpg vsszan55071312053817.jpg vsszan55071312053818.jpg vsszan55071312053819.jpg vsszan55071312053820.jpg vsszan55071312053821.jpg vsszan55071312053822.jpg vsszan55071312053823.jpg vsszan55071312053824.jpg vsszan55071312053825.jpg vsszan55071312053826.jpg vsszan55071312053827.jpg vsszan55071312053828.jpg vsszan55071312053829.jpg vsszan55071312053830.jpg vsszan55071312053831.jpg vsszan55071312053832.jpg vsszan55071312053833.jpg vsszan55071312053834.jpg vsszan55071312053835.jpg vsszan55071312053836.jpg vsszan55071312053837.jpg vsszan55071312053838.jpg vsszan55071312053839.jpg vsszan55071312053840.jpg vsszan55071312053841.jpg vsszan55071312053842.jpg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裸筑更新
      • 分类:更新项目
      • 语言:简体中文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