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筑, 社会住房, 历史保护, 孟加拉- 建筑师:Studio Anna Heringer
- 面积:300 .0m²
- 项目年份:2008
- 摄影师: Naquib Hossain, B.K.S. Inan
- 主创建筑师:Anna Heringer with Dipshikha
- 客户:Dipshikha (Non-formal Education Training and Research Society for Village Development), Bangladesh for DESI (Dipshikha Electrical Skill Improvement)
- 结构工程师:Stefan Neumann
- 太阳能顾问:Jakob Schaub
- 能源顾问:Oskar Pankratz
- 结构顾问:Martin Rauch
- 质检顾问:Prof. Walter Liese
- 现场监理:Stefan Neumann, Montu Ram Saw, Shoeb Al Rahe
- Country:孟加拉
- 尤其在在发展中国家,贫困家庭的传统生活条件是可持续的。从低收入状态向中产阶级迈出的一步通常会导致方向的重大转变。 更高的收入也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自己生产并自给自足转向消费。不寻常的、特别而富有异国情调的东西比本地现有的东西更具吸引力,但是充满活力的梦想和方向是西方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成熟的传统。
- 中产阶级大多是模仿者,很少有人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文化和地域化生活方式。替代成熟的商业模式,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外部商品的进口和消费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样的结果是,经济力量流入了外部市场。这一趋势在建筑和建筑行业主要体现在不断变化的建筑材料使用中。人们不再继续用泥土建造建筑物,而是购买砖块和水泥;人们不再使用厚实的土墙,而是通过空调调节室内气候。
- 这个名为DESI的建筑对这一特殊挑战做出了反应。它是一个在孟加拉国农村地区的新型合适生活方式的典范:改善了教师的生活水平,同时保持了传统的可持续状态。钱不是主要的考量因素,而是体现在对良好工艺,规划和设计的关心让这个建筑有所不同。这是一个公平的体系结构,无论其社会地位和财务状况如何,它都会推动传统建筑方法的技术发展,而不是宣传消费昂贵和进口材料。先进的编织竹墙代替了水泥墙,成为了声望的象征。这样一来,一个独立的、有地域特色的身份便自动展现了出来。
- DESI 大楼是对孟加拉国传统宅基地的新诠释。通常,在孟加拉国的农村,所有的家庭功能,如饮食,睡觉,洗衣服等,都是在围绕中央庭院建造的独立结构中进行的。然而,DESI大楼试图将工作和居住的所有功能整合到一个结构中。该设计旨在使生活方式不再与农业联系在一起,但仍与乡村环境和文化联系在一起。
- DESI 是一所进行电气培训的职业学校。DESI大楼设有两个教室,两个办公室和两个供教师使用的住所。 一个带两个淋浴间的独立浴室和两个厕所供教师使用;一个带厕所和洗手池的卫生间供学生使用。
- 太阳能电池板可满足建筑物100%的能源需求。太阳能热加热系统提供热水;太阳能电池板还直接为电动机提供动力,该电动机将水从井中泵入水箱。厕所也有自带的两室化粪池。这是孟加拉国首次在土楼中建造卫生设施,证明了泥土和竹子可以被灵活使用来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
- 该建筑物是高科技和低端技术的恰当平衡,它将非常基本的建造方法与现代替代能源动力系统相结合。由于建筑物是被动加热和冷却的,并优化了自然光线和通风,因此相对较小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系统可提供建筑物所需的所有电力。
文字描述由建筑师提供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Studio Anna Heringer
- 分类:文化建筑
- 语言:简体中文
-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