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设施, 可持续性 & 绿色设计, 常州, 中国- 建筑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面积:31470 .0m²
- 项目年份:2017
- 摄影师: 侯博文
- 厂家:圣戈班, 安隔拉, 海马
- 主创建筑师:高庆辉
- 设计团队:高庆辉、袁伟俊、李大勇
- 结构设计:朱筱俊、王凯
- 景观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建筑施工:江苏武进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新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景观施工:江苏森洋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室内装饰施工:江苏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世家装饰实业有限公司
- 照明施工:常州市城市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 室内设计: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给排水:张咏秋
- 电气:柏晨
- 暖通:龚德建、顾奇峰
- 委托方:常州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 City:常州
- Country:中国
- 常州港华燃气服务调度中心,位于常州市钟楼区长江中路西侧,场地东侧为城市绿地,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燃气行业首家综合业务受理中心。本项目定位为西气东输战略下适应夏热冬冷气候的公共能源服务中心,包括综合办公、低碳能源馆、书吧、员工健身等。
- 项目围绕夏热冬冷地区如何降低能耗为主要出发点,从建筑的总平布局、建筑形式、可变立面、遮阳措施和室内外物理环境等方面探讨切实可行的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对于夏热冬冷这个典型的中国气候区域的建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绿色建筑方面做出了表率。
- 应对夏热冬冷气候的可变绿色中庭建筑以最大体量适应基地,节约用地。根据建筑内部空间能耗等级的差异性合理组织低性能空间和普通性能空间,降低建筑能耗总量。西侧布置卫生间等低性能空间遮挡冬季西北风和夏季西晒;南北侧布置办公空间等普通性能空间,朝向良好;中庭作为过渡空间,朝向东南,导入阳光和夏季主导风;设置三个可调节边界的花园中庭与边庭,东南侧两个水池,利用水分蒸发起到提高空气湿度,降低温度。
- 通过中庭可开启天窗、玻璃幕墙底部开窗、花园边庭开窗在中庭内形成适应不同季节的三种状态。可调节界面对风、光、热的进行选择性引入和控制,形成对应夏、春秋、冬三种不同能耗机制。
- 可应对时间转换的低能源消耗的可变绿色中庭中庭可调节界面有效应对昼夜转换、季节转换。可调节中庭作为室内外气候交换的过渡空间,充分拓展其融入自然的低耗能空间潜力。
- 结构及幕墙技术东立面预应力点支式索网幕墙由于超常规的尺度促使项目在结构设计和幕墙设计方面进行创新。承受幕墙水平拉力的结构部位设置剪力墙,框架柱为钢骨混凝土柱。增加框架柱的抗弯能力,拉索产生的水平拉力由剪力墙承担。
- 项目作为特定环境和特定功能下的办公大楼,是综合办公、展览、公众休憩、书吧等为一体的复合办公空间典范建筑。项目充分考虑了建筑与城市内外的连通和建筑内部视野的通透性,设计利用建筑中庭积极呼应城市绿地景观。建筑主动承担起服务公众的社会责任,采用包容心态向公众开放,在宣传能源、能源服务与体验方面做出表率。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 分类:办公设施
- 语言:简体中文
-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