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密斯提出“less is more”。时至今日,这句话已经被各个行业用烂,但在极简形式“less”背后的“more”指什么,是空白背后的哲学吗?对于建筑师来说,“less”是简单的建筑形态表达,“more”是隐藏的内部秩序和比例。对于淄博东岳大厦来说,“less”是一横一竖两个体量,“more”是对空间、网格、表皮、骨架、顶棚、基座、雨棚等每一个建筑元素尺度和材料的考量。
Less 形态 / more 空间 建筑体量被划分为一横一竖,总高101米,裙房高25米,4:1比例构建视觉秩序。两个体量连接层向内退线收缩,将横竖体量分割,具有漂浮感。外立面以等距排布穿孔板,形成纵向线条。裙房穿孔板间距宽于塔楼间距,暗示低处与高度的视线秩序,整齐划一增加秩序感强化“less”。裙房以东侧和南侧为主要入口,入口占据立面一半,形成向内切的楔形空间,强化入口尺度,将边框雨棚做到最薄,从细节呈现“less”概念。
Less 幕墙 / more 构造 为了达到极简的外表皮,玻璃幕墙完全舍弃了常用开启扇,采用“穿孔板+内平台通风器”形式,为内部带来落地玻璃的全景。穿孔板斜向内收,增加了内通风面积,柔化了自然风,并在穿孔板内部增加圆孔LED灯,避免照明体系对立面的破坏。裙房的排烟窗采用电动式,在外立面与玻璃划分统一。在“less”立面背后,有LED灯、金属构件、排烟开启扇等“more”构造,简化建筑立面的同时隐藏了更多构造信息。
Less 建筑 / more 文化 对城市,在一片复杂的场地上,建筑以极简的姿态重建秩序,使用当代材料和设计语言,创造归于当地、但独立于城市肌理的建筑。对内,从极简的外立面入口进入到大小不一的内部空间,然后顺着电梯向上进入简洁的塔楼,创造出丰富的感官体验,构成了现代城市体验的建筑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