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 更新项目, 加油站, 上海, 中国
  • 建筑设计: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 面积:223 .0m²
  • 项目年份:2020
  • 摄影师: 章鱼见筑
  • 主创建筑师:章明、张姿
  • 项目建筑师:王绪男、丁纯
  • 设计团队:张林琦、王祥、郭璐炜、刘皓(实习生)
  • 结构设计:南俊、张峥、陈璐杰、蒋玲
  • 委托方: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分公司)
  • 设备设计团队: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综合一院
  • City:上海
  • Country:中国


中石化一号加油站位于苏州河边上滨河景观带之中,靠近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界处。其原址为1948年建成的中国第一个国营的加油站。原有加油站的模式为经典的超市办公加上钢结构罩棚的模式,缺乏公共性和通透性;总体动线组织上,加油的机动车流线同公众流线之间缺乏适当的分流;功能上,绝佳的景观资源无法被单一的超市与加油功能所利用;文化资源在原有的模式化的加油站上也难以有与众不同的体现。因此我们在设计中的重点在于如何对于原有的加油站的模式有所突破,形成一个公共通透、动线合宜、功能复合、当代语境的基础设施加油站建筑。
  • 加油站的设计从滨河景观带的梳理开始,将原有的南侧混合动线拆解为南北两条动线,行人从靠近河边的北侧绕过加油站,加油车辆从南侧出入,拆分流线后,加油站的公共方向也由原来的南侧变为南北两侧,刚好同城市-滨河景观的通透方向一致,从而确定了南北贯通通透的建筑方向,最大程度的消解加油站建筑对于滨河景观的阻隔。
  • 加油站分为一虚一实两个体量,虚的为加油棚架,实的为站房,不同于以往的两个异质的完全功能化的处理方式,在设计中,希望两个体量更加统一,共同形成建筑的形态塑造。由于加油的功能需求,加油站的棚架具有一定的跨度需求,考虑到折板形态具有增加跨度的作用,具有结构理性和视觉特征一体化的特点,因此建筑被构想成为一高一低的两组从地面翻折而起的折板,高的一组折板容纳了二层站房的功能,一楼为超市,二楼为咖啡厅,略矮的一组折板覆盖了加油的区域。


每组折板一端折板顺延落地,另一端以一排细柱支撑,进一步凸显了折板的形态特征。折板在设计的初期被构想成为钢结构折板,然而考虑到钢结构直接落地产生的生锈风险,与地面接触的部分,折板的材料改为清水混凝土,因此折板变成了钢结构折板和混凝土折板结合的结构体,两组折板体量在不同的高度发生材料改变,在保证形态连续性的同时,钢折板通过铰接的方式锚定在混凝土折板之上,并将交接点空开,铰接点露出来,增强了结构的可读性。柱子和折板交接也顺应铰接点的方式,一方面让柱子受轴向力为主,减小柱子的直径,另一方面也使得折板的形态更加纯粹。钢结构折板显示出轻盈和简洁的状态,落地的混凝土折墙则在对比之下,更加呈现出精致有力的空间感受。
  • 加油站被命名为“苏河折”,结构和建筑形态一体化的方式使得,折板成为建筑最主要的特征,以结构理性为基础,复合了某种对于老建筑折墙的呼应,苏州河浪花的想象,以及折扇般的某种精致感。结构的纯粹性和意义的多义性赋予建筑当代的时代性,在这个富有历史记忆的场所,这种当代性,无疑是“文化加油站”最合理的注解。
    • 项目完工照片 | Finished Photos
    vsszan11632232022381.jpg vsszan11632232022382.jpg vsszan11632232022383.jpg vsszan11632232022384.jpg vsszan11632232022385.jpg vsszan11632232022386.jpg vsszan11632232022387.jpg vsszan11632232022388.jpg vsszan11632232022389.jpg vsszan116322320223810.jpg vsszan116322320223811.jpg vsszan116322320223812.jpg vsszan116322320223813.jpg vsszan116322320223814.jpg vsszan116322320223815.jpg vsszan116322320223816.jpg vsszan116322320223817.jpg vsszan116322320223818.jpg vsszan116322320223819.jpg vsszan116322320223820.jpg vsszan116322320223821.jpg vsszan116322320223822.jpg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
      • 分类:咖啡馆
      • 语言:简体中文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