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中心, 办公设施, 更新项目, 北京, 中国
  • 建筑设计:officePROJECT
  • 面积:31384 .0m²
  • 项目年份:2019
  • 摄影师: 夏至, Ke Chang, 孙海霆, Shibo Chang
  • 主持设计师:常可、李汶翰
  • 设计团队:姜宏辉、张昊、赵建伟、冯攀遨、林旺铭、袁博、陈斌斌、陈纪元、魏斌(驻场)、焦可晴(实习)、谢嘉钰(实习)、王佳桐(实习)、扈诗雨(实习)、吴香丹(实习)
  • 规划-建筑设计:officePROJECT
  • 室内-景观-灯光设计:officePROJECT
  • 业主单位:通州新潞文创园
  • City:北京
  • Country:中国
  • 限制与巨大的机遇-在通州CBD打开一座尘封30年的大院儿
    项目基地位于通州北关。通州这片土地是一个已具有多年的高速城市化印记,但是又保留着郊区低密度城市肌理的典型化地区,这里既有复杂的社会体系层次,又有着独特,独立的自然气息环抱周围。我们的基地前身——菲美特金属制造厂位于这样一个高度优越的地理节点上,它与一河之隔的通州运河CBD遥相对望,一片片高楼拔地而起。但是我们的基地却可望而不易达,被小区紧紧地包裹在其中。
  • 业主只给了我们两条设计原则。一,由于产权的限制要求,所有的建筑改造都要严格按照原有旧建筑的轮廓线来设计,位置不允许变动。二,将这里改造成为一个高端独特的办公园区。除了这两条简单明确的设计原则之外,剩下大量的设计内容留白给了我们。这给予了我们巨大的设计自由度去打造一个我们心目中理想的微缩“普罗城市”。
  • 城市之桥——打开园区公共性的重要内核
    新的办公园区虽然不能物理性的取消掉围墙和大门,但如果我们能将园区不再视为一块独立的场地,而是将其视为由人工城市(住宅小区)向自然的城市(运河岸)所过渡的一个中间区域,那么它就能被更好的识别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而将这一块缺失的拼图填补进城市完整的肌理中,再次抵达精神上的公共性。
    通过设计一座贯穿园区的城市之桥,将园区靠近住宅小区的入口与运河岸边的入口直接相连,这座桥就会被识别为城市的公共体系。由此也带来的效应是,整个园区反而成为桥的背景内容,成为城市中自然与人工的过渡空间,一处自然而然的不突兀的城市场所,自然的消解了由封闭性所带来的排他性的负面效果。而桥本身则是园区内外人员所关注的景观艺术品。这种双向的识别,创造了有趣的二元关系。通过这种策略化与轻量化的局部景观设计介入,一个动作达成我们期望实现之前所不具有的城市性,实现真正意义的城市更新。
  • 由戏剧性的“单体设计”汇聚成“城市场景办公集合体”的反向规划
    我们尝试着抛开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整体规划方式,而是反向从每座单体或组团入手,对每个功能区予最适合的设计,最后,再自然地汇聚成一个新的独特园区。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策划了不同的办公模块体系,我们因此也给这些丰富多彩的办公模式起了不同的名字,从“错院&插座家”,“仓·谷·庭”,“没有大门的美术馆”,“阶梯总部”等等,通过这些自然的并不过分强调统一的集合,一个丰富多元城市场景化办公集合的新整体,逐步模拟出一副真实城市生活的长卷。
  • 中心区 “仓.谷.庭”设计——从废弃生产车间成为具有集体认同感的办公仓体
    在整个多元化的园区建筑中,中心区肩负着容纳大量办公面积的重任,但我们期望的花园式办公与原有的生产车间却有着物理和情感上的不匹配,所以我们对B区的主要策略是消隐。通过覆盖一种统一而又有变化的陶制立面,使得立面充满质感变化的同时,又足够消隐后退,不给人带来不必要的压抑感。办公仓体立面分为三段式。第一段是与街道相接触的部分,它使用黄色陶棍格栅,中段为玻璃窗,上段为灰色陶板。三段式的设计极大的消解了大体量对于园区街道的压抑感,将建筑控制在怡人的尺度。建筑上层陶板通过四种不同定制单元以及三种灰色的组合,形成复杂但统一的肌理。通过在每块陶板上定制隐藏式灯槽,使灯光设计与材料设计一体化,形成高级且有韵味的泄光仓体效果。每当周围的树影打在立面上时,立面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细腻的像素质感。
  • 在中心区的主体建筑之间,还有历史遗留的过渡空间的处理问题,我们既要维持他们的原始外轮廓,同时又要解决突出的建筑侧面长进深的采光问题,于是我们设计了仓谷中的“堤岸之谷”。这些山谷般的立体街区提供了不同层面上的私密户外平台,人们可以在繁忙的工作间隙走到露台上散心,同时与不同层面上的人进行交流。通过设计,将原有建筑中最不利的位置打造成最活跃的区域,极大的增加了园区的文化价值与生活体验。
  • 内部核心空间“裹之庭”设计——办公仓体内部的发动机
    “裹之庭”作为整个园区的展示及销售办公场所,我们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室内设计。通过一条白色的曲形墙面在空间中进行不断的包裹,使展示空间与办公空间做了一个很好的分离与融合。同时,裹之庭在未来将作为园区的公共交流平台,其中庭以及报告厅可以承办入住企业的各种活动,成为园区的发动机。同时“裹之庭”也是 “仓.谷.庭”整个中心区这种高大复式空间所带来的独特空间体验的进一步延伸强化设计。
  • 连接不同区的“桥之院”院落景观设计——交流之桥与乐趣之港
    通过城市之桥的介入,园区内部的庭院被其彻底激活,原本被建筑围合的消极空间成为了园区的中心景观。城市之桥在庭院中盘旋而上,从一层的草地最终穿过B区建筑的二层直达美术馆。在内院形成了一个巨大的S形,并围合出一个小型的喷泉广场。地面起伏的山丘与空中悬浮穿梭的浮桥共同形成一个围合式的活动空间。这里地面上与桥上的人挥手相望,互动,游戏,仿佛这里不再是一个办公园区,而是一个游乐场。连续的坡道使人们不自觉地走到空中,在建筑旁边擦肩而过,仿佛漫步在云端。


  • 园区北区原本是一组并排的带院子的老旧平房,原来连续的坐北朝南的平房+院子,这种陈旧的模式,很难再创造出更丰富的空间层次和使用感受。于是我们在保留原有建筑位置的前提下,对院子的布局进行了大胆的重新划分,我们让每个院子都跟上一个相邻的院子借一个角,使每个院子从原来的前房+后院变成1前院,2中房,3后院三个层次。让一排呆板的平房在不改变房子与院子之间物理格局的情况下,神奇的变成前庭后院的嵌套双院格局。同时为了呼应这种院子的错动,把房子也进行了和院子一样的细微错动,让设计语言更为统一,可再生的设计概念也低调的植入其中。


  • 我们把一个个完型的房子切割出一系列的豁口,使其具有不完整的形态暗示,未来业主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去加建或者重新定义房、院的关系。形态上的不完整,就像一个插座,一种基础设施,等待着不同的客户插入不同的新结构,最终形成适应使用者的个性形态,成为功能上完整的房子。一两年后随着租客的变化,又可以插入新的插销,形成生生不息的变化。
  • “借院&插座家”的表皮我们采用了水泥压力板干挂的非标构造方式。通过将这种平价的工业化基材处理成一种彰显独特性和精密性的外饰面材料,带来了材料感使用前和使用后的强烈的感官反差。通过内置式的隐藏天沟设计,保持了檐口饰面转角的完整体块形态塑造。
  • 南区“阶梯总部”设计,—错层创造出的贯通日光共享空间
    “阶梯总部”是园区中唯一的一栋独立办公空间,尤为独特,为原有停车棚原位置翻建而成。我们采用了一种通过剖面设计来解决难题的方式。通过将原有方形建筑划分成几个部分并进行阶梯状错层处理,我们可以在建筑的屋顶和一层楼板打开侧向的高窗,使建筑室内在不挖院子的情况下,得到满足要求的室内光线。同时,这种阶梯状的设计形成了不同标高贯通式的办公空间,加上建筑四面完全通透的玻璃幕墙设计,使得“阶梯总部”成为空间类型上充满活力与公共性的开放办公空间。
  • 普罗城市---普适与包罗共存的戏剧性城市
    在城市更新的开发中,当建筑师可以从策划,规划,建筑,室内,景观,灯光,建构检测等进行全方位统一化的设计,就能够完整贯彻与实施出最理想化的概念。通过这次实践,既解决改造项目本身需要的功能和使用需求,又能对城市更新这个命题进行直接的回应与对话,把开发的妥协、未来变化的无序、城市层面上的设计愿景都融为一种积极的设计应对,我们愿称其为一种直接的诗意。
































    • 项目完工照片 | Finished Photos
    vsszan12960241042181.jpg
    vsszan12960241042182.jpg
    vsszan12960241042183.jpg
    vsszan12960241042184.jpg
    vsszan12960241042185.jpg
    vsszan12960241042186.jpg
    vsszan12960241042187.jpg
    vsszan12960241042188.jpg
    vsszan12960241042189.jpg
    vsszan129602410421810.jpg
    vsszan129602410421811.jpg
    vsszan129602410421812.jpg
    vsszan129602410421813.jpg
    vsszan129602410421814.jpg
    vsszan129602410421815.jpg
    vsszan129602410421816.jpg
    vsszan129602410421817.jpg
    vsszan129602410421818.jpg
    vsszan129602410421819.jpg
    vsszan129602410421820.jpg
    vsszan129602410421821.jpg
    vsszan129602410421822.jpg
    vsszan129602410421823.jpg
    vsszan129602410421824.jpg
    vsszan129602410421825.jpg
    vsszan129602410421826.jpg
    vsszan129602410421827.jpg
    vsszan129602410421828.jpg
    vsszan129602410421829.jpg
    vsszan129602410421830.jpg
    vsszan129602410421831.jpg
    vsszan129602410421832.jpg
    vsszan129602410421833.jpg
    vsszan129602410421834.jpg
    vsszan129602410421835.jpg
    vsszan129602410421836.jpg
    vsszan129602410421837.jpg
    vsszan129602410421838.jpg
    vsszan129602410421839.jpg
    vsszan129602410421840.jpg
    vsszan129602410421841.jpg
    vsszan129602410421842.jpg
    vsszan129602410421843.jpg
    vsszan129602410421844.jpg
    vsszan129602410421845.jpg
    vsszan129602410421846.jpg
    vsszan129602410421847.jpg
    vsszan129602410421848.jpg
    vsszan129602410421849.jpg
    vsszan129602410421850.jpg
    vsszan129602410421851.jpg
    vsszan129602410421852.jpg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officePROJECT
      • 分类:演艺中心
      • 语言:简体中文
      • 阅读原文
      中国北京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园区(2019)(officePROJECT)设计_中国北京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园区(2019)(officePROJECT)设计-1.jpg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