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筑, Guangzhou Shi, 中国
  • 建筑设计:BambuBuild
  • 面积:516 .0m²
  • 项目年份:2019
  • 摄影师: Yang Zhao
  • 建筑师:Tran Ba Tiep       
  • 施工方:Tran Ba Tiep       
  • City:Guangzhou Shi
  • Country:中国
  • 建筑位于南沙水鸟世界生态园之中,后者是一个集水禽养殖、科普、观赏、游玩于一体的新型生态主题公园。这座公园已连续二十一年承办国际高校营造大赛暨论坛。大赛每年都会设置不同的创意设计主题,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ASEAN)的高校师生参加。
  • 2019年,这场赛事恰逢第二届广州南沙东南亚竹艺节。赛事以锻炼竹建筑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旨。该建筑原来的用途是本次比赛和论坛的主要活动中心,之后被用作泰国文旅贸易展览,并充当"一带一路 "国竹博览会的展览中心。
  • 建筑的主结构是由毛竹制成的,这是一种在中国极为常见的竹材。竹子是最环保的建筑材料,但由于它的空心管形状,很难找到一种材料能够将竹管和藤条紧密固定在一起,木材中的榫卯结构也无法运用于竹材。解决的方法是利用螺栓和绑带制作连接点,这种技术将能够充分利用空心管强韧的外部纤维。
  • 建筑需要营造出足够大的空间来容纳使用者,但毛竹的最大长度仅6.5米,直径更是大约只有30毫米到60毫米。我们需要将竹材的特性加以最大化利用,为这种材料定制专属的建筑方案。通过将竹竿捆绑成束,竹材的结构强度大大提升,无需雇佣专业工人,利用简单工具也能够组装结构框架。
  • 在一个景观优美,物种多样的公园之中,建筑施工必须尽快完成,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了实现精准快速的施工,结构设计使用了模块化的框架,在施工开始之前结构单元就可以预制完毕。竹框架的跨度约为12米,屋顶向外悬挑3米,以保护建筑免受雨水和阳光的影响。框架结构沿建筑长向排列,以此界定建筑空间。该建筑是完全开放的,与自然和谐地连接在一起。
  • 在一座建筑的设计中,结构应当永远在场,甚至可以驱动建筑本身的设计。建筑有时产生于结构精神之下,竹建筑亦当如此。
    文字描述由建筑师提供
    译者:钱可歆
    • 项目完工照片 | Finished Photos
    vsszan16168201044301.jpg vsszan16168201044302.jpg vsszan16168201044303.jpg vsszan16168201044304.jpg vsszan16168201044305.jpg vsszan16168201044306.jpg vsszan16168201044307.jpg vsszan16168201044308.jpg vsszan16168201044309.jpg vsszan161682010443010.jpg vsszan161682010443011.jpg vsszan161682010443012.jpg vsszan161682010443013.jpg vsszan161682010443014.jpg vsszan161682010443015.jpg vsszan161682010443016.jpg vsszan161682010443017.jpg vsszan161682010443018.jpg vsszan161682010443019.jpg vsszan161682010443020.jpg vsszan161682010443021.jpg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BambuBuild
      • 分类:文化建筑
      • 语言:简体中文
      • 编辑:序赞网
      • 翻译:序赞网
      • 声明:原创翻译,严禁转载;一经发现,法律追究
      • 阅读原文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