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 上海, 中国
  • 景观设计:ASPECT Studios
  • 面积:20000 .0m²
  • 项目年份:2021
  • 摄影师: Dong Liang, G-ART
  • 景观设计主创:Stephen Buckle
  • 设计团队:陈韵天,许宁吟,叶舒萍,廖萌,罗彦,Phannita Phanitpharadon,Alex Cunanan de Dios
  • 业主: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区域集团
  • 建筑设计:Ateliers Jean Nouvel
  • 责任建筑师: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本地景观设计深化:上海季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 施工方:上海北斗星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立面设计:RFR
  • 室内设计:集艾室内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 结构设计:P&T Shanghai
  • City:上海
  • Country:中国
  • 设计师描述 | Designer description:The Roof 恒基旭辉天地,一个融合了上海传统文化与城市肌理,又大胆、热烈、超群的充满生机的创新空间。他巧妙地将周围的文化元素编织到其独特的设计中,并将鲜活绿色纳入城市,为未来城市创造了一种人和自然繁荣发展和谐共生的空间模式。以一独一无二的姿态身处城市中心,注视着城市空间,也被人们注视着,成为了一张颇具辨识度的城市名片。
  • 在2018年初的时候,ASPECT Studios接到旭辉集团的委托,作为主景观设计顾问加入到由法国著名建筑大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领衔设计的The Roof项目中,为这座标志性建筑提供景观设计和主体立面的生态垂直绿化设计。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与项目场地相邻几个街区的ASPECT Studios上海团队拥有对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便是对项目的透彻分析,本土文化的真正理解,对里弄空间的深入感知,以及对社区活动的观察入微,所有的这些都为最终呈现出恰如其分的设计成果与实现项目美好愿景打下坚实的基础。团队的设计工作从项目概念阶段之初介入,经历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深化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核,以及现场施工阶段。
  • 这个项目的设计的灵感始于让·努维尔大胆而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这种理念来自于对空间中人性化尺度感受的深入探究。我们景观设计团队基于建筑设计的理念,采用了基于设计的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设计和记录更多有创造性的设计过程,这种方法广泛用于如何营造人居舒适空间和体验,选定合宜植物种类、现生物多样性和研究季节变化,材料选择和场所空间细节设计中去。整个设计过程中, 我们的景观团队有幸在业主团队的组织下,在上海市郊组建了1:1实体搭建,用于测试和研究建筑/景观/结构/灌溉等方面组成的复杂体系实际的运行方式与可行性,确保植物从种植开始呈现的效果与后期养护问题。并从此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苗圃策略提前种植对应季节每个盆栽的品种。
  • 整个项目共有10个立面。在这些立面上,有水平布局和成簇组团布置的植物; 每个组团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和挑选的植物组合,包括灌木和悬垂植物,选用原则也都充分尊重在地性,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这些植物组团从中庭延伸到外部立面,展示了一个随着四季更替不断变化的生态画面。充满生机的生态立面吸引来自自然的动物们进入到城市中心,这无疑为人与自然创造了和谐共生的场所与条件。
  • 在立面设计中,整个团队针对于项目不同层高的各种微气候条件进行了多种关键的分析,用以适配到在其条件上合适的、可持续的,美观的植物配置。在设计初始阶段,团队便收集了有关太阳能、风能、日照和其他与建筑和其周围环境有关的微气候的数据,并使用最新的微气候建模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数字化深入分析。最终这些数据被用于选择适合每个立面花盆的确切条件和详细指标,如植物物种,它的朝向,海拔和以及精确到花盆的大小。
  • 每个立面花盆内都有一个完整的灌溉系统,它位于覆盖层的顶层下,以确保水有效利用,并减少蒸发。
  • 这种与自然的连结,在工作场所显得尤其重要,因为绿色空间、自然光和植物的组合被证明有助于个人健康和幸福,也会更有利于提升员工满意度、办公室生产力,以及帮助更高水平的创造力、积极性和效率提升。项目注重提升城市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 特定植物种类的阵列和自动灌溉系统,确保与传统种植相比减少了对水的需求,同时为所有居民提供一个凉爽、舒适和独特的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所。
  • 绿色植物被引入城市建筑空间内部并吸引了自然生物的到访,这将会将丰富自然生物带入城市,最终在城市中创造一个四季变化的自然蓝图,从地面到上层的立体花园,吸引鸟儿、蜜蜂、蝴蝶和蜻蜓环绕在城市中。在夏季, 葱郁的植物达到生长的鼎盛时期,可以遮阳,弱化太阳东、西晒效应,从而缓和室内对空调的需求,且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在冬季,具有季相变化的植物在叶子脱落后,更有助于阳光照射到室内,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土壤有助于隔绝部分的冷空气,形成热缓冲。
  • 为了创造一个可以自然地反应四季变换节奏的环境,我们筛选合宜物种在恰当的位置上。每一种植物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随季节变化的季相物种、亦有全年常青类植物。
  • 季节性变化的物种——帮助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设计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立面,并可以反映上海本土的季节性特征。以下被选择的植物展现了其在一年四季变化中绚烂色彩 记录不同时刻的美丽。他们包括绣球花、绣线菊、杞柳、红叶石楠 、蓝羊茅等。
  • 全年常青类物种——精心选择了一系列的适应本土气候特点的全年常青物种(包括灌木和叠级层次),以及搭建了多种多样的绿植混合组合,以创造一个全年健康自然的设计基础。他们主要包含以下这些物种:杜鹃花、冬青、桃金娘、南天竹、日本女贞、大花六道木、千叶兰、水果兰,水黄扬、栀子花、杜鹃花、金银花等。
  • 叠级层次韵律感的植物品种——我们认为模拟自然更替和节奏是十分重要的,种植植物组团的韵律需要伴随叠级层次韵律感的植物品种在立面上以不同尺度灵活体现,从而使得整个设计达到了自然韵律变化的效果,所以整个立面设计与表现使用了叠级层次韵律感的植物品种,并以以成组团,高低错落,多种韵律集合变化的花钵组合表现。体现叠级层次韵律感的植物品种我们选用了:常青藤 , 花叶络石, 长春蔓,千叶兰等
  • 红色石材地毯
    着眼于整个项目的细节设计,我们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铺装的模块体系,与立面的风格,色彩协调统一。由外及里,完成了从城市界面尺度到近人视角尺度的转变,主要通过设计色调和材料单位尺寸的变化来实现这种微妙的起承转合。我们最终的设计选择采用了红色火成岩,营造从街景中的近人小单元空间到内中庭的大单元空间的过渡与转变。
  • 模拟与测试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制作了1:1的项目模型进行设计模拟,用于评估建筑和景观交接界面的细节部分和测试设计可行性等。这个实验模拟过程反过来又帮我们进一步细化物种组合,以确保我们的设计实际的落地效果。所有这些努力都创造了一个和谐的环境,在夏季, 葱郁的植物达到生长的鼎盛以及最佳状态,可以遮阴并减少西晒,从而缓和室内对空调的需求,且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在冬季,具有季相变化的植物在叶子脱落后,更有助于阳光照射到室内,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土壤和植物体量有助于隔绝部分的冷空气,形成热缓冲。
  • 基地外预栽培,确保种植效果为了确保可以掌握种植情况以及保证种植后的生长成功率,我们还设置了编码系统,该系统定义了每个立面、竖向、朝向、层高、花钵位置以及植物的种类这样做可以清晰的掌握和每个花盆植物的季节性生长情况,这一过程还可少了植物种植失败概率,并保证了从安装的那天起即时的呈现效果。
    • 项目完工照片 | Finished Photos
    vsszan19331162009051.jpg vsszan19331162009052.jpg vsszan19331162009053.jpg vsszan19331162009054.jpg vsszan19331162009055.jpg vsszan19331162009056.jpg vsszan19331162009057.jpg vsszan19331162009058.jpg vsszan19331162009059.jpg vsszan193311620090510.jpg vsszan193311620090511.jpg vsszan193311620090512.jpg vsszan193311620090513.jpg vsszan193311620090514.jpg vsszan193311620090515.jpg vsszan193311620090516.jpg vsszan193311620090517.jpg vsszan193311620090518.jpg vsszan193311620090519.jpg vsszan193311620090520.jpg vsszan193311620090521.jpg vsszan193311620090522.jpg vsszan193311620090523.jpg vsszan193311620090524.jpg vsszan193311620090525.jpg vsszan193311620090526.jpg vsszan193311620090527.jpg vsszan193311620090528.jpg vsszan193311620090529.jpg vsszan193311620090530.jpg vsszan193311620090531.jpg vsszan193311620090532.jpg vsszan193311620090533.jpg vsszan193311620090534.jpg vsszan193311620090535.jpg vsszan193311620090536.jpg vsszan193311620090537.jpg vsszan193311620090538.jpg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ASPECT Studios
      • 图片©ASPECT Studios
      • 语言:简体中文
      • 编辑:序赞网
      • 翻译:Archdaily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7_aSKdB2021-6-17 08:55:13
      都是钢结构的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