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旅舍, 张家界, 中国
  • 建筑设计:素建筑设计事务所
  • 面积:1000 .0m²
  • 项目年份:2020
  • 摄影师: 唐徐国, 赵奕龙
  • 主创建筑师:郭少珣
  • 设计团队:姚熠琳,张志坤,曾秋芬,刘悦,梁鑫,赵泽玮,徐桦,石崇鹏,韩雨恩,李梦,许文洁,林仙桂
  • 结构设计:王伟
  • 城市:张家界
  • 国家:中国
  • 项目选址位于张家界一个陡峭山坡上,山脊盘旋而上,竖向落差很大。张家界地貌综合了丹霞地貌、石英砂岩地貌的特征却又不尽相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的峰林地貌。场地和道路之间隔着陡峭的山坡,山坡上是密集的翠绿树林,野趣横生。设计切入点是对于场地的思考,地势落差很大,与其为了规避严苛的地形条件而将场地粗暴平整,不如让建筑自由的沉浸在周遭的一切里,利用地势的落差去布置建筑,使得建筑与场地以一种共生的姿态自然生长。
  • 序曲相地择材
    几轮现场踏勘期间里偶然路过一条河流,河流里的红色石块由雨后山上滚落坠入,也将周边河水晕染成微红,松树林高耸挺拔,林木之间层叠的碧绿是场地最原始的印象,红绿相映构成了张家界朴素蓬勃的地貌色彩。借几片红色砂岩去构筑一座山谷间的红色房子,形成了设计的初心。

  • 独白透明感知
    《反对阐述》一书中,苏珊·桑塔格指出:“透明是艺术——也是批评中最高、最具解放性的价值。透明意指体验事物自身的那种明细、或体验事物之本来面目的那种明晰。”为了保持建筑肌理与自然画布最原始的对话,导向人与建筑最诚实的感知状态,设计中克制了过多对于形的创造和空间韵律的人为阐述,引导人与建筑的多维度对话,注重空间的氛围营造,以恰到好处的沉默,隐身于“不在场”的辗转、体验和共情中。

  • 间奏五感觉醒
    钱钟书先生曾讲到“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红杏”爱“闹”,“燕语”如“剪”,“莺歌”似圆。”设计中利用场所的秩序关系,将入口放置于山脚的树林,林中步道拾阶而上,路径序列在叙事中展开,参与者似乎经历了某种洗礼仪式,从单一的感知中释放出来,丰富了体验纬度,倾听着这座红色房子的低声吟唱,安抚了来自尘世间,风尘仆仆的心境。


Diagram(SUA.gif

  • 宣叙:边界之间建筑空间的线性叙事由入口开始,内部空间的序列逻辑是外部自然空间的延续和演变,虚化空间的边界概念,建筑形成一种暧昧的空间情绪。将功能所需原本的大体量拆解为七个建筑单元,每个单元都被作为独立的句法对待,实现着各自的功能预设。依着地势盘旋层叠向上,扭转、旋转的空间手法打碎了整体建筑的厚重感,同时模拟了山脉绵延的形态特征。找到句法之间以及与场所之间的稳定状态——相互纠缠又相互独立。
  • 建筑内部路径的组织上试图模糊“楼层”的概念,台阶以一种不经意的姿态,散布在空间的内部建筑动线中,消减楼层的高差。空间路径如丝带般不断延伸,曲径通幽,移步换景,纵向联系上更加自由流畅。使得参与者“游山”的体验不被打断而一直延续。
  • 旁白:建造逻辑
    最初的设计中考虑布置大规格的岩片,由于现场位于陡峭山坡,使得建筑材料的制作,运输,建造都极为不便,无法运用大型吊装机械,于是将大块的砂岩石片再切小,分割成6类不同尺寸,方便工人独立操作。考虑建筑形态与结构的统一性,平衡建造成本的同时以一种清晰力学逻辑将6类不同尺寸的砂岩石片排列组合,使之在自然的雕塑中呈现粗野的戏剧张力。

  • 建筑内外由叙事性的路径连通,直抵建筑一层。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承担着接待,沟通,交流等重要功能,将餐厅厨房等辅助空间置于负半层,同时利用体块的扭转形成的天然夹角构筑观景平台。五个建筑单体作为主要的客房区域,呈现不同的空间状态,通透的落地窗形成景框,渗透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承载独特的居住体验。螺旋通高楼梯作为轴承,将其中三个居住单元形成组团。通过纵向的路径序列串联起另外两个居住单元。整个居住空间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在空间流动上互为因果。
  • 咏叹高山流水
    传统的观念中雨水是财亦是福,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水聚天心,既是藏蓄之所,也是财禄象征。是一种美好心念的寄托,也是一种神性的隐喻。设计中希望雨水与建筑不是简单直接的介入方式,而是希望产生对“精神场所”的探索,将各层雨水引入水槽,让水流层层跌落,从象征的角度来讲,雨水作为神性的隐喻符号,神的时间没有过去和将来,只有现在。让雨水作为丰富整个空间的体验的重要组成,尊重此时此刻的感知状态,剥离既定的表象特征,以栖息的诗意渲染整座建筑,最终在底层庭院中画上休止。

  • 雨水以温润的方式流淌过重叠的“建筑之山”,是形与物的缠绵,也是表象与体验的纠葛。设计师在整个设计中,以极致的克制,将人为阐述的存在感降为最低,使得建筑的意义就在体验本身,体验则更是空间的构成。
  • 尾声体验何为建构和谐的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的关系是设计师追求的永恒主题,在本次设计中我们试图在探讨一种“透明体验”的可能性,建筑从自然中生长,建筑与人的关系从对空间的感知和体验中搭建,共同谱写山谷间的红色交响。

  • 项目完工照片 | Finished Photos
vsszan22684221610461.jpg
vsszan22684221610462.jpg
vsszan22684221610463.jpg
vsszan22684221610464.jpg
vsszan22684221610465.jpg
vsszan22684221610466.jpg
vsszan22684221610467.jpg
vsszan22684221610468.jpg
vsszan22684221610469.jpg
vsszan226842216104610.jpg
vsszan226842216104611.jpg
vsszan226842216104612.jpg
vsszan226842216104613.jpg
vsszan226842216104614.jpg
vsszan226842216104615.jpg
vsszan226842216104616.jpg
vsszan226842216104617.jpg
vsszan226842216104618.jpg
vsszan226842216104619.jpg
vsszan226842216104620.jpg
vsszan226842216104621.jpg
vsszan226842216104622.jpg
vsszan226842216104623.jpg
vsszan226842216104624.jpg
vsszan226842216104625.jpg
vsszan226842216104626.jpg
vsszan226842216104627.jpg
vsszan226842216104628.jpg
vsszan226842216104631.jpg
vsszan226842216104632.jpg
vsszan226842216104633.jpg
vsszan226842216104634.jpg
vsszan226842216104635.jpg
vsszan226842216104636.jpg
vsszan226842216104637.jpg
vsszan226842216104638.jpg
vsszan226842216104639.jpg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素建筑设计事务所
  • 图片©素建筑设计事务所
  • 语言:简体中文
  • 编辑:序赞网
  • 翻译:Archdaily
  • 阅读原文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马蹄名2021-7-23 09:48:04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马蹄名2021-7-26 09:20:14
66666666666666666666
ymcf121806122023-12-15 09:25:31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rocky0102022-3-4 10:34:19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mtoo82021-7-29 17:06:47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4220549632021-7-22 17:30:09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jujian90162021-7-23 09:57:16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xu5292021-7-23 10:37:43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阿茂_design2021-7-23 10:54:51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gshxhj2021-7-23 13:22:41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陈秋竹2021-7-24 17:01:18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谢20182021-7-25 12:11:39
非常棒,感谢分享
下一页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