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26966210110191.gif


    天道圓,地道方,聖王法之所以立上下。 何以說天道之圓也? 精氣一上一下,圓周複雜,無所稽留,故曰天道圓。 何以說地道之方也? 萬物殊類殊形,皆有分職,不能相為,故曰地道方。 ——《呂氏春秋》
vsszan26966210110192.png


    “天圓地方”觀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人對宇宙天地的最初認識,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思想。天圓地方,天是主,地是次;天為陽,地為陰。兩者相互感應,由此生成天地萬物。


    時至今日,“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依然被應用到設計的各個層面,古老智慧的魅力永葆活力。本案的設計源泉便是來自於對“天圓地方”的再思考,這種宇宙圖式具備一種渾厚的聚合能量,在歷史沿革與在地文化的滲透中,承載著一種集傳統與現代相融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在建築上表現為視覺的體驗感,在文化上又呈現著與時俱進的審美態度。
vsszan26966210110194.jpeg


    Joseph A.F. Plateau


    柏拉圖的洞穴之喻,囚境之中無限鑲嵌,邏輯之上再添邏輯,層層的串聯,終達至不可分割的連續關係。
vsszan26966210110195.jpeg


    換言之,這是從另一個對象出發對一個對象的排列和規定,使得這另一個對象作為包圍者歸屬於與有待規定者相同的實事區域。建築空間大多亦是如此,時時處於包圍與被包圍的狀態,我們渴望找到一種方式,去打破這種禁錮,解放思想與感知上的固有認識,讓建築與室內不再被“囚禁”,而是成為互相流動的狀態。
vsszan26966210110196.jpeg


    室內空間的建築化處理,是基於室內外一體化的聯動,重新梳理地方性的居住和建築藝術,共用當地人文學源,延續著原鄉情感的精神堡壘。大膽採用張揚的丹霞紅,搭載在“方圓”的形態之中,是對中國特有的鄉村建築塔樓的響應,也在空間中形成鮮明有趣的個性,進一步豐富空間的層次感與體驗感,引導著每一位參觀者在這裏窺方探圓。


    萬家燈火 Thousands of lights
vsszan26966210110198.png vsszan26966210110199.png vsszan269662101101910.png vsszan269662101101911.jpeg


    惠州當地多層塔樓式建築,窄小的門窗,厚實的牆體,集中國傳統建築樣式與歐洲建築風格於一體,成為設計的重要參考系,地方建築與設計的碰撞,將這片土地的建築作為一種場所特質加以承繼。
vsszan269662101101912.jpeg vsszan269662101101913.jpeg vsszan269662101101915.jpeg vsszan269662101101917.jpeg


    我們於世間渺小萬物之中, 探尋著,追逐著天圓地方的明理。 “萬家燈火”的取意,搭載現代化的應用手法,LED燈光從各個小孔中透出光亮來,縱然千裏歸來,燈火依然溫暖萬家,歸途即是家。從惠州塔樓感受到結構的序列性,從塔樓感受到惠州這座城市的城市肌理,從燈火概念得到色彩的啟示。
vsszan269662101101919.jpeg


    不同的維度,所見即不同。赤紅的色彩,是它外在的表達方式;通體的吐納開孔,是它與外界互動交流的載體。兩者的融合,更是對當代高品位生活場景的創造。
vsszan269662101101921.gif


    方圓之道 The way of square and round
vsszan269662101101922.jpeg vsszan269662101101924.jpeg vsszan269662101101925.jpeg vsszan269662101101927.jpeg vsszan269662101101928.jpeg vsszan269662101101930.jpeg


    形圓而實圓, 自此後而運行不息。 縱觀自然界, 凡是圓形的物體,都具有好動和不穩定的特點; 凡是方形的物體,都具有靜止和穩定的特點。 故“方圓”並不局限於幾何形狀,而是一種哲學抽象。 在延續原有城市肌理與空間形態的同時,引入更多的文化藝術元素,是對於空間最好的還原與呈現。
vsszan269662101101931.jpeg vsszan269662101101933.jpeg


    方圓並濟,乃是處世之道 形成原則、規矩和底線。


    色系的互為映襯,方圓之間的互動效應,在能看得見的局部世界裏,無限地延伸,看似靜止,實則是一種永動的內裏。


    在一方高深暗穀之中,空間表現為一種流動性的形態,包圍與被包圍,鑲嵌與被鑲嵌,永不停息。低調的砂礫色立面,承載著濃郁的惠州風情,與城市自然融入,卻又獨具魅力,在深刻挖掘傳統文脈之後,對這片土地之上內斂性格的外在表達。純粹的世界,擁抱著最純粹的方圓之道。
vsszan269662101101935.jpeg vsszan269662101101937.jpeg


    藝術樓梯之邂逅 我們將中國的天圓地方結合,融合東西方的當代手法,試圖解讀天地存異于我們的身心之中。 藉由旋轉與交織的方法,探索著時間、天地間能量變化的思想;以藝術樓梯為橋樑,連接著各式抽象疑問,與現代人日常生活的元素。
vsszan269662101101938.jpeg vsszan269662101101940.jpeg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圓還是那個圓 無止境,無曲折,無窮極,無迷惑 把這個圓擴展至乾坤,便是天地。把這個圓縮小到極致,便是自己。自己是圓,天地也是圓。兩者不可分,共存於一體。
vsszan269662101101942.jpeg vsszan269662101101943.jpeg vsszan269662101101944.jpeg vsszan269662101101946.jpeg vsszan269662101101947.jpeg


    方圓之道,不獨見於某一方, 它滲透在哲學世界的各個層次。 有時,無限的沉思,獨有的靜謐,皆是符合空間的重要背書,自有意義。順勢而為,方能進退自如,亦可游刃有餘。
vsszan269662101101948.jpeg vsszan269662101101949.jpeg vsszan269662101101950.jpeg


    從靜謐到沉浸,空間的承接與轉換,一切都要做到潤物細無聲。當我們的目光轉移至細節部分時,仍然能夠看到一種絕對真理的滋生。 我們旨意在存方圓於天地,便是存大智慧於心中。世間的方圓之道,便是去做到:方而不割,直而不肆。
vsszan269662101101951.jpeg vsszan269662101101952.jpeg vsszan269662101101953.jpeg vsszan269662101101954.jpeg
  • 推廣案名| 方直天潤瓏耀花園
  • 項目位置| 惠州市惠陽區將軍東路北側
  • 業主團隊| 曹陽、沈洋、林藝峰、張承
  • 業主單位| 惠州市合成興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 硬裝設計| 矩陣縱橫
  • 軟裝設計| 矩陣鳴翠
  • 項目攝影| 釋象萬合
  • 設計面積| 1000.0㎡
  • 硬裝造價| 3500元/平米
  • 軟裝造價| 2200元/平米
  • 主要材料| 銳聚灰大理石、白沙米黃大理石、珊瑚海大理石、古銅不銹鋼、藝術玻璃、藝術機理漆、木飾面、牆紙
  • 設計時間| 2020年6月
  • 完成時間| 2021年6月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慕凯风芒果2023-5-3 15:42:49
我以前看帖基本不回帖,后来我发现,这样不但会花掉我的金币,而且不厚道。于是我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个帖子,就复制上去,以表达我对楼主的谢意,把帖子顶起来,顺便帮自己挣点金钱。学习中,谢谢
Timora2021-8-26 14:13:24

我以前看帖基本不回帖,后来我发现,这样不但会花掉我的金币,而且不厚道。于是我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个帖子,就复制上去,以表达我对楼主的谢意,把帖子顶起来,顺便帮自己挣点金钱。学习中,谢谢
马蹄名2021-8-23 09:56:09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毅澲2023-2-20 15:27:56
感谢楼主辛苦的整理和热心的分享
(^_^)462022-6-1 16:23:55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阐天2021-8-21 09:10:26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创艺加2021-8-21 10:34:55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武舞天2021-8-21 12:29:33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zenith81882021-8-22 00:02:50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moom~2021-8-22 11:34:29
艺米设计2021-8-22 13:16:38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chl_wq01182021-8-23 11:38:45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下一页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