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新生

vsszan131336270006371.png
无锡,江南文明发源地之一。南拥太湖,北揽长江,东接苏州,西临常州,境内名山、名泉无数。流淌千年的京杭大运河,从老城区穿城而过,贯穿整个南长街。古村落依河成宅,喜茶门店便坐落其中。临河老屋,上下三层,带着清末民初的风霜印迹。在对空间进行还原、修复与改造之前,设计团队推演过整栋建筑全生命周期,慎之又慎。
vsszan131336270006372.png vsszan131336270006373.gif
△无锡南长街

视频信息

标清240普清360Vz2高清720Vip超清1080Vip字幕马上解锁

△宣传视频

设计师认为,旧改项目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在新与旧之间,在文化与商业之间,在功能与美学之间,在历史与自我表达之间,如何取舍或平衡。基于此思考,定下喜茶无锡南长街店的设计准则:
真·尽可能保留整栋建筑的原真性。善·对空间进行适应性改造,给游客与顾客同等的善意。美·连接过去与现在,以有意味的形式满足年轻群体的猎奇心理。

vsszan131336270006374.png vsszan131336270006375.png vsszan131336270006376.png
留·结构之美

  • 历史建筑的可贵在于“时间的凝固”,不同时期的建筑表现出来不同的年代特色,以一个承载真实生活场景的角色,记录着历史文脉和民俗风情。江南地区的建筑,大多因水成街、因水成市,有自己的体系。古代匠师的创作方法和设计手法,大多凝聚在建筑之中。非必要,动不得。一动,就没有了。
  • 因此,设计团队保留了建筑古淡天然的外观与大体结构,内在处理延用传统民居质朴淡雅的格调,并邀请当地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与手艺人,加固、修缮建筑结构和木质构件。以建筑原有的修缮方式对雕花木窗和木门、木结构梁柱等进行修补、打磨和抛光,最大限度保留木材的本色美和岁月留下的痕迹。

vsszan131336270006377.png vsszan131336270006378.png vsszan131336270006379.png vsszan1313362700063710.png vsszan1313362700063711.png vsszan1313362700063712.png vsszan1313362700063713.png
出于功能的需要,设计师使用了轻巧的工字钢加固建筑。钢槽原样呈现,不加以修饰,与原来的梁柱一道,呈现建筑的结构之美。建筑结构就像生物骨架,骨架结构不同,形态也就不同。设计师将结构作中国式节奏、韵律的抽象化营造,并以结构框景,布局观景台,尽揽周边景致。故室内虽无传统陈设装饰,但依旧能给人以东方诗意的氛围。
vsszan1313362700063714.png vsszan1313362700063715.png
拆·以光之名

中国人以坐北朝南为正向,本质是对阳光的需求和太阳的崇拜。无锡传统民居在建造中亦是力求正向,但临河老屋受到水道走向限制,往往无法顾及建筑朝向。加之“河-屋-街”的肌理形态,使得建筑进深受到限制,空间只能向上生长。上宅下店的居住方式是清末民初,无锡民族工商业飞速发展下的产物。从帖服地平面的进深串联,转变为高度上的空间叠加,进一步加剧室内采光不足、空气不流通等问题。
vsszan1313362700063716.gif
南长街沿河历史建筑普遍采光不理想,喜茶门店亦未例外。改善层低采光差问题,惯常手法是拆墙开窗。安装整面玻璃在今日并非难事,然而这样必将破坏建筑原有形态。得益于无锡传统民居“蟹眼天井”的启发,设计师创造性地打通二三层靠窗楼板,阳光得以自上层空间洒入底层。四季光影朝暮变化,透过窗花洒入室内,构成独立时间景观。明亮柔和的漫反射,带着历史的韵味,让室内物件“活”过来。
vsszan1313362700063717.png vsszan1313362700063718.png vsszan1313362700063719.png vsszan1313362700063720.png
中通空间将上下三层串联起来,原本局限在楼层间对流的空气,亦因之得到更好的循环与流通。垂直的空间关系让动线随之向上延展。顾客步入空间之中,可以游目上下,正面观赏完整的外立面结构。横风窗借入外景,回字纹槅心重复、延伸,构成粗细、疏密、曲直等对比。屋顶灰瓦呈鱼鳞状层叠,椽子、檩条、梁架按照各自次序搭接排列,以真实的材料美和秩序美烘托着空间的朴实无华。
vsszan1313362700063721.png vsszan1313362700063722.png vsszan1313362700063723.png vsszan1313362700063724.png vsszan1313362700063725.png vsszan1313362700063726.png vsszan1313362700063727.png
改·活化空间

历史建筑是历史文脉的缩影,是由一个城市的社会变革、民俗风情、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形成的,有岁月的沉淀、有文化的温度,这是新建筑无法比拟的。然而,对历史建筑的改造,不能只是还原与修缮,也要更新其过时的部分。比如将过时的功能转化为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功能。比如将新的元素融入其中使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拉近人与历史的距离。
vsszan1313362700063728.png vsszan1313362700063729.png
从建筑空间到家具组合,从整体布局到材料细节,新旧对话弥漫整个空间。设计师采用极具现代感的不锈钢、水磨石等材料,与原有的建筑材料形成对比。整体铺装选择能给人带来亲近感的材料,局部吊顶天花为规避线槽水管而设,水泥漆、艺术漆、白色不锈钢烤漆消融于空间之中,绿植点缀其间呈现自然的生命力。不同的材质、触感、气味,在同一场域中,实现跨越时空的交汇融合。
vsszan1313362700063730.png vsszan1313362700063731.png vsszan1313362700063732.png
一层接待台效法现代酒店前台,楼梯靠墙而建,饮品制作归置于二层。水平空间以L形、Z字形为主要空间模块。起到半墙作用的护栏在边缘勾勒,透明的材质在强光下显现纯白色,为空间带来年轻感的潮流气息,同时形成轻盈的空间界定,与高低错落的台阶,削弱建筑的高度感和围合造成的封闭感。
vsszan1313362700063733.png vsszan1313362700063734.png vsszan1313362700063735.png
兴·以商哺文

人与建筑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动态之中,具有时代性特征。历史建筑的真正价值在于文化真实性和社会选择性。南长街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0世纪,这里曾是北宋开设的驿道,与水驿古运河并行。现在从一个传统居民生活区,变身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特色街区,朝着集遗产旅游、休闲度假、文博艺术欣赏体验于一体的国际旅游地的方向发展,寻求以文兴商、以商哺文的格局尤为重要。
vsszan1313362700063736.gif
经过岁月洗礼的老建筑,总有零碎的片段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人于建筑内游走,对空间的直观感受,一来自梁架结构和围合界面,二来自家具组合。
vsszan1313362700063737.png vsszan1313362700063738.png vsszan1313362700063739.png
一层长条椅设计灵感来源于古代餐盒提篮,使用水磨石等现代材料制作而成。设计师把拆除的楼板刻上品牌印记,水平于座椅灯带嵌入墙体,成为空间一道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记忆之痕。二层中庭座椅灵感来自老街区的树池。人倚在横风窗前,极目可见千年运河水滔滔而来,欣赏随着河道蜿蜒连绵、高低起伏、重重叠叠的古宅群落风貌,体味隐秘在繁华深处的江南景象。
vsszan1313362700063740.png vsszan1313362700063741.png vsszan1313362700063742.png
结语

  • 人类在生活的土地上留下过各种足迹,有的早已泯灭,有的残败不堪,能完整保留下来的,大抵难能可贵。设计师在尊重历史原真性与建筑整体性的前提下,以现代手法对历史建筑进行修整和改造,利用建筑的地理位置和特色结构,把真正的江南情怀和格局呈现到人们面前,生动证明了只有植根于社会现实和当地传统的场景,才是真正有生命力与有吸引力的。
  • 好的商业空间就是一个文化聚集地,承载着特定地域的历史和文明。喜茶特色门店遍布多个城市地标性历史街区,为当地文化与新型商业的有机融合探索不止。以新茶饮之名,发掘更加灿烂的文化风景,激发更加新锐的灵感思考。我们有理由相信,积跬步可以至千里。中华文明必将继续延绵、生生不息。

vsszan1313362700063743.png
△现场拆除后

vsszan1313362700063744.png
△平面图


  • 项目名称|喜茶无锡南长街灵感特色店
  • 项目面积|240.0㎡
  • 项目业主|HEYTEA喜茶
  • 设计公司|UND设计事务所
  • 主创设计|马英康 马衍浩 张明统 王润维 黄树斌
  • 参与设计|李家威 黎顺来 钟迪生 彭健
  • 主要材料|水磨石 乱纹不锈钢 不锈钢烤白漆 艺术肌理漆 渐变喷砂玻璃
  • 特别鸣谢|喜茶团队
  • 项目摄影|程小乐 赵卿昊


vsszan1313362700063745.png
UND致力于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融合与突破,关注当代美学与空间尺度的合一,实践和探索多维度的思考方式,以衡量实际环境及空间运用为准则,在经济与美学的原则中寻求适当平衡,推动创造每一项设计的唯一性和空间创新体验。UND从商业品牌体验、室内设计、建筑空间、产品设计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创意设计服务,以严谨的专业设计服务和多维创作思考为每个项目带来高溢价的设计价值。
  • 转自:DesiDaily
  • 图片©UND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李瓜瓜2022-2-26 16:12:56

谢谢分享!!!                           
田田不秃头2022-1-10 15:27:22

感谢分享,希望更多的中式建筑“精髓“得以体现
城南花已开122022-1-4 09:27:40

感谢分享,希望更多的中式建筑“精髓“得以体现
LT-s2021-12-27 15:02:01

感谢分享,希望更多的中式建筑“精髓“得以体现
忙碌的蚂蚁2021-12-27 10:20:33
感谢分享,希望更多的中式建筑“精髓“得以体现。
_SZUMm2021-12-27 08:35:47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李东俊 176335651812021-12-27 09:20:58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jujian90162021-12-27 09:48:31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阿茂_design2021-12-27 09:52:53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cml19962021-12-27 09:57:48
地面发光的踢脚线怎么做的?
好奇
吴zul8dgl2021-12-27 10:26:38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gshxhj2021-12-27 15:06:29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下一页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