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信息

标清240普清360Vz2高清720Vip超清1080Vip字幕马上解锁

■ LJID - 谢天专访

  • 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地处成都市天府新新区,是新区公共建筑群中的地标性建筑。
  • 整个空间以“世界水准、大国风范、川蜀特色、成都元素”十六字为设计宗旨,结合建筑特点,从功能服务、空间意境、文化内涵、艺术品格、地域文脉等各个方面入手,营造一流品质的会议服务场所。

vsszan141217270010001.png

  • 整个建筑空间共四层,由一层主入口迎宾大厅经公共区依次向南北展开,由共享庭院进入南北各会场以为界,也可以由北大厅进入各会议空间。
  • 01
  • 美妙之境
  • 迎宾大厅位于建筑一层
  • 是整个室内空间序列的起点
  • 整个大厅造型简洁干练
  • 主墙面的落地玻璃引入庭院中
  • 以熊猫栖息地及川西林盘 都江堰
  • 和青城山竹韵为蓝本 茂林修竹
  • 借景入境营造生态自然景观
  • 取山光凝暮埋云岫
  • 竹影婆娑映幽泉的美妙意境

vsszan141217270010002.png
vsszan141217270010003.png
vsszan141217270010004.png
vsszan141217270010005.png
vsszan141217270010006.png
vsszan141217270010007.png

  • 02
  • 文化意向
  • 北会场多功能厅位于建筑一层北部
  • 是整个会议中心的主会场之一
  • 开门见山 开窗见田
  • 作为理想的生活形态
  • 是对成都平原的历史想象
  • 也是本空间设计的诗意表达
  • 将墙面处理成象征田野丰收的黄色软包
  • 与远山含翠的青色软包
  • 满足吸音效果的同时
  • 也随着高度变化而形成色彩的渐变

视频信息

标清240普清360Vz2高清720Vip超清1080Vip字幕马上解锁

主会场设计视频

vsszan141217270010008.png
vsszan141217270010009.png
vsszan1412172700100010.png
vsszan1412172700100011.png
vsszan1412172700100012.png

  • 结合竹编工艺所形成的通透与肌理
  • 使空间具有一种视觉上的朦胧和层次感
  • 而熊猫形象则是
  • 作为川蜀地域文化的符号点睛

vsszan1412172700100013.png
vsszan1412172700100014.png

  • 三星堆文化
  • 是空间选用的川蜀文化特色的元素之一
  • 装饰边框造型源自
  • 对三星堆文物铜树九鸟造型的提炼与演化
  • 空间上打破墙面的平直关系
  • 采用斜向的穿插与叠加
  • 吊顶造型也采用空间折叠手法
  • 丰富界面的立体感
  • 意向性地表现云的形态
  • 使整个空间具有强烈的
  • 时代动感与丰厚的地方文脉

vsszan1412172700100015.png
vsszan1412172700100016.png
vsszan1412172700100017.png

  • 九鸟神树的图案
  • 同样出现在门扇的造型上
  • 设计师进行了提炼与简化
  • 使其具有现代特征
  • 同时又体现川蜀文化特色

视频信息

标清240普清360Vz2高清720Vip超清1080Vip字幕马上解锁

九鸟神树的演化

vsszan1412172700100018.png
vsszan1412172700100019.png
vsszan1412172700100020.png
vsszan1412172700100021.png

  • 03
  • 造型内涵
  • 南会场多功能厅位于建筑一层南部
  • 也是会议中心的主要会场
  • 如果说北会场展现的是成都的地域文脉
  • 强调的是历史性与地域性
  • 是回望的个性化表达
  • 南会场展现的就是成都的时代张力
  • 注重的是当代性与国际性
  • 是展望的共性化展现
  • 空间中对于
  • 八方汇集成都 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
  • 外交主张的体现
  • 在空间顶部设计成四面向中心汇集

vsszan1412172700100022.png
  
vsszan1412172700100023.png
  
  • 层层聚拢 层层变亮的
  • 装饰造型来表达其内涵
  • 既反映中华民族中百川纳海的博大胸襟
  • 也隐喻着中国文化中存异求同的政治智慧

vsszan1412172700100024.png
vsszan1412172700100025.png
     
  • 墙面竖向线条的形态
  • 是对空间造型的简化
  • 是对设计大道至简的表达
  • 而线条中间的一段起伏
  • 涟漪一样晕开的变化
  • 既是对空间形态的微妙柔化
  • 更是对建筑形态的一种呼应与再现

vsszan1412172700100026.png
vsszan1412172700100027.png

  • 04
  • 点睛之笔
  • 一层外廊公共区
  • 是整个空间的点睛之笔
  • 从建筑外观角度看
  • 用一段极致安静的水平线
  • 与成都平原展开对话
  • 从室内角度看
  • 以传统民居的结构框架
  • 重复完成对空间诗意的表达
  • 成都传统民居中常用的檐廊和柱廊
  • 在建筑空间中被演化成一个出檐深远
  • 临湖架空400多米的檐下大公共空间

vsszan1412172700100028.png
vsszan1412172700100029.png

  • 其中檐廊的屋架系统来源于
  • 中国传统民居的抬梁式结构
  • 经设计提炼后做了进一步的变异与抽象
  • 其超长的建筑体量与数量级的构架形态的重叠
  • 在透视的作用下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 同时抬梁构架的重复出现与变化
  • 并没有给人以繁复杂乱之感
  • 反而有一种特有的单纯与雄浑
  • 而檐廊中的一排排立柱
  • 如一个个伫立的卫士
  • 静默于秦皇湖边
  • 空间的整体形象与形态特点
  • 塑造出川蜀文化与成都元素的强烈印记

vsszan1412172700100030.png
vsszan1412172700100031.png

  • 05
  • 序列感
  • 一层外廊公共区是整个空间的点睛之笔
  • 北入口大厅 公共走道等公共区域
  • 起到联系各个会议厅空间的作用
  • 如何过度 延续建筑特质
  • 挖掘其中的细节与精彩之处
  • 是公共区域设计的要点
  • 设计师注意到建筑水平向的
  • 叙事性与垂直向的序列感
  • 在室内公共空间的界面上也延续这一特点

视频信息

标清240普清360Vz2高清720Vip超清1080Vip字幕马上解锁

立柱的演变

vsszan1412172700100032.png
vsszan1412172700100033.png
vsszan1412172700100034.png

vsszan1412172700100035.png
vsszan1412172700100036.png

vsszan1412172700100037.png
  
  • 如墙面的材料分割
  • 强调水平线贯通与竖向分割线模数的变化
  • 结合灯带形成组团
  • 强化会议空间的静默感与理性特质
  • 以模数 标准化尺度营造空间的序列感
  • 顶部釆用竹的造型经提炼而形成装饰效果

vsszan1412172700100038.png
vsszan1412172700100039.png

vsszan1412172700100040.png
  
vsszan1412172700100041.png
  
  • 另一方面设计努力营造
  • 一种传统与时代对话的语境
  • 传统材料与工艺在现代空间中的创新运用
  • 如传统木作在墙面组成具有渐变风格的构成形式
  • 传统工艺的结构性表达
  • 使整个空间既有时代气质的形式变化
  • 又蕴含传统构建的文化内涵

vsszan1412172700100042.png
vsszan1412172700100043.png
vsszan1412172700100044.png
  

  • - 项目名称 -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
  • - 建筑设计 -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
  • - 室内设计 -一直建筑设计事务所
  • - 室内主创 -谢天
  • - 深化设计 -金螳螂上海设计公司
  • - 项目面积 -140000.0㎡
  • - 项目地址 -四川 成都
  • - 项目摄影 -金选民

DESIGNER

vsszan1412172700100045.png

谢天

设计师 & 艺术家 & 教授

一直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 杭州一直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分会副会长,澳门国际设计联合会副会长,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副会长,杭州市篮球协会会长。
  • 曾获2014(首届)中国设计年度人物;G20杭州峰会主要场馆总设计师;2018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国宴厅总设计师;2019年第58屆威尼斯國際艺术双年展国家馆展出艺术家。2020年谢天版画十城联展|南京、嘉兴、宁波、南昌、厦门、广州、福州、佛山、温州、杭州;2021年《经·常》谢天实验艺术展|杭州招贤寺旧址。

    • 转自:LJ看设计
    • 图片©一直建筑 | 谢天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jikai2022-3-3 08:48:29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Z慧H玲L2022-3-10 16:03:01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阿茂_design2022-3-29 09:44:20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光影飞行者2023-2-13 21:39:44
    我以前看帖基本不回帖,后来我发现,这样不但会花掉我的金币,而且不厚道。于是我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个帖子,就复制上去,以表达我对楼主的谢意,把帖子顶起来,顺便帮自己挣点金钱
    jiejieniuniu02023-4-3 15:25:27
    支持谢老师的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