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51172211243001.jpg
项目位于广东佛山市乐从镇旧城区中心,业主购置了一栋上世纪90年代兴建的旧宅,由于原有住宅在空间、功能以及审美上均不满足需求,所以决定将整个住宅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原有住宅可分为两个部分,四层的主体建筑以及由单片围墙围合而成的首层花园。在重新规划之前,我们与业主达成共识,希望先将建筑归零,即只保留原主体建筑的框架结构体系,拆除所有原围合用墙体,从而在有限程度上节省土建部分的开支。
vsszan51172211243002.jpg
居住在这里的有业主夫妇及其父母,另外还有他们的5个孩子,共9人。在新的设计中,1-2层用于一家人平时的起居生活,3-4层则主要是休息区域。住宅位于群组式街区的边缘位置,两条街道的一个三角交叉点,建筑体量保留了从西到东,从高到低,从主到附的体量变化,由于花园部分的高度较矮,无论从街道方向看建筑或者从建筑内向外看,都保有一个”可呼吸”的空白区域。因为建筑从纵向立面和原建筑平面来看都呈现L型,所以称L宅。
vsszan51172211243003.jpg vsszan51172211243004.jpg
“立体庭院”的理念来源于岭南民居建筑的空间构成。在岭南,传统的一进或二进式民居形制中,通常有关于前院与中庭的设置,这些院子主要用于遮阳和通风,都具有内向性,同时,它们与“水”的喻意有所关联。L宅的实践中,我们尝试把这种理念运用到设计当中,重新思考院落对于生活的重要意义。首层的下沉式庭院,二层的开阔大露台,三、四层的空中平台与连廊,屋顶的阳光浴室。这些层层垂直上升、延伸的“院落”充满了房子各处。
vsszan51172211243005.jpg vsszan51172211243006.jpg vsszan51172211243007.jpg
主体结构由虚与实的两部分组成,在原有结构体的基础上,利用新加的框架结构墙体围合出了一个与此相对的“空白”。作为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连结起多个空中平台,这些平台的存在,为家人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调节了使用者与环境的关系。由于起居室设置在二层,为免于日常起居生活与花园之间的高差而产生隔阂,在拆除原有的花园围墙后,我们嵌入了一个两层的混凝土墙箱型结构体用作替代,从而将一层的花园抬升至二层高,消除两者的层级。
vsszan51172211243008.jpg vsszan51172211243009.jpg
混凝土箱体的首层通过墙体的穿插,将玄关,多功能区,车库的动线串联起来,在多功能区置入的庭院,在满足首层采光的同时也在垂直方向上与露台连接。车库使用玻璃间隔,解决了大进深的采光问题。除了原有的楼梯,我们也在玄关处新加了梯子直达二楼起居室。
vsszan511722112430010.jpg vsszan511722112430011.jpg
就整体而言,针对不同的朝向,而选择了不同的立面形式。在西北面向,保留的原有楼梯间既作为交通使用,也是通风的“气道”,同时我们希望它变作一条升腾的“光之梯”,最终窗洞(光口)的无规则性也反映在西北立面上。这两个立面的窗户被设计成跟墙体齐平,这种构造形式的意象也来源于传统岭南民宅,现存的古老民宅由于建造当时社会环境比较动荡,住宅开窗面积极小,墙体和街道的关系是隔绝性的,体现出这种室内面积最大化的倾向,跟欧洲中世纪城市街道的底图关系有相似之处,表现出内向的和防御的特性,对人们观念的影响延续到现在。
vsszan511722112430012.jpg vsszan511722112430013.jpg
南面的格栅墙既保证了私密性(与邻街相距只有4米)同时起到透气的功用。建筑选用了白色与混凝土的灰色,这种没有色相的颜色,来源于岭南青砖屋内敛的青灰淬火砖使用传统。出于对周边环境的考虑,并没有把整个建筑体量统一成白色,而保留了混凝土箱体的原有质感,从视觉上打散了巨大的体量。
vsszan511722112430014.jpg
vsszan511722112430015.jpg vsszan511722112430016.jpg vsszan511722112430017.jpg vsszan511722112430018.jpg vsszan511722112430019.jpg vsszan511722112430020.jpg vsszan511722112430021.jpg vsszan511722112430022.jpg vsszan511722112430023.jpg vsszan511722112430024.jpg vsszan511722112430025.jpg vsszan511722112430026.jpg vsszan511722112430027.jpg vsszan511722112430028.jpg vsszan511722112430029.jpg vsszan511722112430030.jpg vsszan511722112430031.jpg vsszan511722112430032.jpg vsszan511722112430033.jpg vsszan511722112430034.jpg vsszan511722112430035.jpg vsszan511722112430036.jpg vsszan511722112430037.jpg vsszan511722112430038.jpg vsszan511722112430039.jpg vsszan511722112430040.jpg vsszan511722112430041.jpg vsszan511722112430042.jpg vsszan511722112430043.jpg
  • 建筑设计: 现在建筑工作室
  • 面积: 1114.0m²
  • 项目年份:2021
  • 摄影师:Xiaodong Xu
  • 主创建筑师:罗秋文
  • 设计团队:邓敏聪、王之栩、吴滢枫、马燕
  • 结构设计:陈兆征
  • 项目城市:佛山
  • 项目国家:中国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Atelier Xianza
    • 图片©Atelier Xianza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E7ENLIY2022-3-22 11:18:46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GDGY2022-3-22 15:24:56
    首先感谢楼主辛苦的整理和热心的分享;也感谢评论里的复制评论逗笑了我~我以前看帖基本不回帖,后来我发现,这样不但会花掉我的金币,而且不厚道。于是我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个帖子,就复制上去,以表达我对楼主的谢意
    Lorica2022-3-23 11:07:1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