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对文化的更高需求,新时代的大剧院不再仅为艺术爱好者和游客专属的文化设施,而应努力融入大众,让艺术走入生活,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时代使命。运河大剧院的设计基于场地、建筑与城市关系的研究,探索出一种面向全民开放,筑景相融的文化建筑模式,让运河大剧院成为扬州这座公园城市的一个鲜活的样板。
▼明月湖畔的艺术园林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1.jpg

项目概况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千年扬州,明月之城、运河之城、园林之城。明月湖畔,一座融合了观演、展示、商业、休闲、园林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拔地而起。扬州运河大剧院总建筑面积144700 平方米,其中大剧院包含1600座歌剧厅、800座戏剧厅、500座曲艺剧院、300座多功能小剧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赢得国际设计竞赛并承担了本项目设计总承包工作,目前项目已竣工验收并于2021年7月份正式运营。
▼开放的园中之园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3.jpg

水月诗园、艺术云桥

扬州运河大剧院位于城市与明月湖之间,为了维持并强化城市与公园的联系,总体设计以虚代实,以一个对外开放的庭院作为整个场地的核心,再现园林、艺术与生活三位一体、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场景。庭院取明月之形,勾勒出醒目、优美的空间轮廓,再现“亩中山水、壶中天地”的园林意境。场地正对城市南北轴线,设计以瘦西湖上的二十四桥为原型,在南侧形成一个50米跨度的宏伟云桥,凝聚成联系东西两翼文化场馆的纽带,并树立起南北通融的开放文化门户。
▼南北和东西两个方向的空间脉络汇聚在建筑圆形的内庭 ©TJAD

vsszan52154311114014.jpg

▼沿湖文化长卷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5.jpg

▼厚重恢宏的整体形象成为城市轴线汇聚的焦点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6.jpg

▼开放的文化之门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7.jpg

▼开放的入口广场既是建筑的出入口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8.jpg

▼水月诗园:一处艺术、园林与日常生活相遇的场所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9.jpg
vsszan521543111140110.jpg

文化巨幕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11.jpg

▼厚重的文化之石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12.jpg

▼LED泛光照明形成奇幻巨幕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13.jpg

▼立面细部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14.jpg
vsszan521543111140115.jpg
vsszan521543111140116.jpg

▼弯曲的立面和步道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17.jpg
vsszan521543111140118.jpg

▼横贯东西的空中云廊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19.jpg

▼建筑立面层层退台通过台阶和步道相连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20.jpg

九曲长河、四季诗园

大剧院室内空间取运河神韵,开放的九曲长廊贯穿南北,串联起各观演大厅,并兼具展示、参观和社交等功能。四个观演厅以专业、灵活、互动为设计目标,以“春花、夏竹、秋叶、冬雪”为主题,打造出 “四时不同、扬州特色”的艺术空间,彰显新型观演空间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科技含量。
▼大剧院北侧门厅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21.jpg

▼北门厅和大台阶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22.jpg

▼南门厅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23.jpg

1600座歌剧厅:观众厅设计以“春江花月夜”为主题,平面呈马蹄形,采用三层台地式布局的看台如繁花绽放,一轮明月悬于天顶,呈现出云开见月明的唯美意象。照明设计实现了多样、灵活的场景化设计,烘托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主题效果。
▼1600座歌剧厅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24.jpg

▼不同的照明场景 © 上:SFAP,下:杨秀

vsszan521543111140125.jpg
vsszan521543111140126.jpg

▼层层绽放的台地式观众席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27.jpg

800座戏剧厅:戏剧厅同样采用马蹄形平面与镜框式舞台。
▼观众厅为双层台地式坐席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28.jpg

vsszan521543111140129.jpg

多功能厅:扬州之秋以银杏为美。多功能厅墙面深浅不一的吸音模块如同纷纷落下的银杏叶,勾勒出鳞次栉比的古城剪影。多功能厅空间为黑匣子模式,配备活动的看台,舞台和灯光设备。
▼300座多功能厅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30.jpg
vsszan521543111140131.jpg

▼单元式的吸音材料组合成纷纷飘落的银杏叶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32.jpg

曲艺剧场:白色的曲艺大厅如同雪霁初晴的古典庭院,底层座椅布置还原传统的中式戏园,二层设置环绕式楼座。舞台前的活动格栅可前后移动和上下开启,以现代的手法演绎古典戏台。活动的舞台和开放的大厅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场景的灵活切换。
▼曲艺剧场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33.jpg

▼二层楼座看向舞台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34.jpg

▼灵活的舞台机械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35.jpg

▼曲艺剧场活动的屏风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36.gif

空中客厅:东西两个建筑通过空中连廊在五层相连,形成对市民开放的城市客厅,将明月湖与城市美景尽收眼底。天花造型为与屋面钢架对位而采用了菱形的框架,结合连续的弧线灯带和金属垂片形成立体的波浪造型,表现出“水波轻扬”的文化主题。
▼空中文化客厅 ©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61.jpg

结构与幕墙的精细化设计

为了使建筑的室内空间与外部立面相互统一,获得更好的室内外视觉效果,门厅部分钢结构设计通过数字化找形,使结构构件与建筑立面形态保持高度一致。双曲面造型的幕墙通过精细化建模分析,让结构柱、玻璃、装饰杆件均优化为平面构件,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和建造难度。
▼复杂曲面幕墙 ©SFAP

vsszan521543111140138.jpg
vsszan521543111140139.jpg

▼精细化建模实现结构及装饰构件的平面化 © TJAD

vsszan521543111140140.jpg

绿色的大剧院
通过内院引入夏季舒适的自然风,结合适应扬州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绿植,为室外活动营造了舒适的环境。日照模拟显示大剧院全年均沐浴在充足的阳光下,由此可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立面的水平石材和竖向百叶均可形成有效的遮阳,并鼓励自然通风。
▼鼓励自然通风和采光的幕墙 © TJAD

vsszan521543111140141.jpg

▼一层平面图 © TJAD

vsszan521543111140142.jpg

▼二层平面图 © TJAD

vsszan521543111140143.jpg

▼四层平面图 © TJAD

vsszan521543111140144.jpg

▼五层平面图 © TJAD

vsszan521543111140145.jpg

▼立面图 © TJAD

vsszan521543111140146.jpg

▼剖面图 © TJAD

vsszan521543111140147.jpg
vsszan521543111140148.jpg

vsszan521543111140149.jpg
vsszan521543111140150.jpg
vsszan521543111140151.jpg
vsszan521543111140152.jpg
vsszan521543111140153.jpg
vsszan521543111140154.jpg
vsszan521543111140155.jpg
vsszan521543111140156.jpg
vsszan521543111140157.jpg
vsszan521543111140158.jpg
vsszan521543111140159.jpg
vsszan521543111140160.jpg
vsszan521543111140162.jpg
vsszan521543111140163.jpg
vsszan521543111140164.jpg
vsszan521543111140165.jpg
vsszan521543111140166.jpg
vsszan521543111140167.jpg
vsszan521543111140168.jpg
vsszan521543111140169.jpg
vsszan521543111140170.jpg

  • 设计时间:2018-2021
  • 建筑面积:144700平方米
  • 地点:中国,扬州
  • 委托方:扬州市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 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项目负责人:王文胜,周峻
  • 建筑设计:张洛先、王文胜、周峻、李恒,马溪茵,叶雯,奚秀文
  • 室内设计:李恒,许可
  • 结构设计:丁洁民、张涛、居炜、金刚、郭洋、李继国、马东亚、文超、周游、孟春光、王松铄
  • 给排水设计:归谈纯、冯玮、黄倍蓉、张彪、茅德福、陈夏彬、赵剑辉、路璐
  • 电气设计:程青、冯明哲、王坚、廖述龙、徐而峰、吴佩培、吴逸凡
  • 暖通设计:王健、徐桓、曾刚、周鹏、李昊翔、姚赛、倪自翀、董劲松
  • 节能设计:唐澄宇
  • 绿建设计:蔡滨、崔释心、李冬梅、钱峥毅
  • 照明设计:杨秀、卞晨、葛雪婷、葛文静、徐霞青
  • 景观设计:艾静、朱然希、沈泽浩、高骥超、张彪、赵雅楠
  • BIM设计:姚郁雅、王润晖、陈之悦、顾海玲、凌冬蕤、陆安洋
  • VR辅助设计:杜明、汪成
  • 造价咨询:周致芬、王飞、顾晶晶
  • 驻场工程师:邹小静
  • 幕墙顾问:上海起道幕墙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凌云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剧场及声学顾问: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院
  • 舞台机械顾问: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 室内深化设计:深圳市中孚泰文化建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西区剧院)、
  • 苏州建筑装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区商业)
  • 建筑摄影: SFAP,杨秀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gshxhj2022-4-1 09:45:25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maning197603052022-4-1 15:57:05
给国内建筑师以机会和话语权,他们是能出作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