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148718130011151.png
具有哲学意味的“偶发性”,是韩国艺术家李禹焕作品的内核,强调最少的人为干预,表现出人、自然、场域、材料之间的关系,这种复杂的、发生在当下的即时性艺术行为,构建了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和生趣十足的瞬间。
vsszan148718130011152.png
△李禹焕作品|关系项

“关系项”系列雕塑作品描述着一场难以预料的艺术事件,李禹焕站在玻璃上,随后弯下身抬高石头数厘米并任其坠落,就在此刻,玻璃裂开了,地面也跟着“裂开”。他把永恒不变的、自然界的“物质”,利用特定空间的特定情形,变为一件不可确定的“偶然发生”。

视频信息

标清240普清360Vz2高清720Vip超清1080Vip字幕马上解锁

青蛙跃入古池

一声清响

vsszan148718130011153.png vsszan148718130011154.png vsszan148718130011155.png vsszan148718130011156.png
理性建造Rational construction

vsszan148718130011157.png
△改造前和拆除后现状

设计与艺术虽为不同的载体形式,却有着极度的相似性和异曲同工的妙处,这种瞬间的“偶发性”暗藏于线性时间的未知探索之中,同时构成空间生动而不可捉摸的存在。
vsszan148718130011158.gif vsszan148718130011159.png vsszan1487181300111510.png
这是一个二次改造的项目,进门即是入户花园,半围合的空间可以俯瞰整个别墅区。原有的房屋结构有意避开或者包裹梁位,天花力求常规的回型吊顶,房间追求方正和彼此独立,以此来建立某种空间的秩序。
vsszan1487181300111511.png vsszan1487181300111512.png vsszan1487181300111513.png
而拆除之后,裸露出纵横交错的梁体结构和将近10m层高的坡面屋顶以及客厅区域的高位采光侧窗,复杂的原始建筑结构似乎在等待着设计的重新介入与主动唤醒,让理性的建造艺术指向空间的审美本质和形式意志。
vsszan1487181300111514.png vsszan1487181300111515.png vsszan1487181300111516.png vsszan1487181300111517.png
光的建构Construction of light

视频信息

标清240普清360Vz2高清720Vip超清1080Vip字幕马上解锁

“光”是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一生追求也是其重要的建筑媒介和精神内涵,“在空间里,创造生命之光。”使建筑成为光的容器,让光线描绘出时间行走的路径,此时此刻的内部空间也逐渐变得清晰和明朗起来。
vsszan1487181300111518.png
△“借光”的模型结构

vsszan1487181300111519.png vsszan1487181300111520.png vsszan1487181300111521.png
在中空的核心区域,设计师释放出原有的梁体结构,从而,视觉重心转为高位侧窗的“借光”。得益于潜望镜的启发,尝试置入三个圆锥孔,并在顶部设计一面斜镜与侧窗形成一定的折射角度,阳光借助镜面的折射,稀稀疏疏的投影于客厅的立面,展示它随着时间变换的隐约、律动的光影。
vsszan1487181300111522.gif vsszan1487181300111523.png vsszan1487181300111524.png
“借光”的圆锥孔之下,一方原木长凳除了陈设的装饰作用,也方便平时端坐和抬头仰望,四季不同的日照光晕绰约其下,呈现“浮光掠影”的物质性,这时“闭上双眼深呼吸,仅需如此,你就会改变,世界也将苏醒过来。”从而获得“静立片刻”的力量,使我们内心由起伏归于平静以至安宁。
vsszan1487181300111525.png vsszan1487181300111526.png vsszan1487181300111527.png
偶然发生Happen by chance

vsszan1487181300111528.png
折射与圆,是空间元素的隐喻延续,作为一面活动的装饰镜,摄影师在搬运的过程中,偶然的意外,它的命运迎来了“开裂”的变化,这种未知的“支离破碎”恰好发生于一瞬间,“偶然性”关联着行为人与时空、场地,成为一种“妙手偶得”的艺术性先锋实验。
vsszan1487181300111529.png vsszan1487181300111530.png vsszan1487181300111531.png
基于业主的个性需求,平面切割出明显的动静分区,原有东南入户花园和西南侧生活阳台纳入室内,形成东西方向对流的空间结构。开放的动区通过回游的路径彼此串联,构成起居、就餐、下厨、阅读、休憩、览景等复合型的多功能空间。
vsszan1487181300111532.png vsszan1487181300111533.png
入户左侧休闲厅,凭借一扇转轴门,开闭之间,强调空间的功能性和趣味性。原有入户花园的排水立管与壁炉结合,生成玄关处向上的视觉遮挡,照顾室内的隐私同时,创造了“由小及大”的体量节奏感和起伏的空间情绪。
vsszan1487181300111534.gif vsszan1487181300111535.png vsszan1487181300111536.png vsszan1487181300111537.png
有别于动区的统一平面,书吧与休闲厅做了局部的抬高。书吧处的抬高构成楼梯结构的部分;休闲厅则借助抬高的区域,内嵌了一张升降茶台。拾级而上,增强空间的高低韵律和步入的仪式感,并通过具体的功能回应理性建造的本质。
vsszan1487181300111538.png vsszan1487181300111539.gif vsszan1487181300111540.png vsszan1487181300111541.png
共鸣空间Resonance space

vsszan1487181300111542.png
△罗奇堡之Mah Jong sofa

1971年,罗奇堡开始和建筑师Hans Hopfer合作,并推出“模块化”家具系列:Mah Jong sofa。各自独立的单体,便于自由组合和灵活移动,满足多种情景化的需求。作为动区中枢的客厅,模块化的组合方式同样体现着业主独特的起居生活。
vsszan1487181300111543.png vsszan1487181300111544.png vsszan1487181300111545.png vsszan1487181300111546.png
至于开放式厨房和餐厅,西式的烹饪方式结合东方自然的原木桌椅,凸显出细腻与粗放、本色与橡木擦色的鲜明对比。来自云南的老木头形式上契合着空间的素雅气质,色彩上则与室外别墅区的屋瓦遥相呼应,产生一种生动的、趣味的场地对话和视觉同步。
vsszan1487181300111547.png vsszan1487181300111548.png vsszan1487181300111549.png vsszan1487181300111550.png vsszan1487181300111551.png
在东莞的国际公馆堪培拉复式住宅中,一致的有机材料贯穿始终,简化了日常生活中非必要的成分,构成一种的“极简主义”的即视感。但“极简主义”,并非单纯的去除装饰和所谓的“断舍离”,而是将复杂的思考、无尽的变化,以最简练的方式陈诉出来。
vsszan1487181300111552.png vsszan1487181300111553.png vsszan1487181300111554.png vsszan1487181300111555.png
无论是打开原始天花显现于眼前的“糟糕”建筑结构,还是想方设法完成的“借光”之旅,或者摄影过程中“破镜”的偶然性艺术行为,在未知和不确切的探索之中,设计、业主、场地、材料等物质,一切刚好发生,恰如其分的产生瞬间的空间共鸣。
vsszan1487181300111556.png vsszan1487181300111557.png vsszan1487181300111558.png vsszan1487181300111559.png
△平面图

  • 项目名称|国际公馆堪培拉顶复
  • 项目位置|中国 广东 东莞
  • 完工时间|2021年9月
  • 室内设计|名津设计
  • 软装设计|西緹设计
  • 主创设计|李明津
  • 参与设计|庄坚荣 李栋金 廖审 徐家豪
  • 灯光设计|振旦(广州)照明 彭见
  • 主要材料|华莎驰定制、必美木地板、TONG MUD砼泥 / 砼馆 HBI瓷砖、阿尔卑斯系统门窗、威兹漫楼梯、金弘五金
  • 施工单位|东莞市非艺装饰
  • 项目摄影|视方摄影-翱翔

vsszan1487181300111560.png
李明津

名津设计创始人

名津设计创建于2018年,是集室内设计、软装设计、产品设计与定制等一体化的综合性专业设计公司,主要从事高端住宅、别墅、营销中心、样板房等设计项目。以“设计为人,为人设计”的理念,为每位客户创造出独特的生活环境。
公司对设计出品要求极为严谨,以专业团队的努力协作,从空间、材料、家具、陈设,各个领域环环相扣,确保为客户提供至高水准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 转自:环球设计
  • 图片©名津设计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荔枝莉2023-11-11 15:59:10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Sucre8212022-12-29 15:54:46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可可口可乐2022-7-28 17:40:09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lifaxian2022-7-19 11:20:20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空白^_^2022-7-14 14:15:03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xiongxiaochuan2022-7-13 08:18:54
感谢分享          
gshxhj2022-7-13 09:36:14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bn4e622022-7-13 10:30:59
感谢楼主的分享
q1219510742022-7-13 11:52:30

感谢楼主的分享
-慕白-2022-7-13 17:11:04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mtoo82022-7-13 18:23:56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月饼20162022-7-13 19:57:12
谢谢分享,值得学习!!!
远方得舍2022-7-14 00:42:04
bn4e622022-7-14 07:21:46
感谢楼主的分享
下一页
123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