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69524211747541.jpg
时地建筑对小石村的研究已经持续了5年,重点关注的一直是社区价值的提升,以及与文化、产业的结合。龙门·柒村艺术中心项目出现的契机是营建一座区域性质的规划和艺术展厅,将更多的文化艺术项目引入到当地社区,我们思考这个建筑可能是小石村一个转折点,使社区发展从内向的社区营造逐步转向与外界产生更多接触和交流。
vsszan69524211747542.jpg vsszan69524211747543.jpg
在项目的策划中考虑到未来更多的运营可能性,和与社区活动的连接,因此非常关注空间的弹性,建筑既可以作为展览空间,也可以和研学、商业服务多种业态结合。
vsszan69524211747544.jpg vsszan69524211747545.jpg
场地位于村庄入口,两山一河的夹角,北侧是山体和村庄主干道,南侧紧邻河流,地势自西向东缓缓降低。观察到现场有一条连接两处小区的道路,行人很多,我们想把这条记录着乡村社区生活的印迹保留下来,这样建筑就可以放在道路左侧的三角地,与建筑计划用地面积基本符合,最大限度节省了用地。这条道路也将继续留给社区通行,希望这样的策略可以让更多人经过这个建筑,体验到这个建筑,为未来的运营带来更多的机会。
vsszan69524211747546.jpg vsszan69524211747547.jpg
乡村的艺术中心会有哪些特质?区别于城市中密闭环境的展览体验,在乡村,自然本身也是一个展品,我们希望通过设计将这场属于乡村的展览归于乡村。
vsszan69524211747548.jpg vsszan69524211747549.jpg
将建筑的中部打开形成一个环形的中庭,将山林、天空、微风、雨水……和小石村的历史记忆(铁路桥遗址)包裹进建筑内部,站在中庭就可以感受自然的生机和小石村那段因煤矿而兴盛的历史。
vsszan695242117475410.jpg vsszan695242117475411.jpg
建筑内部围绕中央庭院设计了环形线路,同时在室内希望人们可以不断在里面行走,让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展品可以来来回回地相遇。回游线路朝向不同方向设计了透明的玻璃幕墙,展览内容和乡村风景交替出现在室内空间体验,使人时刻意识到身处于乡村山林之中,释放人们对自然的渴望。
vsszan695242117475412.jpg vsszan695242117475413.jpg vsszan695242117475414.jpg vsszan695242117475415.jpg vsszan695242117475416.jpg vsszan695242117475417.jpg vsszan695242117475418.jpg vsszan695242117475419.jpg vsszan695242117475420.jpg vsszan695242117475421.jpg vsszan695242117475422.jpg vsszan695242117475423.jpg vsszan695242117475424.jpg vsszan695242117475425.jpg vsszan695242117475426.jpg vsszan695242117475427.jpg vsszan695242117475428.jpg vsszan695242117475429.jpg vsszan695242117475430.jpg vsszan695242117475431.jpg vsszan695242117475432.jpg vsszan695242117475433.jpg vsszan695242117475434.jpg vsszan695242117475435.jpg vsszan695242117475436.jpg vsszan695242117475437.jpg
  • 建筑师: 时地建筑
  • 面积: 1087.0m²
  • 项目年份:2022
  • 摄影师:DONG建筑影像
  • 主创建筑师:李烨
  • 设计团队:李烨、张寻、孙鹏 、兰蓝(策划)
  • 委托方:四川龙门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 项目城市:彭州市
  • 项目国家:中国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时地建筑
    • 图片©时地建筑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2-9-22 02:15:45
    感谢辛苦分享 好方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