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当代性的院落,飞来的桥


  • 位于北京怀柔区九渡河镇西北深山鹞子峪沟内的鹞子峪古堡,始建于明代,曾经的军事防御要地如今依然居住着13户居民,当地部门于2007年依照现存制式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缮,目前古堡依然较好地保存着原始的文物风貌。作为当代“院落式”的住宅结构——慢院(bridge yard)临近古堡的东北角,是一座完全新建的院落。


  • ▽项目概览:墙定义的空间©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1.jpg
▽入口立面©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2.jpg
  • 几何是关于空间的线、平面以及三维形体的定律。建筑依据地理形态,以几何的体块整体采用三段式平面布局,由北侧的起居、屋顶露台、拥有独立小院的Loft,中部的公共中庭、厨房,以及南侧三间客房构成。基于周遭杂乱的场地环境,外围封闭、向内生长成为设计的主要策略,既解决了住客的隐私性,也使围合的建筑实体进化为自我的内部环境。

▽轴测图©nsaaa

vsszan155007191659113.jpg

▽航拍顶视图©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4.jpg
▽屋顶平台©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5.jpg
▽从城墙上看慢院©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6.jpg
  • 我们希望用具有当代性的思考体系来设计慢院。绕过影壁、穿越曲折通道和敞开的内庭到达主厅或去往各自“厢房”,灵活的空间结构,被提炼出来的北京当地传统民居的动线所串联。但这又和传统建筑不同,受限于南向场地的面积,南北独立建筑通过“桥”的具象构建了有效的连接,住客往返于此,形成动态的、即时的、别有韵味的内庭风景。


▽充满力量的主入口©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7.jpg
▽入口的隧道©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8.jpg
▽穿过隧道后看到的桥©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9.jpg
▽在内院看桥©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10.jpg
  • 桥体与朝外的桥护栏由L型的悬臂式结构所构建,而朝内的护栏则以间距格栅的形式体现,虚与实、厚重与纤细的相呼应,创造了一种漂浮于空中的轻盈姿态。桥被故意设计成完全裸露于室外,看上去似乎造成了某种不便,但这正是我们希望的,希望能够让人清晰感受季节的更替和变化,感受长城下居住的那份气概。

▽站在loft的桥上看内院©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11.jpg
▽雪景下的桥©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12.jpg
▽雪景下的桥和露台©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13.jpg
  • 西侧邻居家院墙高筑,在适当的区域选择将我们的墙打开,避免两堵实墙带来完全封闭和笨重的即视感,直接将邻院的墙作为我们的景,这种巧妙的顺势而为,我们称之为他借;而所有室内空间则以庭院作为主要景观面,强调庭院在建筑中的重要性,同时积极地鼓励住客于此互动、聚集和分享,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建造方式,我们称之为自取。



▽站在桥上看内院©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14.jpg
▽邻居的隔墙和慢院的桥©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15.jpg
▽慢院的内院©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16.jpg
▽从西侧的院子看慢院局部©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17.jpg
▽西侧院子内的烟囱和慢院的墙之间的关系©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18.jpg


02. 工匠营造©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19.jpg
▽从南边套房向北看©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20.jpg
▽loft和loft的屋顶平台©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21.jpg
▽站在内院看起居空间©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22.jpg
  • 作为室内外主要的饰面用材,水刷石从鹞子峪古堡的建筑遗迹里浮现出来,过去常见的外墙材料而今被渐渐遗忘。这种久经岁月洗礼而历久弥新的材料,在我们看来,是重构场地历史和记忆的不二之选,并希望水刷石的运用能够令建筑融入于自然环境中去。这种看似简单便宜的材料,却需要工人一平方一平方的涂抹上墙和用水冲洗,也因为会用传统技艺的师傅越来越少,墙面的施工持续了三个月。好在最后呈现的效果令人满意。 从室外到室内,从地面到墙体再到天花,一种材料表达了它可以表现的最大化,并强调了建筑向来不是特立独行的个体,它是与场地融为一体的、不突兀却有着独特性格和面貌的“芸芸众生”。


▽起居空间看向内庭院©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23.jpg
▽起居空间北面的窗©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24.jpg
▽起居空间室内南侧©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25.jpg
▽起居空间东侧的水刷石墙面©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26.jpg
▽起居空间内餐厅©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27.jpg
▽起居空间内高度的戏剧性变化©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28.jpg
▽起居空间去往卫生间的隧道©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29.jpg
▽起居空间室内材质的关系©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30.jpg
  • 而坚硬的混凝土墙则有另一番面貌,它首先是建筑的结构,是空间分割的构件,同时又是拥有独特触感的真实材料。我们有意识的对拆去了模板之后的混凝土墙进行筛选,选择性的保留了一部分施工比较理想的墙体裸露出来。一种材料,当你为其注入生动的官能时,它便超越了所有的构成法则,这其中的触觉、嗅觉和听觉特性被全身心的调动起来,使那些只在这一建筑语境中以这一途径才能得到理解和显现的材料体现出唯一性、在地性和适配性的独特意义。材料的真实、延续与当代演绎,也直接的反应了场地与建筑的彼此协调、转换和历史文脉的内在衔接。

▽独立的loft入口©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31.jpg
▽南侧二楼套房的视野©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32.jpg
▽南侧二楼套房室内©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33.jpg
  • 关于门窗系统,我们则有不同的想法。首先我们摒弃了更加工业化的断桥铝系统,而是采用了现场工人制作的方钢龙骨加竹木板作为围护结构的系统,同时将可开启的功能看作是“门”的延伸,而非窗的功能,避免常规玻璃上开启窗的繁琐做法,使钢化双层玻璃则简化为单一的采光功能,表现建筑立面实与透对仗的纯粹性,从而使具体的构造行之有效的指向功能和美观的结合。手工感的建筑物毋庸置疑的成为了人们营造有形实体的见证。

▽开启和固定的空间构成©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34.jpg
▽从loft室内看向小庭院©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35.jpg
▽室内细节©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36.jpg


  • 03. 光的容器,阴影之歌

  • 在传统日式民居的幽暗深处,阴影蜷伏于不同的细微角落,黯然的地面隐藏着起伏的光影;茶器上手工锻造的痕迹微微闪现出金属的岁月光泽;滑动门的木框上约束着半透明的障子纸,柔和的光透过它散射而出,形成一道朦胧的隐约“光墙”。于是,你几乎无法分辨光源的确切时间,在这半晦半明中,光,如此漂亮地反衬和映射了事物的面貌。谷崎润一郎赞颂阴影,而阴影赞颂光。

  • ▽标准客房内柔和的光©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37.jpg
▽loft室内材质的关系©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38.jpg
  • 从穿过大门,进入幽暗的通道开始,光与影就在交替和变化着。我们把整个建筑作为一个光的容器在设计,悬浮的桥,矗立的墙都是刻画出阴影的最佳道具,整个庭院随着太阳的移动形成丰富的光影变化,展现着北方建筑的力量。但我们并不单单追求光如手术刀般切割空间,我们利用更深的挑檐和北侧的长条窗去营造如丝绸般柔和的光线和阴影。

▽loft室内的楼梯©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39.jpg
  • 天然的材料在经过光线的滋润后呈现出更加温暖的质感,即使是质感坚硬的混凝土也会闪着朦胧的光。除去对天然光线的借用,关于人工的光,我们也尽可能的采用最克制的手段,以最低程度的干扰使灯光和空间融为一体。那深幽得让人立刻安静下来的氛围,是我们希望带给所有来客的礼物。

▽loft室内通高的吊灯©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40.jpg
▽标准客房内各种材质之间的关系©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41.jpg


  • 结语

  • 记得在年初还未完工的时候,我们曾因为项目的推进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开玩笑地将其推卸到业主将这个院子取名叫作慢院上来。其实慢院从设计到施工的整个过程恰恰让我们感受到了慢的价值和意义。在这样一个网红建筑遍地,追求本末倒置的时代。去复制一个为摄影而存在的建筑变得极为简单,但创造一个愿意为心而存在的建筑则更加的难能可贵。苏珊桑塔格在她的著作《论摄影》里说过:“今天,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为了在一张照片中终结。”而今天,我们希望慢院能够为打破这个寓言做出一点点努力。

  • ▽从东侧巷子里看慢院©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42.jpg
▽夜幕下的慢院©汪剑柃

vsszan1550071916591143.jpg
▽屋顶平台示意图©nsaaa

vsszan1550071916591144.jpg
▽起居室和庭院示意图©nsaaa

vsszan1550071916591145.jpg
▽一层平面图©nsaaa

vsszan1550071916591146.jpg
▽二层平面图©nsaaa

vsszan1550071916591147.jpg
▽立面图©nsaaa

vsszan1550071916591148.jpg
  • 项目名称:一山间慢院: 长城下的桥
  • 项目类型:民宿
  • 设计方:nsaaa
  • 公司网站:nsaaa.net
  • 联系邮箱:ns@nsaaa.net
  • 项目设计:2020.12
  • 完成年份:2022,05
  • 设计团队:汪剑柃,潘旖铭,刘长东,黎明婧
  • 项目地址:北京怀柔鹞子峪
  • 建筑面积:248.0㎡
  • 摄影版权:nsaaa
  • 合作方:马工施工团队,房小松施工团队
  • 客户:北京漫宜创意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材料:水刷石,碳化竹木板
  • 品牌:大庄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_SZUMm2022-10-20 09:05:14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mayya2022-10-20 09:48:29
很喜欢,优秀的设计,学习了谢谢
朝阳小火2022-10-20 22:51:54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685+2022-10-25 18:22:13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谢20182022-10-26 21:48:52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embracer2022-10-31 15:29:31
想法很大胆!设计也很大胆!但感觉有些细节处理的有点仓促,另外那个入口有点像公厕
Sucre8212023-5-20 16:09:58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Design8882023-8-29 16:42:20
很艺术,但很严肃
旷野枯草2023-12-24 11:47:10
我以前看帖基本不回帖,后来我发现,这样不但会花掉我的金币,而且不厚道。于是我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个帖子,就复制上去,以表达我对楼主的谢意,把帖子顶起来,顺便帮自己挣点金钱。学习中,谢谢
下一页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