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来,国内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和传播为依托的大型室内主题剧场出现持续升温的热度,相关的建筑设计作品也争相呈现。以沉浸式体验为主要特征的室内主题剧场是针对某一主题的定制剧目量身打造的专用剧场,其剧目内容往往地域文化特征鲜明,演出时间安排相对固定,演绎及观演方式千变万化。因此此类剧场建筑在规模选址、空间形态、流线组织上都有着区别于常规剧场的特性,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设计需求。


▽金碧曜红岩——融于原生环境的重庆·1949大剧院©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1.jpg
重庆·1949大剧院是重庆磁器口·金碧正街大型文旅街区项目的一期工程,是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重庆·1949》演出的专用剧场。磁器口·金碧正街项目集磁器口商贸文化、巴渝诗词文化、沙磁文化和红岩文化为一体,包含了红色演艺、文旅休闲、酒店民宿、特色商业、水岸休闲等功能分区。项目精心打造了《金碧十二画》景观画廊,把近两公里长的上下三层街区串联起来,作为重庆自然和人文空间风貌的极致展现。其中以重庆·1949大剧院为核心的入口广场片区成为了项目最重要的一个景观节点——“金碧曜红岩”。



▽金碧街项目总体鸟瞰图© 悦集建筑

vsszan155686281005592.jpg
▽古镇与歌乐山©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3.jpg
▽嘉陵江畔©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4.jpg


环境丨共融与互适



主题剧场通常选址于历史街区或旅游景区,借助场所原生的地理风貌和历史文化,烘托剧目的精神内核,使得剧目的呈现文化主题明确、地域特征突出。

重庆·1949大剧院项目选址位于重庆市沙坪坝磁器口片区,属于城市核心区边缘,位于高层住宅、工业遗存、古镇保护区等几大城市功能板块交汇处。场地有着相对复杂的周边环境:西面紧邻212国道和地铁1号线,北面是号称“西南工业之母”的特钢厂文创区,东面紧邻凤凰溪,与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隔水相望。

▽项目区位与总图© 悦集建筑

vsszan155686281005595.jpg

▽城市背景与轨道交通©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6.jpg
▽古镇和厂房©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7.jpg
剧场所处的环境中歌乐山、嘉陵江、磁器口古镇等恰恰是剧情中故事发生的原生场景。如何将这样一个庞大的体量融于周边复杂的环境;如何将其作为一个场所要素串联场地原生的生活场景;如何通过剧场内外的叙事空间来完善观演体验,这些都是重庆·1949大剧院在设计中需要思考和解答的问题。



▽手稿© 悦集建筑

vsszan155686281005598.jpg
▽演员广场上晨练©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9.jpg
设计师在思考项目与环境关系的时候抓住两个方面,第一,消解与共融;第二,控制与梳理。设计中既需要通过空间手段弱化建筑的庞大体量,从空间、功能、流线等方面使建筑与周边复杂的环境要素更好地融合;同时,也充分利用主题剧场在空间与形式上的特殊性和影响力,去控制和梳理和外部环境要素,形成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制约与整合,完成全新的区域空间格局,真正实现场地边界的消解,场景行为的互适和场所精神的共通。

▽生成© 悦集建筑

vsszan1556862810055910.jpg


▽叙事性空间分镜© 悦集建筑

vsszan1556862810055911.jpg
▽广场向屋面延续©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12.jpg
▽城市道路视角©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13.jpg
▽建筑外观©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14.jpg vsszan1556862810055915.jpg
▽与磁器口古镇遥相呼应©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16.jpg
▽传统街区视角©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17.jpg
▽歌乐山下©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18.jpg


空间丨定制与复合



重庆·1949大剧院属于可容纳1500人观演的定制型甲等室内主题剧院,剧情讲述了1949年重庆解放前夜,各界爱国爱党人士为迎接新时代的来临而发生的各种感人至深的故事。不同于传统剧场,强调沉浸式体验的定制化剧场对建筑的体量规模、功能格局、空间声学、舞美技术甚至消防疏散等都有完全不同的要求。根据演出方的设想,剧场的主体为一个观演合一的大空间,其他功能则围绕大空间进行布局。

建筑的主体是一个长80米、宽72米、高26米的观演合一的大厅空间,剧场内与观演相关的所有空间和设备如旋转看台、活动舞台、威亚平台、大型活动布景等等,都与剧情的发展紧密相关。

▽剖面© 悦集建筑

vsszan1556862810055919.jpg
▽剧场空间与舞台机械© 悦集建筑

vsszan1556862810055920.jpg


▽旋转舞台©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21.jpg
▽旋转看台©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22.jpg
▽舞台展演效果©悦集建筑

vsszan1556862810055923.gif vsszan1556862810055924.gif
建筑设计对项目庞大的体量采取了向心性螺旋斜面分割的方式,以位于上升坡道中央、展现红色文化主题的弧形组合幕墙为核心,形成了建筑从广场螺旋上升的形体关系。对建筑屋顶进行场地化的处理手法,用大量的台阶、坡道回应磁器口原生场地的空间特色,最大程度地消减建筑庞大体量对周边环境的压力。



▽台阶、坡道与“看得见风景的阳台”©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25.jpg
▽城市共享空间©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26.jpg
舒展流畅的形体关系,简洁细腻的材料质感,宽广的大台阶可以坐下来看书晒太阳,看得见风景的平台是未来居民和游客的驻足点,蜿蜒曲折的步道引导着人们散步闲聊……于是,结合空间共享理念和建筑辅助功能的设定,出现了远眺嘉陵江的咖啡厅、结合主题的文创体验店、以及文化主题展廊等观演功能之外的空间类型,从而更好地激发场所行为,凸显空间活力。



▽架空平台©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27.jpg
▽与城市共享的公共空间©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28.jpg


建造丨结构与材料



由于建设位置的特殊性,建筑的地坪标高位于百年一遇洪水位之上,地下部分有防洪和抗浮的结构需求。建筑结构在±00标高之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地上主体结构采用了全钢结构,设计团队与建设方、施工方一起克服了诸多技术上的难题,以保证项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顺利完工。


▽建设过程©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29.jpg
建筑空间和意境的呈现离不开构造与细节的支撑,比如位于建筑中央的弧形主体部分是由包裹着红色浮雕主题墙面的透明玻璃幕墙形成的。浮雕墙面由不同字体的1949字样排列组合而成,单个数字的高度750mm,外面是一层透明玻璃幕墙,既可以起到保护浮雕墙面的作用,同时用弧形的光泽增强了建筑的整体性,特别是在夜晚的灯光映衬下行走在由广场延伸至屋面的坡道上,由上万个数字组成的红色浮雕墙面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是细腻而震撼的。



▽GRC外墙©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30.jpg
▽墙体与坡道©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31.jpg vsszan1556862810055932.jpg
在对比了多种材料过后,建筑的主体墙面使用的是带有肌理的GRC人造石材。经过大量的前期论证和后期打样比选,综合考虑形体、尺度、质感、运输和安装难度等诸多因素过后,最终使用的成品尺寸是2500x1000mm,石材厚度为60mm。每一块GRC板材都用机器进行了拉槽切割从而形成初级的肌理,肌理宽度50-80mm,然后又对每一块板材进行人工剔凿,使得最终每一块石材都呈现出来不同的肌理。

▽材料比选©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33.jpg


▽外观细节©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34.jpg vsszan1556862810055935.jpg
项目使用的材料还包括形成广场台阶和建筑基座的天然条石,呼应传统形式的钛锌板折翼屋面,以及由不同灰度的穿孔铝板形成时钟年轮造型的圆形大屋顶等等。

最终,由众多相互关联的空间细节共同组成的开放性场景使剧场周边不断聚集人气,真正完成了《重庆·1949》大剧院作为一个公共文化建筑所应当承载的城市文化生活的职能。



▽钛锌板折翼屋面©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36.jpg
▽链接时间与空间的“年轮”©PrismImage

vsszan1556862810055937.jpg


探索丨红色与在地



由于项目环境选址、运营模式、观演关系的特殊性,促使建筑师对此类建筑的场地解读、文化挖掘、功能配置、空间营造提出了更多的思考,以满足历史文化延续,市民文化普及,地区文化输出等社会诉求。建成后的建筑与周边传统街区风貌共生共融,如同从原生环境中生长出来一般自然而不做作。设计团队以自身对红色主题和地域文化的深刻挖掘和独特理解,去诠释了重庆.1949大剧院的在地文化内涵,很好完成了红色文化的延续和地域文化的输出。

在项目修建的过程中,团队积极扎根服务于项目施工现场,协调各方参建单位解决设计、施工、安装、内外装修、景观打造、设备安装和舞美机械等及其复杂的工种配合问题,项目从2020年8月动工到2021年8月完成的一年时间,团队真正意义上参与了项目“在地建造”的全过程。重庆·1949大剧院在建党100周年如期成功开演,得到观众和媒体的高度评价,也迅速成为了重庆城市文旅项目的一张新名片。


▽演出剧照© 黑弓Blackbow

vsszan1556862810055938.jpg vsszan1556862810055939.jpg vsszan1556862810055940.jpg
▽平面图© 悦集建筑

vsszan1556862810055941.jpg
▽上舞台机械示意图© 悦集建筑

vsszan1556862810055942.jpg

  • 项目名称:重庆·1949大剧院
  • 项目业主:重庆兴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项目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
  • 设计时间:2018年11月-2020年8月
  • 建成时间:2021年6月
  • 基地面积:1.39万.0㎡
  • 建筑面积:2.52万.0㎡
  • 建筑设计:重庆悦集建筑设计事务所
  • 施工图设计:重庆何方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持建筑师:李骏、何飙、田琦
  • 设计团队:李涛、李静宇、谭梦、吕毅、许景峰、吴静、胥向东、郭剑、宛良清、黄颖、王源盛、刘鹏、吴猛、王月冬、赵树东、谢成平、但承虎
  • 设计顾问:何志强(策划)、熊刚(钢结构)、甘民(结构)、于群力(建筑)、陈金华(暖通)、赵颖(给排水)、李骏(电气,与主创建筑师重名)
  • 策划单位:重庆褐羽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施工总承包单位: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摄影:PrismImage、黑弓Blackbow

vsszan1556862810055943.jpg vsszan1556862810055944.jpg
  • 转自:gooood
  • 图片©gooood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4220549632022-10-28 12:13:45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翻车轱辘2022-11-5 11:40:36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阿茂_design2022-12-30 10:11:33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