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程泰宁院士领衔,中铁四院与筑境设计联合体设计的杭州西站枢纽综合体于2022年9月22日正式通车。作为基于中国国情的站城融合理念的最新设计实践,西站枢纽综合体旨在通过多维一体的交通组织,理性充分的综合开发,打造既有江南气质又具未来感的创新站城空间。



  • ▽杭州西站枢纽鸟瞰© 奥观建筑视觉


vsszan155946021001351.jpg
  • 杭州西站站房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总规模为11台20线,采用“上进下出”模式,进站旅客以高架候车室候车为主,辅以线下快速进站厅。



  • ▽雨棚上盖与云谷端部© 奥观建筑视觉


vsszan155946021001352.jpg
  • 设计团队以“云”为设计理念,提出“云谷”、“云厅”、“云门”等概念作为“云”意向的新呈现,既呼应了杭州“三面云山,一江抱城”的独特山水格局,又象征了城西科创大走廊的科技精神。此外,中国首个新建高铁正线上方雨棚上盖开发项目也在西站枢纽诞生,为中国高铁建设提供了土地集约利用的“杭州”模式。



  • ▽站房屋檐细部© 奥观建筑视觉


vsszan155946021001353.jpg


  • 01. 云谷 – 高效的中央换乘系统



  • 杭州西站利用站场拉开的新空间形成28米宽的进站通廊,将传统火车站“两端进站”的进站方式化零为整成为“中央进站”。通过各种接驳方式而来的旅客集中在云谷中部,再乘坐专用扶梯直达候车层。



  • ▽云谷中央空间通向候车厅大扶梯© 奥观建筑视觉


vsszan155946021001354.jpg
▽云谷中央交通换乘空间© 杭州西站枢纽

vsszan155946021001355.jpg
▽候车厅俯瞰向云谷空间© 奥观建筑视觉

vsszan155946021001356.jpg
  • 采光天窗使阳光透过拱形玻璃穹顶,引入了充足的光线,可直达地铁层。大量自然光线的引入使得站内空间通透明亮的同时,也对旅客进站的路径产生引导作用。与传统进站模式相比,旅客进站时间可以缩短一半以上,进站效率显著提升。



  • ▽云谷端部空间© 奥观建筑视觉


vsszan155946021001357.jpg
▽云谷端部空间© 奥观建筑视觉

vsszan155946021001358.jpg
▽云谷端部玻璃顶棚© 奥观建筑视觉

vsszan155946021001359.jpg


  • 02. 云厅 – 候车体验的迭代升级



  • 不同于传统候车厅单调的室内空间,“云厅”结合高铁及科技云城等概念元素,为旅客打造温馨惬意的候车体验。



  • ▽候车厅中央大玻璃体© 奥观建筑视觉


vsszan1559460210013510.jpg
  • 上方十字天窗玻璃下的遮光膜使阳光经过漫反射照进候车厅,为站内候车的旅客带来充足的光线条件,使整个候车厅看起来如同漂浮在云上一般轻盈通透。

  • 此外,设计团队通过计算机模拟将照明资源分区,配合自然光线柔和地作用于整个云厅,在节能的同时满足候车空间的照明需求。



  • ▽候车厅© 奥观建筑视觉


vsszan1559460210013511.jpg vsszan1559460210013512.jpg vsszan1559460210013513.jpg
▽车站站台© 奥观建筑视觉

vsszan1559460210013514.jpg


  • 03. 云门 – 全新的城市精神场所



  • “云门”创新性地将分散的城市功能组合为整体,形成立体的站前广场,其作为西站枢纽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包含了办公、商业、餐饮、会议等业态,配置丰富的慢行步道、景观跳台等公共空间。

  • “云门”同时连接站房以及周围的高层办公、裙房商业、休闲等综合开发项目,成为衔接站与城的联系纽带,为站城融合创造必要条件。



  • ▽杭州西站建筑群 – 云门与周边的超高层建筑© SOM


vsszan1559460210013515.jpg
▽杭州西站枢纽与周边城市大鸟瞰© 奥观建筑视觉

vsszan1559460210013516.jpg


  • 04. 雨棚上盖 – 三维立体的开发模式



  • 候车厅的旅服夹层预留了直达雨棚上盖的专用通道,上盖开发与车站的零距离,成为雨棚上盖得天独厚的优势。



  • ▽雨棚上盖外立面细部© 奥观建筑视觉


vsszan1559460210013517.jpg
  • 传统铁路客站区域内的综合开发多与站房水平布置,杭州西站创新性地在雨棚上盖引入了办公商业和酒店功能,通过开创先河的分层确权机制,使综合开发和站房立体叠置,取得浙江省首本“地上空间建设用地三维不动产权证书”。



  • ▽落客平台© 奥观建筑视觉


vsszan1559460210013518.jpg
▽落客平台落客岛© 奥观建筑视觉

vsszan1559460210013519.jpg
  • 随着杭州西站枢纽综合体的落成,一座未来之城也应运而生。作为贯彻站城融合发展理念的典型案例,引领了中国“站城融合发展”的新探索,其将成为杭州市面向长三角地区、全国,乃至全球的门户形象,同时作为杭州亚运会的配套项目,将担负着推动杭州进一步迈向国际化的重任。



▽整体鸟瞰© 奥观建筑视觉

vsszan1559460210013520.jpg
▽0m层平面图© 筑境设计

vsszan1559460210013521.jpg
▽2F – 6.0m层平面图© 筑境设计

vsszan1559460210013522.jpg
▽3F – 14.5m层平面图© 筑境设计

vsszan1559460210013523.jpg
▽4F – 24.1m层平面图© 筑境设计

vsszan1559460210013524.jpg
▽5F – 31.1m层平面图© 筑境设计

vsszan1559460210013525.jpg
▽屋顶平面图© 筑境设计

vsszan1559460210013526.jpg
▽B2 -9.2m层平面图© 筑境设计

vsszan1559460210013527.jpg
▽1-1© 筑境设计

vsszan1559460210013528.jpg

  • 项目名称:杭州西站
  • 设计方:筑境设计、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公司网站:www.acctn.com
  • 联系邮箱:cctn@acctn.com
  • 设计年份:2018-2022,完成年份:2022
  • 主创建筑师:程泰宁
  • 筑境设计团队:
  • 建筑设计:于晨、殷建栋、郭磊、金智洋、严彦舟、戚东炳、陈立国、祝狄烽、杨士清、李昭、顾晨曦、江畅、方炀、刘欣仪、刘辛、王梦琳、丁齐、胡泊、阮珂、孙超、宋子雨、周盛瑶、魏瑞环、陈豪特、张昊楠
  • 结构设计:杨旭晨、周嵘、孙会郎、吴建乐、刘传梅、冯自强、唐伟、朱伟、朱蓓 、王芳、贾颖颖、汪鑫、吕岩、张明、赵友清
  • 暖通设计:潘军、于坤、何佩峰、尹畅昱、姚竹弦
  • 给排水设计:纪殿格、崔松、章海波、杨迎春、葛耀耀
  • 电气设计:李鹏展、唐霖、徐冰源、王潇、张艳、邵晓薇、张庚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团队:
  • 建筑设计:盛晖、罗汉斌、刘俊山、李立、王敏、周洋、殷炜、梁栋、汤陵蓉、李柏、刘晓青、张宏征
  • 结构设计:李敬学、沈磊、吴奎、刘桥、吕磊、胡健、董莹琦
  • 暖通设计:郭旭晖、王金桥、周翔、李亮、黄丽娟
  • 给排水设计:蒋金辉、刘超
  • 电气设计:陈凯、李士峰
  • 信息设计:袁莉、王婧
  • 机械设计:张琨、汪宇亮
  • 站场设计:寇军朝
  • 项目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
  •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513420.0㎡,站房建筑面积约10万.0㎡
  • 摄影版权:奥观建筑视觉AOGVISION、杭州市西站枢纽开发有限公司
  • 客户:湖杭铁路有限公司、杭州市西站枢纽开发有限公司、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浙江有限责任公司(代建单位)、杭州上铁西站枢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vsszan1559460210013529.jpg vsszan1559460210013530.jpg vsszan1559460210013531.jpg vsszan1559460210013532.jpg vsszan1559460210013533.jpg vsszan1559460210013534.jpg vsszan1559460210013535.jpg vsszan1559460210013536.jpg
  • 转自:gooood
  • 图片©gooood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95qabc2022-11-2 16:10:49
感谢辛苦分享 好方案
syhgdesign2022-11-2 23:37:18
感谢辛苦分享 好方案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