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157201180001491.png
清代词学流派纷纭,名家辈出,其中以“彊村”声名最著。湖州市埭溪镇就是著名的“清末四大家”之一朱祖谋的故乡,埭溪人朱祖谋编选了广为人知的宋词选本《宋词三百首》,同时收录辑刻了词人最多的《彊村丛书》,并培养了众多词人并形成了“彊村词派”。本项目受湖州埭溪镇政府、湖州词学院及新华智云的委托,希望充分挖掘属地的历史人文资源,共同为朱祖谋打造一座词学专题馆,并将其命名为:彊村词学馆。

vsszan157201180001492.png
  • 彊村词学馆正入口 ©方舟


  • 彊村词学馆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埭溪镇的古街上。在改造之初,我们对古镇现状及原有建筑的状况进行了评估:项目是对一座既有保留建筑的改造,建筑体量较小是一个480方左右的小型建筑;原建筑是一座框架结构的坡屋顶现代建筑,分为左右两个体量:一高一低、一大一小,中间有一处连廊;总体建筑高度和周围建筑相似,原建筑是一种分开的坡屋顶状态,以最直接的方式——坡屋顶来回应古街城市肌理,其体量与高度与小镇总体街道感受基本一致。

  • 「建筑外立面」

vsszan157201180001493.png 彊村词学馆 ©方舟
vsszan157201180001494.png

  • 彊村词学馆  ©方舟

  • 因此我们在设计策略上不希望过大地破坏既有建筑与街道的关系,希望通过植入式设计方式对既有建筑进行“补位”,以形成一个建筑新的“整体性”。
vsszan157201180001495.png 多层关系:人-装置-建筑-城市  ©方舟
vsszan157201180001496.png
  • 入口节点细节  ©方舟


  • 我们将一个纯黑色的装置盒体嵌入两个坡屋顶建筑的中间,黑盒的中间是以纵横交错的钢结构构架组成的“内化的坡屋顶”,整个黑盒作为一种坡屋顶的“中介”体。这一“中介”体一方面取位置上的“中”,它插入在两个体量中间,即是建筑的中心也同时形成了区域中心,为整个街道树立新的活力和标识力;同时“中”也是体量上的适中,不高于原有体量,又不过于压迫街道,“中”以自身为中心去理解周遭环境,以对环境产生调和。另一方面,这一“中介”体又将人从城市中逐步引向室内,借用尺度的缩小,人在通过这一长廊进入的过程中,一直压缩到近乎门高之后,方才进入展厅内部。这一整个过程中经历了:人从对城市的感知-人对“中介”装置体的感知-人对室内空间的感知,这一变化的过程温润自然。

vsszan157201180001497.png
从入口回看街道  ©方舟
vsszan157201180001498.png
  • 仰望视点,高窗与光线的进入 ©方舟

  • 在这一“中介”体黑色的外框内部,所有的构架都被漆成了耀眼的朱红色,构架的间隔自身是有孔隙的,因此在构架的反面我们设置有天窗,来保障人向入口行进的过程中是向着光前行的,不会因身处夹缝而感到昏暗。




  • 「内部展陈空间」
vsszan157201180001499.png 彊村词学馆内部展陈空间  ©方舟
vsszan1572011800014910.png 彊村词学馆内部展陈空间 摄影:方舟
vsszan1572011800014911.png
彊村词学馆内部展陈空间  ©方舟

  • 在进入到词学馆空间内部后,设计师希望整体内环境保有纯粹的信息陈列和空间直觉,不以传统展示空间的设计方式去做场景的复现和装饰上的堆砌。由于内部大量数字展陈的需要,展厅内部光环境需要进行收缩,即使这样一些既有的窗体也没有被粗暴的封闭掉,而是将信息有密度的陈列于视线高度,部分自然光线依然可以从底部或是保留的窗体中进入到室内来,这也是信息层通过形式和高度的不断变化对既有空间的“补位”。

  • 一方面,词学馆中的宋词是宋韵文化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空间本身就是承载宋韵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试图以一种简洁的语言对整个改造进行介入,更加精准的控制改造的部分,不去拒绝既有建筑环境状况。“新宋韵”精神体现在建筑改造中的“新”部分在于一种“转化”,一方面体现在入口的“中介”装置将坡屋顶的形式向内转化,另一方面则是展陈方式上向外的一种转化,是从信息陈列向空间的一种转化。从外显形式转化为内显形式的一种转化,再到展陈方式中大量数字交互设备的运用,都试图以新的当代语境回应宋韵精神,是以另一种维度进行的反馈。

vsszan1572011800014912.png
彊村词学馆内部展陈空间  ©方舟
vsszan1572011800014913.png
彊村词学馆内部展陈空间 ©方舟
vsszan1572011800014914.png

朱祖谋家谱长卷  ©方舟


vsszan1572011800014916.png
- 原始建筑状况 -
vsszan1572011800014917.png - 植入“补位”-
vsszan1572011800014918.png

  • 彊村词学馆图纸



  • 项目名称:彊村词学馆
  • 项目业主:湖州埭溪镇政府
  • 项目委托方: 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 合作单位:湖州词学院
  • 项目地址:浙江|湖州|埭溪镇
  • 项目面积:496.0㎡
  • 设计时间:2022年05月
  • 竣工时间:2022年11月
  • 建筑设计:植田·田之间建筑
  • 主创设计:方润武 / 王明皓
  • 设计团队:麻智超/胡毓滢/徐大伟数字
  • 展陈: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 项目施工:湖州朗天建设有限公司
  • 展陈施工:梵星工作室
  • 摄影摄像:方舟


vsszan1572011800014915.png vsszan1572011800014919.png
  • 王明皓/方润武
  • 植田·田之间建筑  / 合伙人
vsszan1572011800014920.png
  • 植田·田之间建筑(Ray&EmilioStudio)是由新锐的海归建筑师组成,公司创办人及合伙人王明皓、方润武分别毕业于马德里理工大学及伦敦艺术学院,在建筑空间设计的理念上,具有很强建筑空间学术性及系统性。工作室总体方向集中于建筑及空间改造,强调设计与研究并重。田之间建筑的每个项目的开始都是从深刻的研究和理解开始的,设计中强调多方位看待设计问题的方式,通过多角度观察既有空间、环境,并灵活地抓取场所特征,提出有建设性的场所策略。设计中强调“环境”这一总体化概念,模糊建筑、室内、景观的边界,每一个被感知到的空间都是环境的一部分,不放弃对任何一个空间交流的关注。植田·田之间建筑注重设计实践的同时兼顾建筑学教育,力求思辨与实践并重。



  • 作室致力于发觉空间与环境在学院语境下的多重属性,在教学实践中既强调传统建筑学教育的根基,同时也试图融入艺术与环境的理念,强调空间的艺术性表达,强调环境的总体化意识。作为有着时代精神的创新设计工作室,在时代语境下,强调将建筑、空间、环境作为一种全新的开放性媒介。设计主张跨界融合,主张建筑空间设计与当代新媒体艺术、装置艺术、绘画艺术等学科广泛交流,保持开放思考、开放交流的能力。




  • 转自:AXD空间艺术
  • 图片©AXD空间艺术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彊村词学馆 | 植田 · 田之间建筑 | 2022 | 中国浙江_vsszan1572011800014921.png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jiejieniuniu02022-11-18 11:11:28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syhgdesign2022-11-21 03:27:17
感谢辛苦分享 好方案
yy212022-11-23 11:50:50
感谢辛苦分享 好方案 可以理解夹缝中求生存的感觉
gshxhj2022-11-24 10:56:00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