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157291190031261.png vsszan157291190031262.png vsszan157291190031263.png
意义

不是建筑的建筑

设计师一直都抱有幻想,如果有机会能在西北盖一栋房子挺好。虽然从事的工作多以改造项目为主,可万一实现了呢?设计师改造了美贺酒庄之后,时隔三年再一次来到贺兰山脚下时,依然被大自然的雄伟壮观所震撼。

视频信息

标清240普清360Vz2高清720Vip超清1080Vip字幕马上解锁

△项目视频

  • 因为消防规范的要求需要在离酒庄建筑不远处建一栋水塔,来解决酒庄消防用水的压力问题。基于之前愉快的合作经历,业主希望委托设计师来设计这个听起来有点奇怪的附属建筑,对于从未接触过此类项目的设计师来说,或许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 酒庄的建筑高度是21米。根据规范要求,水塔的高度必须要高过酒庄的建筑才能满足消防供水的需求,所以选址就尤为重要!设计师去到现场后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水塔的高度和体量未来都不可避免的映入眼帘。
  • “太大了,太挡了,太突兀了”设计师心里想如果不盖这个东西最好了。但是水塔和建筑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即酒堡建筑在水塔必须在。水塔的高度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所以这个看似临时的构筑物却不能当成一个临时的构筑物去思考。

vsszan157291190031264.png vsszan157291190031265.png vsszan157291190031266.png vsszan157291190031267.png vsszan157291190031268.png vsszan157291190031269.png vsszan1572911900312610.png vsszan1572911900312611.png vsszan1572911900312612.png vsszan1572911900312613.png
  • 选址
  • 让灌溉水池成为水塔的景观
  • “如何让水塔显得不孤立不突兀呢?”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设计师脑中,直到在回上海的飞机上看到ipad里的一张航拍照片。
  • “对啊,为什么不能让既有的灌溉水池成为水塔的景观呢?这样水塔就好像已经存在了很久一样!”这样不就可以让二者成为相互依存的关系吗,设计本来不就是普遍联系着的吗?设计的存在和形式不都在于它内部要素之间的特定联系和同周围其他事物的一定联系、相互作用和依存的结果吗?如果这样追问下去,为什么这里要建造水塔?是因为这里有酒堡建筑需要满足消防的规范;为什么酒庄的建筑要建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有葡萄园需要满足酿造需求;为什么要把葡萄树种在这里?是因为葡萄树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阳光和贺兰山挡住了风沙形成了独特的气候;为什么这里会有那么大的灌溉水池?是因为这里种植的葡萄树需要充足的水来灌溉。
  • 从贺兰山脉到葡萄园到灌溉水池到酒庄的建筑再到水塔,由此展开相互关联缺一不可。于是设计师找到了答案——让水塔参与整个生态体系,让灌溉水池和水塔互为景观。

vsszan1572911900312614.png vsszan1572911900312615.png vsszan1572911900312616.png vsszan1572911900312617.png vsszan1572911900312618.png vsszan1572911900312619.png vsszan1572911900312620.png vsszan1572911900312621.png vsszan1572911900312622.png vsszan1572911900312623.png vsszan1572911900312624.png vsszan1572911900312625.png vsszan1572911900312626.png vsszan1572911900312627.png vsszan1572911900312628.png
  • 观景
  • 不是观景平台的观景平台
  • 当我们对建筑形态陷入一种固定思维后,水塔的传统印象或许是四根柱子撑起了一个水箱。我们能不能跳脱固有的思维,为水塔赋予新的意义呢?
  • 酿造红酒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种植、采收、压榨、发酵、橡木桶培养、装瓶等,相互关联缺一不可。人不也是这样吗?需要成长、学习、实践、试错、感悟、收获成果来体验更丰富的人生。
  • 如果把人生的体验浓缩在这个小小的壳内,建立一个和贺兰山对话的窗口会怎样呢?那么这条体验路径应该怎么设置呢?就像爬山一样,我们费劲艰险,翻越高山、峭壁,不断地去挑战自我,人和自然的关系或许就是这么微妙吧!

vsszan1572911900312629.png vsszan1572911900312630.png vsszan1572911900312631.png vsszan1572911900312632.png
概念

vsszan1572911900312633.png vsszan1572911900312634.png vsszan1572911900312635.png
  • 一条100米长葡萄园间的小路,穿过格桑花丛把我们带到12米高如山涧夹缝般的入口。入口隐约有光 初极狭,仅一人可通过。
  • 小路穿过建筑入口在幽暗的空间螺旋上升。夕阳穿过西边墙上的开孔洒进室内,透出丝丝风声。拾级而上,15米高的螺旋楼梯不设缓冲平台,设计师希望人们能感知到身体发生的变化。复行数步,豁然开朗。一大片光直面而来,螺旋楼梯从室内穿过直径6米的圆孔把我们带到了室外空中。

vsszan1572911900312636.png vsszan1572911900312637.png vsszan1572911900312638.png
  • 楼梯悬挑出4米如丝带飘在空中,底部无任何结构支撑。悬浮在半空中缓步前行,眺望远山和一望无际的葡萄园,酒堡的全貌完整地在我们面前呈现,原来酒堡在贺兰山面前是那么孤独而又渺小,一如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充满着仰望和感叹。
  • 我们仿佛追寻着某种信念,继续攀登。螺旋的钢制楼梯缠绕着方形混凝土墙壁跟随着路径转弯,前一刻我们还在风中鹤立,后一秒停在25米的高空中。转身穿过一个1米宽的入口进入了空气也仿佛静止的幽闭空间。

vsszan1572911900312639.png vsszan1572911900312640.png vsszan1572911900312641.png vsszan1572911900312642.png vsszan1572911900312643.png vsszan1572911900312644.png vsszan1572911900312645.png vsszan1572911900312646.png
喇叭口状的混凝土空间,空无一物。视线被拉到这个空间里唯一的大开口,远处的贺兰山如策马奔腾,明亮、刺眼、连绵不断。设计师回想从进入到登顶的过程,猎奇、探索、惊喜、胆战、畅怀,短短的过程中充满了趣味。犹如人生,兜兜转转、起起落落,到处是未知。靠近栏杆,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山、光、风、土地、葡萄园在这里相互交织。
vsszan1572911900312647.png
  • 项目名称|贺兰山下 美贺之塔
  • 项目地点|中国银川
  • 项目业主|美贺庄园
  • 项目协调| 李冬林
  • 建筑设计|继景室内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 设计团队|范继景、严彬、贺媛、林利达
  • 建筑深化设计|广东天元建筑设计院
  • 结构设计|和作结构设计研究所
  • 施工团队|宁夏中海东昇工程有限公司
  • 项目摄影|苏圣亮
  • 视频剪辑|是然建筑摄影

vsszan1572911900312648.png
范继景

继景室内设计创始人 / 设计总监

继景室内设计的作品是对当下社会问题作出的回应, 是对景观、建筑、室内的整体融合,是解决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续性问题。不追求夸张、惊人的形式,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寻求不同,用多样、健康、真实的材料构筑生活空间。
    • 转自:环球设计
    • 图片©​继景设计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转折002022-11-21 09:13:42

    感谢辛苦分享 好方案
    我是嗝儿2022-11-21 09:56:24
    爬上去,腿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