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与场地概况:洱海海湾内的两处院子

  • 本案是一个改造项目,场地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双廊镇大建旁村,洱海的一个小的海湾内。民宿由两个独立的院子组成,院子之间有一条小巷。两个院子各具特色,也各有其优势。其中一个院子的三层建筑有着相对优质的洱海景观,被称之为“海景房”,另一个则有一个相对大些的内庭院,层高各不相同的建筑形成内向的围合空间,被称之为“庭院房”。

▽鸟瞰©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1.jpg
  • 前任民宿主是最早一批入驻双廊的“早鸟”。他租下了这两个归属于两个房东的院子开了民宿。经历了环洱海整治,疫情等,民宿行业逐渐步入专业化、网络化、视觉化,这家曾辉煌过的民宿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客房面积过小、缺乏公共空间、装修老旧等。这些都阻碍其往更精品化的度假酒店发展。于是,新业主:芒澍酒店管理公司,一个专业的酒店管理团队,接手了这两个院子。

▽场地及建筑原貌© 三文建筑

vsszan157857301002402.jpg

▽改造后建筑外貌©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3.jpg


  • 总体概念和空间布局:先秦古籍与现代生活的文化碰撞

  • 新民宿的名字:陶唐之丘,灵感来自《山海经》,居九丘之中心的说法。所谓九丘之中心也就是大荒四经的中心观测点,得名于帝尧陶唐氏。因此,客房的名字均取自于《山海经》中的奇花异草和风水宝地,依据不同的房型赋予不同的名字。

▽建筑主入口©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4.jpg
  • 建筑师将“木、石、陶、土”作为整个项目质感层面的出发点,它们代表了回归人类质朴本源的希望。不同的肌理,不同的粗糙颗粒度,不同材料呈现不同的温度,使项目在感官层次上更为丰厚。

▽海景房院门©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5.jpg
  • 在布局上,建筑师对两个院子的交通流线进行了梳理。庭院房北侧的巷子相对于两个院子之间的小巷更为通达,景观视野也更佳。设计选择这条巷子作为接送游客到店的主路。进入酒店区域内,第一个空间是酒店大堂,兼具前台接待以及咖啡酒吧功能。同时,大堂也是客人重要的分流节点,从西北一侧出口沿洱海向南走,进入海景房小院,从东南一侧进入内庭院,可达健身房、VIP茶室及餐厅。

▽总平面图© 三文建筑

vsszan157857301002406.jpg
  • 将原建筑一层的客房全部打通,改造成开敞的餐厅。餐厅与大堂形成两个并置的空间,隔庭院而望。庭院成为了一个天然的缓冲区,如“呼”与“吸”之间微小短暂的间隙。员工办公室和员工休息室则被布置在了一层北侧和南侧的耳房,方便员工管理整个酒店区域。庭院房二层设置有4间客房,具有良好的庭院视野,三层设有3间客房,有独立的露台,可远眺洱海。原海景房共有18间客房,新布局将其两两合并,整合出9间视野极佳、宽敞舒适的大床房


▽建筑鸟瞰©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7.jpg
  • 建筑师与业主达成共识:减少客房数量,但保证舒适度和视野,完善公区配套设施。这些满足了人们对度假旅居质量越来越高的需求。同时,空间塑造上力求质朴简约,但舒适。新建筑希望呈现给客人一种追古溯源般的心灵归隐感。

▽庭院房内院©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8.jpg


  • 酒店主入口及大堂:叩响秘境,驻足停留

  • 沿着巷子向水前行,左手边酒店的外墙面贴着大理当地的石材。在巷子尽头,酒店的大门谦逊地微微内退。门旁的墙体深入洱海方向,墙体上故意留了一个狭窄的洞口,在这里洱海的风姿绰约只是微露一角,勾引着你推门而入,一探究竟。


▽由入口大门看向大堂©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9.jpg
  • 进入大门迎接客人的是大堂。在最初的方案中,原建筑被拆除,坡屋顶改建成平屋顶,形成可上人的休闲平台,在洱海一侧新建屋顶无边泳池。在大堂的中心处增加一处炫彩玻璃装置,从地面斜穿出屋顶,形成一处具有视觉特色和戏剧性的空间节点。遗憾的是,由于洱海的生态管控和控制建筑风貌等政策原因,这些处理没能实现。

  • 退而求其次,设计只能对原建筑进行加固,对外立面进行调整。在大堂入口处设置大面积实墙,保留神秘感;进入大堂后,豁然开朗,大面积的落地玻璃使洱海风光尽收眼底。前台与咖啡吧台分别置于两侧,避免流线交叠。吊顶采用木格栅,微妙的角度变化在大堂上空形成了一条优雅的弧线,格栅之间隐约可见建筑的原始结构。

▽从水吧台看向大门©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10.jpg
▽大堂地面及水吧台都沿用了室外地面及墙面材料©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11.jpg


  • 餐厅及庭院:光影流动与用餐的仪式感

  • 餐厅空间以当地石材和深色木饰面作为主要材料。对于原空间墙体的开洞形成了新的序列组合,形成空间的序列感。餐台处落地窗刻意压低高度,将庭院景色框入长卷中。洞口的收边用大理匠人的手工锤纹铜板勾勒,铜板在射灯的照射下,凹凸的造型上流动着紫红色的光。主墙的水纹灯饰及老木船形象将波光掠影的海面景观进行了重新的诠释。这些都回应了地域的文脉。设计尝试将自然肌理、匠人手工、现代科技三者相结合,寻求一种内心与视觉的双重享受。

▽餐厅空间©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12.jpg
  • 室外的庭院是餐厅空间的延续:餐台既出现在室内,也是外立面的一部分,它延伸到庭院里,成为有故事的背景墙。水从餐台流出,滋养着繁茂的蕨类植物,几经扭转,叠级而下,流入圆形的水池。几条弧线划分出客人从大堂至餐厅的步行路径,配以青石板路、红枫、碎石铺地和水池,所谓“内为美食,外如美酒”。

▽餐厅©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13.jpg


  • 楼梯间:情绪化的秘密隧道

  • 海景房的楼梯是半室外,最初的设计希望呈现一个更为现代、几何化的图景:不要瓦顶,每个休息平台增建不同角度的斜角,有的指向小巷,有的指向大堂屋顶的无边泳池。这样可以给本是枯燥的交通空间增加了一些视线上的变换,强化其与周边环境以及酒店内部环境的关联。但遗憾的是因为在保护区内,这种“大动作”没有被允许,最后的设计相对折中很多。


▽户外楼梯被塑造的具有雕塑感©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14.jpg
庭院房部分的楼梯将客人从公区引向相对私密的客房区。设计希望赋予它戏剧化的质感©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15.jpg
▽暗红色楼梯增加了戏剧性©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16.jpg
▽暗红色的楼梯从半圆形墙洞探出©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17.jpg


  • 客房:润物无声胜有声

客房采用暖色调©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18.jpg
▽海景套房客厅©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19.jpg
▽将原有承重墙开口©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20.jpg
▽米灰色的墙面©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21.jpg
▽大面积开窗引入洱海景观©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22.jpg
▽浴缸置于窗口可看到洱海©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23.jpg
原庭院房二层的走道位于西侧©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24.jpg
  • 家庭房:卫生间位于进门一侧,考虑到选择家庭房客人对私密性要求较高,将浴缸设置在卫生间内。原建筑的墙体自然而然地将两张床的区域分开,使其拥有各自的私密空间。

▽家庭房室内©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25.jpg
▽家庭房在空间拐角处设置另一处床保证私密性©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26.jpg
▽家庭房休息区©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27.jpg
  • 对于家具,建筑师希望它们具有一定的地域色彩。于是与业主一起奔走于大理周边的村落,收集很多如沉船木,陶罐等老物件,并重新设计、加工,赋予其新的功能。如家庭房靠窗一侧,就摆有沉船老木打造的茶台,向人们诉说着双廊小渔村时代的生活。建筑师坚信,这些老物件上的痕迹,带着岁月的厚重,终会疗愈人们在现代生活中疲惫的内心。


▽从村中收来的老木板以茶桌的形式重生©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28.jpg


  • 结语:一处心灵旅途中的海边驿站

  • 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逃离城市,到可以享受慢生活的别处去。在此处,建筑师也与业主早早达成共识,双方都坚信在那种钝涩、斑驳、褪色的事物中存在着人们内心真正向往的慢生活之美。大家都希望这所水边的度假酒店能为那些希望逃离城市喧嚣的人,提供一处寂寥钝朴的海边驿站。

▽建筑夜景© 金伟琦

vsszan1578573010024029.jpg
▽一层平面图 1st floor plan© 三文建筑

vsszan1578573010024030.jpg
▽二层平面图© 三文建筑

vsszan1578573010024031.jpg
▽三层平面图© 三文建筑

vsszan1578573010024032.jpg

vsszan1578573010024033.jpg vsszan1578573010024034.jpg vsszan1578573010024035.jpg
  • 项目名称:陶唐之丘度假酒店
  • 地点:大理白族自治州双廊镇大建旁村三组108号
  • 业主:云南芒澍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 主持建筑师:何崴、陈龙
  • 项目建筑师:孟祥婷
  • 团队成员:刘泳、朱艳明、王梓亦、王东升、计然(实习)
  • 运营团队:云南芒澍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 施工单位:大理宏烨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建筑面积:1200.0㎡
  • 设计时间:2021年9月-2021年12月
  • 建成时间:2022年10月
  • 摄影:金伟琦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翻车轱辘2023-4-8 17:23:33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aa12342023-8-7 11:53:49
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sand19662023-1-10 14:24:45
很不错的设计,不知道这个项目有没有报建?有报建的话,疏散与消防设计是怎么处理的?谢谢楼主
ᴢ.2023-1-31 11:22:43
可以  突然看到人员实习  这还注重一下 格局也就这样了
yangjuelv2022-11-30 18:08:57
真心佩服 改造的还是很有意思的   毕竟很多政策限制的情况下
mayya2022-11-30 15:30:25
很喜欢,优秀的设计,学习了谢谢
95qabc2022-11-30 16:18:35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谢20182022-11-30 16:32:44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阿茂_design2022-12-1 09:41:53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Hoho_Chan2022-12-1 10:37:57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syhgdesign2022-12-2 04:22:14
感谢辛苦分享 好方案
bn4e622022-12-2 10:57:30
感谢楼主的分享
_SZUMm2022-12-2 20:13:29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下一页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