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鸟瞰© 苏圣亮

vsszan158655140915121.jpg
▽由阿兰若云起堂看满山秋色© 苏圣亮

vsszan158655140915122.jpg
  • 金山岭上院并不是古寺,但目力所及之内的古长城却是旷古奇迹。上院的出现为这一片山谷建立了新的时间点。

  • 一个轻盈、轻触地面的禅堂,纤细轻薄的结构拉开了新建物与古长城之间的时间距离,也再次因为人类的建造活动定位了这一片山谷的时间性。上院本身也试图从上层入口庭院至下部开敞禅堂通过氛围以及空间的开合建立一种内部的时间性。新的建造既要与古长城进行时空对话,也要能契合这山谷的地形地貌和荒野气质。

▽云起堂及其周边山谷© 田方方

vsszan158655140915123.jpg
  • 最后选址的这段山谷,既有过煤矿开发,也有过梯田耕作。现场的杂草下还能看到村民自建梯田台地的挡土墙位置,已然变成一个地形景观的存在。新的上院建筑除了下部台地上的开敞的禅堂,上部建筑依山就势,将1.6米退级的台阶式景观地形转译为建筑的空间形式与尺度,它既是地形,也是建筑。

▽宛如地形的建筑© 田方方

vsszan158655140915124.jpg
▽由云起堂檐廊之下看台地建筑立面© 雷坛坛Jonathan Leijonhufvud
vsszan158655140915125.jpg
▽上院主入口© 田方方
vsszan158655140915126.jpg
  • 入口庭院则围绕一个空院石庭布置,一侧是安置佛像的佛堂。空院以向内垂坠的薄钢板与附着在混凝土围合墙上的细钢柱传递了传统廊院的空间氛围,空院向上的开口刻画出了一个朝向天空的框景,从院内望去有远山、烽火台,有断崖峭壁和天际缓缓游弋的云彩,而朝向西侧山谷的水平开口则正好框出古长城和一尊自然石像。佛堂名为“遍知堂”,取以周遍了知之智慧来断除烦恼之意。佛堂内有自然山石裸露于空间中。

▽远处的山崖与无尽意石庭© 雷坛坛Jonathan Leijonhufvud

vsszan158655140915127.jpg
▽山崖成为石庭的一部分© 田方方

vsszan158655140915128.jpg
▽无尽意石庭周围的回廊© 雷坛坛Jonathan Leijonhufvud

vsszan158655140915129.jpg
▽回廊与石庭© 田方方

vsszan1586551409151210.jpg
▽细部© 雷坛坛Jonathan Leijonhufvud

vsszan1586551409151211.jpg vsszan1586551409151212.jpg
▽回廊一侧的遍知堂© 雷坛坛Jonathan Leijonhufvud

vsszan1586551409151213.jpg
  • 上院内的大小几个内庭园由枡野俊明创作,他既是景观设计师也是一名僧人。入口石庭由五块形态各异的自然山石构成,寓意佛教文化中的“色、受、想、行、识”五蕴,五蕴和合而生万物。石庭地面为浅色凿毛细石混凝土,傍晚时分,石庭光线犹亮,如月色大海,五块石头的山峰分立三组或立或卧,有大海无边无尽之意,此庭取名“无尽意”。

▽阅览室与书画室© 田方方

vsszan1586551409151214.jpg vsszan1586551409151215.jpg
▽台地建筑室内细部© 雷坛坛Jonathan Leijonhufvud

vsszan1586551409151216.jpg
▽冥想室© 雷坛坛Jonathan Leijonhufvud

vsszan1586551409151217.jpg
  • 山下的钢结构和碳纤维屋顶的禅堂是对中国汉字“舍”在象形意义上的重构。“舍”字由“亼+屮+囗”三部分组成,“亼”是屋顶,“屮”是梁柱,“囗”是基座,内外两圈纤细的钢柱支撑着曲面的屋顶,方形基座的高低变化在尺度上适应着山地的地形,外圈的钢柱随之产生了长短的变化。人在通透的禅堂中,山坳的侧壁成为真正的围合物,只有面向山谷的方向足够开放。不远处明代的长城是一颗时间的化石,所有的安排都是为了这一刻的安静。

▽建筑与山崖© 田方方

vsszan1586551409151218.jpg
▽阿兰若云起堂侧廊© 田方方

vsszan1586551409151219.jpg
▽云起堂檐廊© 田方方

vsszan1586551409151220.jpg
▽阿兰若云起堂© 田方方

vsszan1586551409151221.jpg
▽阿兰若云起堂内的佛像© 雷坛坛Jonathan Leijonhufvud

vsszan1586551409151222.jpg
  • 禅堂及其周边的幽深空间取名“阿兰若”正是阿那亚(Aranya)的本意“人间寂静处,找回本我之地”的空间写照。禅堂前一方水池倒映山色天空,令一切更为静谧。每当夕阳西下或云雾升腾,坐看云起,心灵得以安顿。

▽俯瞰书写室© 雷坛坛Jonathan Leijonhufvud

vsszan1586551409151223.jpg
▽书写室庭院© 雷坛坛Jonathan Leijonhufvud

vsszan1586551409151224.jpg
  • 于是,石庭(无尽意)、佛堂(遍知堂)、冥想室、阅览室、书写室、禅堂(阿兰若),由上至下一连串的空间形成序列,附着于地形,内外开合,节奏井然。禅堂下苑山谷遍种果树百草,有曲折石径通往古长城。待下苑钟亭水井与原有煤矿遗迹景观整理完毕,金山岭上院乃成。

▽顶视图© 田方方

vsszan1586551409151225.jpg
▽细部© 雷坛坛Jonathan Leijonhufvud

vsszan1586551409151226.jpg vsszan1586551409151227.jpg
▽模型©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vsszan1586551409151228.jpg
▽轴测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vsszan1586551409151229.jpg
▽总平面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vsszan1586551409151230.jpg
▽拼叠平面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vsszan1586551409151231.jpg
▽立面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vsszan1586551409151232.jpg vsszan1586551409151233.jpg
▽剖面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vsszan1586551409151234.jpg
  • 项目名称:金山岭上院(Upper Cloister in Aranya, Golden Mountain)
  • 项目地点:承德市滦平县涝洼乡三道沟村五道梁
  • 建筑师: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Atelier Deshaus)
  • 设计团队:柳亦春、沈雯、陈晓艺、王龙海、龚娱、张晓琪、王轶、孙慧中、吉宏亮、张准(结构)、张冲冲(结构)
  • 结构设计顾问: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
  • 结构机电设计:北京炎黄联合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景观设计:枡野俊明+日本造园设计(庭园),广州土人景观(周边)
  • 佛造像:蒋家班
  • 照明顾问:中辰远瞻(北京)照明设计有限公司,上海驭韶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 设计时间:2016.11-2018.03
  • 建造时间:2018.03-2022.09
  • 建筑面积:约615平方米
  • 委托机构:承德阿那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土建施工:佳木斯三江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德宏盛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 室内装修:北京万丹绘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园林施工:常州创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智能建造:上海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禅堂)
  • 钢结构:上海德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艺术漆:上海誉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碳纤维:山东华业风能设备有限公司
  • 门窗玻璃:上海日朗门窗有限公司,上海蓝实特种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石材:曲阳县艺博源雕塑有限公司

vsszan1586551409151235.jpg vsszan1586551409151236.jpg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95qabc2022-12-15 17:06:41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阿茂_design2022-12-30 09:52:09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