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arliexu 于 2011-4-7 17:36 编辑

貝聿銘-MIHO美術館
貝聿銘的桃花源 - MIHO美術館_1.png
貝聿銘的桃花源 - MIHO美術館_2.png
貝聿銘的桃花源 - MIHO美術館_3.png
貝聿銘的桃花源 - MIHO美術館_4.png
貝聿銘的桃花源 - MIHO美術館_5.png
貝聿銘的桃花源 - MIHO美術館_6.png
貝聿銘的桃花源 - MIHO美術館_7.png
貝聿銘的桃花源 - MIHO美術館_8.png
貝聿銘的桃花源 - MIHO美術館_9.png
貝聿銘的桃花源 - MIHO美術館_10.png
貝聿銘的桃花源 - MIHO美術館_11.png
貝聿銘的桃花源 - MIHO美術館_12.png
貝聿銘的桃花源 - MIHO美術館_13.png
貝聿銘的桃花源 - MIHO美術館_14.png
貝聿銘的桃花源 - MIHO美術館_15.png

评分

参与人数 1赞币 +15 收起 理由
net.2004 + 1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4194599862011-9-28 10:17:10
有些场景和桃花源这一主题挺吻合的,让人想起桃花源记了  
lion2011-9-28 11:38:05
入口设计和主题一致,而且觉得广场很有神秘感。
AAAAA2011-10-12 14:47:41

美秀博物馆-贝聿铭

本帖最后由 net.2004 于 2011-10-13 13:16 编辑

1789899376905070528.jpg

清寂、寡欢、纯粹、涩甘的精彩,我看这是日本审美的高境界,有三个原则是他们追寻了两千年的:侘(Wabi)、寂(sabi)虽然是两个分开的字,但是经常是连在一起用的。侘和寂都是指得不完整之美,日本设计审美中的不完整美贯穿所有的艺术、建筑。残缺之美,可以是不完善、不圆满、不恒久……不过这两个词也可以延伸指朴素、寂静、谦逊、自然……因此,有些日本设计师说可以用“禅寂”来代替。第三个日本审美的核心,是iki,“粹”,日文汉字写成“粋”,这个字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纯粹之美;最后一个是“涩”,日文汉字写成“渋”,苦涩之中的美,含义也很复杂。这四个是日本设计的精神境界高度,朴实、寂静、不完美、纯粹、涩中品位,苦尽甘来的美。这套审美思想,西方人很难理解,几年前看Graham Mayeda写的《时间、空间和和辻哲郎、九鬼 周造和马丁.海德格尔的审美哲学》(Time, space and ethics in the philosophy of Watsuji Tetsurō, Kuki Shūzō, and Martin Heidegger ,New York: Routledge, 2006,ISBN 0415976731)谈这几个问题,谈得深奥得很,一般人不容易读懂。

如果要知道日本这种与众不同的审美思想,去日本走走,看看日本的设计,就很容易体会到的。他们的陶瓷中有好多都是随意性强烈的非完美形式作品,质朴而苦涩;他们的平面设计中也时常可以看到这种清寂、纯粹、苦涩的表现。

最近去日本,在京都东南方向的山里去看看贝聿铭的作品美秀博物馆( Miho Museum),也有很能够体现日本审美的元素,那个地方在京都附近的滋贺县甲贺市信乐町,山谷叫做“桃谷”,是一个宗教社团投资建造的,社团叫做神慈秀明会,创建人叫做小山美秀子,她主张人们看到美好的事物,时时刻刻体验美,因此收藏了很多文物古董,想做一个博物馆,把这些秀明家族的藏品,包括日本、中国、南亚、中亚、西亚、埃及、希腊、罗马等古文明的艺术品,约逾2千件,而博物馆本身也应该是美轮美奂的。因此请了贝聿铭来做设计。作为一个美国建筑家,贝聿铭通过东方背景来演绎现代建筑。长期保护自然生态、保护植被,日本对于在自然环境中兴建任何建筑都控制非常严格,即便批准做博物馆,也要求把大部分建筑覆土还原,不破坏自然景观,对于长期设计高楼大厦的贝聿铭来说,这肯定是一个挑战。结构的现代、建筑本身也要体现日本传统的审美原则,他反复来现场,精心选址,精心设计,那是贝聿铭炉火纯青的时期,他一生在建筑中经验,不断积累,融合了他对于日本、东方传统设计理念的理解,把现代和日本的纯粹、静寂、苦涩表现得很通透,在美秀博物馆中凸显出来,博物馆是在1997年11月完成,一件建筑精品展现在大家面前,获得建筑界高度的评价,美国《时代周刊》选其为那一年十大建筑。

其实,在贝聿铭设计美秀博物馆之前,他已经为秀明会在附近山里设计了一个钟塔,形状是三弦琴的拨子(日本人叫做bachi)的形式,底部是正方形,上端是扁长的扇形,方形到扇形直接渐渐过渡,60多英尺高,屹立的山林之中,很简单,也很纯净。我站在美秀博物馆大厅面对群山的平台上,远远看见那个白色的“拨子”,听见钟声响起,在山谷中漂浮而过,悠扬渺远,那种感觉是很神奇的。

1553460396467239387.jpg 1943021764235484267.jpg 1553460396467239424.jpg

美秀博物馆深藏在京都琵琶湖东南的群山之中,贝聿铭是用“桃花源记”做概念,作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同时保持低调、质朴感,因此设计了与众不同的入馆流线,是要穿越一个山洞、过一座反悬索桥,逐步递进,层层剥茧。他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发现日本人也非常熟悉陶渊明的这个桃花源故事,因此一拍即合。从博物馆接待处建筑到博物馆去,是用电瓶车送的,隧道内部是用金属包裹壁面,金属的反光性能,能够把洞口的樱花色彩反射到整个隧道里面,春天的时候,隧道里是一片泛粉红色的朦胧,夏天是一片暗绿的青翠,秋天则是枫叶的深红,到冬天大雪纷飞的时候,隧道里就是白色的了。

博物馆三分之二的建筑在山体之内,主体建筑看起来仅仅是一个很朴实、简单的、有少许日本传统陡坡屋顶提示的金属构架中庭结构,走进大厅,面对就是浩瀚的山林,两翼两层展馆,其实都埋在山体里面,出来入口大厅这个结构之外,在外面是看不到建筑的,整个博物馆和山融为一体,在博物馆内,见到的是延绵不断的森林群山,完全融入大自然中。这博物馆并没有汽车班车,也没有轨道交通,要去只能自己找车去,辛辛苦苦,爬山涉水,穿越隧道、步行过山谷中的倒悬索桥,才见到山林中那小小的、低调的、清寂的、谦虚的、纯粹的、苦涩中透出精神上的甘甜的美秀博物馆建筑轮廓,走入大堂,看见的不是艺术品,而是一个面对群山的中庭,三棵松树被延绵不断的山峦承托着,在博物馆中看去,就是一张宏大无比的山水屏风。与其说我们去看博物馆的藏品,还不如说我们是在品位涩之甘饴。

虽然设计师都希望自己能够在设计界有一个公认地位,但是这并不容易做到,不知道有多少建筑师、设计师,做了一辈子设计,项目不少,但是在建筑界依然无人首肯,清清戚戚一生倒无可遗憾,但是被视为匠人,劳作一世,没有认可的作品,则是很让人伤心的。我们自然对那些一炮惊人的成功者很欣赏,好像理查德.罗杰斯和伦佐.皮安诺才30多岁就设计了巴黎的蓬皮杜中心,但是大部分,或者绝大部分的设计家,都还是要经历过一段很漫长的摸索、体验、磨合,最后才修成正果的。设计美秀博物馆的贝聿铭也如此。

贝聿铭在建筑界的地位被确认比较晚,他在纽约泽根道夫房地产开发公司做了14年建筑师,一直在设计低收入住宅和公寓,到肯尼迪去世后,他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中标,开始初露头角,但是那个博物馆选址周折多,找了13年地,到建成的时候,肯尼迪热早已过去了。贝聿铭也在这十几年里一直在寻找突破点,直到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艺术馆东厅项目,才真正确立了他的地位。那时候他都五十多岁了。作为一个在美国成长起来的东方人,贝聿铭心里总有东方情节,但是机会姗姗迟到,到美秀博物馆才给他一个完全发挥的充分计划,一个人在巅峰状态设计的作品,那种成熟感、游刃有余的设计,对东西方了如指掌的把握,是相当惊人的。我很少看博物馆会看得如此走火入魔,在那山间的半覆土掩盖的博物馆长廊中尽然久久不愿离开。山上的枫叶红了,松林涛声、云起云落,静寂、纯粹、甘涩同时涌来,贝聿铭给我们的又何止是一个博物馆呢! 2010年12月11日,于京

评分

参与人数 1赞币 +15 收起 理由
net.2004 + 15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sand19662011-10-22 19:29:33
樓主!就四張照片??不能多發一點嗎?
sand19662011-10-24 16:30:08
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個入口的設計很有趣呀!!

评分

参与人数 1赞币 -20 收起 理由
net.2004 -20 真不愧是回帖王啊,两个帖子回帖内容都一样.

查看全部评分

pengkyung2011-10-27 09:35:37
桃花源有趣的设计
初夏882011-10-30 21:32:09
{:2:}{:2:}
killer2011-11-17 21:32:53

日本MIHO博物馆

[/font][/font] 2a4398c8-171d-46dc-96ac-78944eb09d11.jpg 7e2db496-944f-4b4d-ab2d-8f873ef56ee4.jpg 9c3c86d6-3c32-492c-a523-d274efdd15af.jpg 28aa6652-1aa8-4450-a23f-e9c630b95eb0.jpg 64f62999-7532-4afa-b6a3-b2fcde7c8b07.jpg 99bf0c23-71f0-4f0d-aab0-5ce9e8886669.jpg 652cdb98-bbdc-4046-be79-44199aaa728b.jpg 846f1ccd-174f-4fd9-82a4-c7783f37cd9f.jpg 2884cc75-c32e-4aa0-9b66-9c397ae58ab8.jpg 6034bcf5-2e7a-4900-b3b3-fda6343cb922.jpg 6393bde1-03eb-4c2d-b54d-5dfbe5cf57a1.jpg 62063c1f-07bd-4e15-a677-3c9d11acaf90.jpg 3738279b-bf54-4167-8b47-a7bdfd7843f4.jpg 42543071-c6c8-4c9d-b2d8-51831ec55833.jpg 1162997076.jpg 1162997247.jpg 1162997542.jpg 1163036574.jpg 1163037062.jpg 1163037908.jpg 1163038169.jpg 1163042660.jpg 1163049720.jpg 1163049999.jpg 1163050894.jpg 1163058874.jpg 1163066509.jpg 1163126407.jpg 1163135793.jpg 1163143230.jpg 1163145033.jpg 1163148202.jpg 1163173287.jpg 1163214473.jpg 1163214765.jpg 1163230600.jpg 1163300151.jpg 1163381587.jpg 1163384721.jpg 1163408320.jpg 1163408618.jpg 1163420487.jpg 1163420783.jpg 1163421002.jpg 1163422444.jpg 1163423836.jpg 1163470893.jpg 1163472463.jpg 1163474229.jpg 1163474609.jpg 1163474986.jpg 1163495450.jpg 1163495774.jpg 1163561815.jpg 1163567453.jpg 1163567804.jpg 1163579686.jpg 1163580138.jpg 1163582660.jpg 1163583096.jpg c8aea229-a88f-4ab2-ae5d-c2057a1b379c.jpg c3977f15-141f-42fd-92b2-a3fbbaa9ac90.jpg d8921155-136e-4711-a44e-f6cb30672beb.jpg ea904153-b844-4980-baf2-274dea15aaed.jpg
sand19662011-11-18 12:57:20
樓主,你發的圖片能不帶水印嗎?
下一页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