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技馆新馆位于武汉市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域,这里汇聚九峰山森林公园、东湖高新区光谷政务服务中心,是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标志性的城市公共空间。场馆集展览与互动、参观与体验、学习与娱乐、科学与艺术于一体,是目前华中地区最大的科技展示基地。
▽场地环境©赵奕龙

vsszan173867251002011.jpg
▽鸟瞰©赵奕龙

vsszan173867251002012.jpg vsszan173867251002013.jpg
▽建筑夜间外观©赵奕龙

vsszan173867251002014.jpg
基于城市空间与基地层面两个维度的思考,方案顺应场地高差,将建筑体量集中设置,西面悬挑,将山体景观引入城市内部,并通过入口广场、悬挑架空等积极的外部空间语言,全方位展示建筑与城市主要空间节点相互渗透、对话的积极姿态,为高密度的城市空间与大规模的自然景观形成了视觉链接。“悬浮”于“自然地形”上的展览空间、成为了这个城市性、展览性建筑物的本体,既具科技美感又蕴含人文气息。
▽建筑日景©赵奕龙

vsszan173867251002015.jpg vsszan173867251002016.jpg
▽悬挑© 包若一

vsszan173867251002017.jpg
▽悬挑将山体景观引入城市内部© 包若一

vsszan173867251002018.jpg
▽户外花园© 赵奕龙

vsszan173867251002019.jpg
面对复杂的场地环境,建筑以不变应万变: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天圆地方”这一概念发散开来,选择用简洁几何形体应对复杂的场地条件。具体到科技馆本身内涵,天圆地方和螺旋元素还隐喻着生命和宇宙观的不断生长。植根于湖北地域文化,方案创作提取了以湖北人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作为设计概念,使其贯穿于空间形态塑造之中,产生不同于常规科技馆展览空间与公共空间串联构成的新秩序。
▽水岸视角©赵奕龙

vsszan1738672510020110.jpg
▽建筑形体融入“天圆地方”概念©赵奕龙

vsszan1738672510020111.jpg vsszan1738672510020112.jpg
▽夜景©赵奕龙

vsszan1738672510020113.jpg
科技馆内以面积5400.0㎡、四层通高的圆形生态中庭为空间与功能组织的核心,而公共空间的焦点则是一个从屋顶倾斜而下的“漏斗”装置,象征着穿越时空的“虫洞”,并内含一处“碗”型全景式沉浸影院。环绕共享中庭,设计在首层、二层、三层设置了14个主题展厅。整体参观流线以生态中庭作为纽带,缓缓展开,由此保证了科技馆各功能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结构与空间一体化分析©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vsszan1738672510020114.jpg
▽BIM应用示例©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vsszan1738672510020115.jpg
▽中央大厅俯瞰©赵奕龙

vsszan1738672510020116.jpg
▽从屋顶倾斜而下的“漏斗”装置©赵奕龙

vsszan1738672510020117.jpg vsszan1738672510020118.jpg vsszan1738672510020119.jpg
▽漏斗装置顶部视角©赵奕龙

vsszan1738672510020120.jpg
相较于方案创作的感性与浪漫,深化设计的过程则充满着思考与理性。方案打破常规大跨建筑结构形式,将结构与空间同时考虑,一体化的设计与构建方式让空间形成结构,结构塑造空间,形成悬挑、中央大厅、展厅等室内外大空间呈现皆为无柱空间的景象。
▽大厅空间©赵奕龙

vsszan1738672510020121.jpg
▽沉浸式影厅©赵奕龙

vsszan1738672510020122.jpg vsszan1738672510020123.jpg vsszan1738672510020124.jpg
设计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多专业深化设计,解决了外表皮曲面精确化参数控制、沉浸式影院全专业配合、展厅大跨度无柱空间设计、复杂析架空间利用等设计难点,并通过日照、风坏境、能耗、光坏境、声环境等分析对建筑进行优化,获得了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
▽建筑夜景©赵奕龙

vsszan1738672510020125.jpg
▽夜间鸟瞰©赵奕龙

vsszan1738672510020126.jpg vsszan1738672510020127.jpg
▽总平面©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vsszan1738672510020128.jpg
▽一层平面图©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vsszan1738672510020129.jpg
▽二层平面图©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vsszan1738672510020130.jpg
▽三层平面图©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vsszan1738672510020131.jpg
▽四层平面图©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vsszan1738672510020132.jpg
▽屋顶平面图©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vsszan1738672510020133.jpg
▽西立面和北立面图©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vsszan1738672510020134.jpg
▽南立面和剖面图1-1©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vsszan1738672510020135.jpg
▽东立面和剖面图2-2©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vsszan1738672510020136.jpg
vsszan1738672510020137.jpg vsszan1738672510020138.jpg vsszan1738672510020139.jpg vsszan1738672510020140.jpg vsszan1738672510020141.jpg vsszan1738672510020142.jpg vsszan1738672510020143.jpg vsszan1738672510020144.jpg vsszan1738672510020145.jpg vsszan1738672510020146.jpg vsszan1738672510020147.jpg vsszan1738672510020148.jpg vsszan1738672510020149.jpg vsszan1738672510020150.jpg vsszan1738672510020151.jpg vsszan1738672510020152.jpg vsszan1738672510020153.jpg vsszan1738672510020154.jpg vsszan1738672510020155.jpg
  • 项目名称:湖北省科技馆新馆
  • 建筑事务所/公司/机构/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事务所/公司/机构/单位网站:https://www.csadi.com.cn/
  • 项目完成年份:2021年
  • 建筑面积:70300.0㎡
  • 项目地址: 武汉市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大道与光谷五路交汇处
  • 主创建筑师: 邱文航
  • 主创建筑师邮箱: 38502425@qq.com
  • 设计团队:邱文航、汤鹏、包若一、姚大江、曾真、陶兰洁、姜卫、张飞、杨振贤
  • 委托方:湖北省科学技术馆
  • 结构设计:李霆、许敏、熊森、刘明、陈元坤、宋峰、易永锋
  • 设备专业:熊江、张银安、骆芳、陈勇、李树庭、王俊杰、马有才、曹涛、蔡虎、熊建辉
  • 景观专业:庄苇、刘菁、肖徐锋、孙美婷、汪沛、段钟媚
  • 幕墙专业:王书华、张婧、杨佳坤、杨旭辰、宋芸
  • 室内装饰:陈欣、李涛、马诚诚、尹太来、熊梦腾
  • 泛光照明:荣新春、邓世超、潘建、汪特
  • 绿色建筑:程娜、余雪薇、吴银光、杨雷、吴国骏、唐旭
  • 施工方: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摄影师: 赵奕龙
  • 摄影师网站:www.arch-inbetween.com
  • 摄影师邮箱:archinbetween@126.com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3-6-26 04:11:12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好方案
程小伟2023-8-20 13:28:28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好方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