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88600101743151.jpg

缘起
在环境治理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中国众多城市中心的燃煤工厂都无法避免走向衰落的宿命。兴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北京南小营供热厂,十年前就被关停,曾经火热的区域能量中心沦为与周围住区格格不入的荒凉之地。厂区一片破败,记忆已经模糊。如今它面临一次新的机遇,将被改造成为一个融合办公、商业、文化、运动的开放城市街区--越界锦荟园。原地建筑希望借助这次外部的介入,揭示场地被掩盖的内在特质,让废弃供热厂重拾个性、尊严与力量;在注入未来新活力的同时,构建回向流逝时光的凝视、连接与穿越,让过去与未来叠合相生,熄灭之火重新引燃。

vsszan88600101743152.jpg

vsszan88600101743153.jpg

开凿瞳孔
厂区锅炉房、煤库、引风机间等主要建筑原用于容纳设备和燃料,空间高大、封闭、幽暗,如同沉睡中的无眼巨兽。基于原有砌体外墙的构造特性,400多个圆孔被精心开凿出来,以实现最大通透性和最小砌体安全扰动的平衡。阳光、空气涌入建筑内部,驱散黑暗、留下独特光影。瞳孔般的洞口重塑了每一处窗外风景的形状,引导室内面向外部雄浑工业遗迹的时光凝视与对话。圆孔序列与原有的少量方窗相区别,赋予园区新的烙印。原地建筑采用不同规格的大圆窗、小光孔和圆风口对应不同的功能,还定制了特殊的洞口构造和开启方式,保证通风排烟的通畅与充足。

vsszan88600101743154.jpg

vsszan88600101743155.jpg

释放图腾
相较于将历史精细美化的改造方式,原地建筑更敬畏工业遗迹自身粗犷的灵魂特质。朝向园区主入口的方向上,锅炉房正背两侧的外墙被切开,阳光洗过悬空的巨大煤斗洒落中庭,视线贯通前后。遮挡在建筑背后的4组共12座石砌除尘塔被从垃圾堆中一一清理出来、暴露于正对切口的庭院中心。静谧石塔阵列以极具识别性的粗野姿态矗立在空旷碎石之上,宛如神秘而震慑心魄的工业图腾。锅炉房室内杂乱隔墙中的锅炉基座被去除涂层、加固清理,一排排斑驳粗粝的混凝土柱列裸陈于首层清空的大厅。塔林、柱列、煤斗、后花园的高耸烟囱隔空对峙呼应,用各自的沧桑记忆在园区主轴上打下一连串深沉的时间锚点,将久已遗忘的工业力量唤醒释放。

vsszan88600101743156.jpg

vsszan88600101743157.jpg

连接穿越    
厂区原有两条倾斜的混凝土运煤传输道,原地建筑把它们作为展示空间保留,并提取为一种厂区特有的空间构型,在更新中加以强调、发展、演变。如同分离漂浮的碎片,多达15段不同时代性格的空间栈道被嵌入建筑内外。它们牵引时隐时现的游走路径,往返穿越于现代场景与废旧遗迹之间,编织重叠的时光感悟。

vsszan88600101743158.jpg

vsszan88600101743159.jpg

整段重型耐候槽钢为结构的钢桥从塔林缝隙中穿过,与厚重石塔进行着力量与时间的抗衡;光滑而脆弱的玻璃栈道贯通高空煤斗内部,映射出岁月的反差;金属网阶梯小径沿墙攀爬,在外墙留下纤细光影......这些新植入的插件与旧有结构形成对话,创造近距离抚触各处工业遗迹的契机,在室内中庭、空中露台、地面花园、烟囱登高梯、运动中心之间建立起广泛连接与持续流动。

vsszan886001017431510.jpg

vsszan886001017431511.jpg

以从外部插入室内的运煤栈道为源头,建筑师拓展出嵌凿于煤库现代办公空间中的阳光峡谷。人们自由地漫步在四向蔓延的宽窄登山栈道系统中,仰望悬跨峡谷上空的钢构阶梯廊桥起伏交错,感受活跃的色彩、光线在峡谷中回响。各种随机的文化活动将在这片立体交织的舞台上展开,独立个体也会从这里找到放松探索的乐趣。

vsszan886001017431512.jpg

vsszan886001017431513.jpg

重燃
越界锦荟园采取有机更新、循序渐进的策略应对后疫情时代,空间改造分期实施、业态运营逐步养育磨合,尚需伴随时间慢慢成熟。园内地面景观以大面积碎石和混凝土块料步道作为工业遗迹的衬托,围绕它们形成尺度丰富的室外活动场所。建筑群则被覆以特制的暗红色粗纹质感涂层,随光线变化有时深沉、有时热烈,与夜晚点亮塔林的红光一起,调和出园区整体的温暖调性。这既是对过往燃煤时代火焰的隐喻,也蕴含了当下人们对希望之火重燃、对未来经济复苏的憧憬与热盼。

vsszan886001017431514.jpg


vsszan886001017431515.jpg
vsszan886001017431516.jpg
vsszan886001017431517.jpg
vsszan886001017431518.jpg
vsszan886001017431519.jpg
vsszan886001017431520.jpg
vsszan886001017431521.jpg
vsszan886001017431522.jpg
vsszan886001017431523.jpg
vsszan886001017431524.jpg
vsszan886001017431525.jpg
vsszan886001017431526.jpg
vsszan886001017431527.jpg
vsszan886001017431528.jpg
vsszan886001017431529.jpg
vsszan886001017431530.jpg
vsszan886001017431531.jpg
vsszan886001017431532.jpg
vsszan886001017431533.jpg
vsszan886001017431534.jpg
vsszan886001017431535.jpg
vsszan886001017431536.jpg
vsszan886001017431537.jpg
vsszan886001017431538.jpg
vsszan886001017431539.jpg
vsszan886001017431540.jpg
vsszan886001017431541.jpg
vsszan886001017431542.jpg
vsszan886001017431543.jpg
vsszan886001017431544.jpg
vsszan886001017431545.jpg
vsszan886001017431546.jpg
vsszan886001017431547.jpg
  • 建筑师: 原地建筑
  • 面积: 33000.0m²
  • 项目年份: 2023
  • 摄影师:夏至
  • 主创建筑师: 李冀
  • 项目建筑师: 王文迪、叶强
  • 设计团队: 李冀、王文迪、叶强、张浩、陈思聪、王静、肖迪
  • 委托方: 锦和同昌(北京)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 重点照明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昕工作室
  • 工程设计配合: 中筑天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景观设计配合: 阿拓拉斯(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施工方: 中城建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项目城市: 北京
  • 项目国家: 中国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原地建筑
    • 图片©原地建筑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3-7-11 20:55:43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好方案
    HZ小青年2023-7-12 09:04:31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大白鲨爷爷2023-7-12 15:14:21
    具体在什么位置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