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天艺术中心玄馆原为751园区内的工业厂房及其附属办公建筑,建成后成为山中天艺术中心的主力展馆。一期作为主展厅率先落成,主体内部东西两侧是混凝土柱,撑起40mm厚的混凝土折板屋顶,下面为近500m2的无柱空间。
▽视频© 夏至
设计思路很简单:将原有无柱大空间做成主展厅,夹层下方为小展厅,上方为公共教育及办公室。主入口保持原位,以北为艺术品商店。四个功能分区都要独立封闭,以保证主入口到内院的路径畅通。
▽体块生成分析图© 郭元清
▽“巨石”中倒斗形采光井和隐在阴影中的形体© 夏至
利用空隙和零余部分置入一个混凝土的“巨石”,像空心的多孔结构,容纳门厅、照壁、楼梯间、洞口、前台、储物柜,连接并分隔四个象限,使各自独立又连通。并利用保留墙体形成纵横交错的洞口和两个不同标高的“通廊展厅”和“夹缝展厅”,其下容纳空调设备和库房,实现功能与形式的统一,并形成东西向和南北向的空间层次与观览节奏。
▽体块爆炸图© 郭元清
▽商店空间中的平行墙片和通往“甲板”的洞口 © 夏至
“狭缝画廊”作为空间制高点,通过原结构间脱开的600mm狭缝和一组三角形侧高窗采光,向西俯瞰大展厅,并在北端形成另一个多孔空间,成为序列的收束。邀请艺术家张小川设计发光艺术装置“腔体与演生”,从入口斜墙的孔洞中连通前台和楼梯间两个区域,强化了虚实结合的形态特征。
▽左:从甲板观看掺望台© 夏至
▽左:通往夹层的楼梯;右:从夹层近距离观看打磨处理的屋顶混凝土面层© 夏至
▽左:序列墙壁使用的粗糙弹涂面层;右:经发黑处理后的楼梯© 夏至
整座建筑的形体和表面处理追求“含蓄的丰富性”,以期达到“朴实无华,生动多姿”的效果。以中国传统园林以实造虚以及虚实转换方法为参照,用虚空切挖实体,以实体创造虚空,用标高变化整合空间功能,合理调配疏密关系,并统一在可观看的界面中。
▽大展厅钢南侧一组钢结构旋转门© 金秋野
通过朴素的造型与多元材料选择© 夏至
- 项目名称:山中天艺术中心·玄馆(一期)
-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751艺术区北1门
- 设计时间:2021.7-2021.10
- 施工时间:2022.4-2022.11
- 委托方:山中天艺术中心
- 设计单位:金秋野建筑工作室(同名微信公众号)
- 邮箱:jinqiuye@vip.163.com
- 公司所在地: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
- 主创建筑师:金秋野
- 设计团队:高蕾蕾、刘力源、常涛、石俊杰
- 现场建筑师:常涛、辛亦诚、张屹峰
- 施工图:北京世纪图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施工团队:北京中和建工建设有限公司
- 基地面积:1240.0㎡
- 建筑面积:1240.0㎡
- 使用面积:11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