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89569291615301.jpg vsszan89569291615302.jpg
东坡先生之诗,将松与水并置,对比水的自由与松柏的坚定。阴阳相生,刚柔并济,中国文化总是在对立中寻找平衡和统一。而松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早已经超越植物学本身,它所赋予的意向所指,气意高远。古人多借松言情明志:“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表达古人坚毅之气。
vsszan89569291615303.jpg vsszan89569291615304.jpg
营造云过山丘茶园艺术区“松衣剧场”时,恰逢暖春。我最喜欢拿着马扎,坐在松树底下和工人师傅聊天。一日坐的位置正巧对着几棵松树,细数共八棵,姿巧势好。何不依托这八棵松树,做个有趣的物件呢?袁枚以六松做亭,我若八松为椅,岂不惬意?索性以美人靠的形态设计座椅。我迅速在场地中勾勒草图构思,一团曲线盘在几棵松树之间。
vsszan89569291615305.jpg vsszan89569291615306.jpg
美人靠

美人靠是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中一类独立家具,或连接阁楼与庭院交叠的灰空间,或与户外长廊结合,或独立与亭子。最美莫过溪边亭的美人靠,佳人斜倚,流水潺潺。
vsszan89569291615307.jpg vsszan89569291615308.jpg
营造中的力与美

想要刚柔并济,钢筋成为实现这种弯曲流动结构的最佳材料,我决定用创作雕塑的方法来完成。松树间的相互关系复杂,没做具体测绘工作无法用标准的设计图纸来实现精确的图纸设计。我和两位工人师傅一起,依靠现场的直觉,在八棵松树之间用钢筋盘出三根曲线,松树立刻成为一个整体。最上的线条界定了美人靠的靠背,下面两根界定坐凳部分的前后两端。轮廓定点放线完成,继而竖向架立筋支撑。曲线钢筋插入地面和前三条线相交,双向曲线的相交在反复试错中得到顺滑相接。钢筋有韧性,曲率越小的弯曲度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实现顺滑的过渡。所以,在一些转折节点上,体现出力与美。
vsszan89569291615309.jpg
凝固的流动

骨架结构完成之后的坐靠面层施工,采用钢筋同向平行顺置。有机曲线环绕松树,穿松走林,形态自由,俨然一条流动的银河。应对了苏轼诗中的那句话,“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水的灵动在这个作品中凝固。苏轼是一位让人喜爱的文豪,苏轼的一生,波折起伏,但他就像流水一样,从来都能够在逆境中舞出精彩的人生,松树间的钢筋铸成的流水,就像苏轼的精神一样,作为向苏轼的致敬,美人靠命名为“苏子美人靠”。
vsszan895692916153010.jpg vsszan895692916153011.jpg
工匠精神

在数次设计即施工的经验中,我也逐渐沉淀出乡建项目的流程和要义:确定大原则,保留可能性;低价策略,深度交流;鼓励能动性和创造性。当地匠人是工艺和材料的落地人,在力的转换方面他们有因人而异的发言权。因为要上手做,多大力道形成怎样的效果是在工匠手中完成。设计师需要和他们深度交流,目标一致会使营造工作变得流畅。工匠的经验也会在一些难点上给出及时反馈和局部变更,这些变更有时候会有问题,建筑师要进行修正。但很多时候,又会有着出其不意的效果产生,创造性的精细就在这些留有余地的可能性中出现。
vsszan895692916153012.jpg vsszan895692916153013.jpg
艺术、自然与人

美人靠既是自然中的户外坐具,更是自然中作为审美对象的物。在八棵松树的荫蔽下,为大家提供一个可供十几人同坐的空间,而作为座椅本身,美人靠流畅灵动的线条又成为自然中的观赏对象,恰似倚立松林中优雅的当代艺术品,借松林的坚定绿意勾勒一笔流动的银河。坐靠之上,邻里闲聊,儿童戏耍,情侣拍照,舞者舞蹈。美人靠在与不同人群的互动中,成为自然、艺术和人的桥梁。
vsszan895692916153014.jpg vsszan895692916153015.jpg vsszan895692916153016.jpg vsszan895692916153017.jpg vsszan895692916153018.jpg vsszan895692916153019.jpg vsszan895692916153020.jpg vsszan895692916153021.jpg vsszan895692916153022.jpg vsszan895692916153023.jpg vsszan895692916153024.jpg vsszan895692916153025.jpg vsszan895692916153026.jpg
  • 建筑师: 孔祥伟工作室
  • 面积: 20.0m²
  • 项目年份: 2023
  • 摄影师:直译建筑摄影
  • 主创设计师: 孔祥伟
  • 设计团队: 崔俊、孔雀、高灼见
  • 项目城市: 烟台
  • 项目国家: 中国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孔祥伟工作室
    • 图片©孔祥伟工作室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3-7-30 17:40:27
    感谢楼主分享 好方案
    柏林79332023-7-31 17:53:59
    很灵动,有创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