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另一个类似的项目,我们试图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把一系列各不相同的房间组装在一起。这之后,某种弥漫的气氛被灌溉到场地中,过程就像把干旱开裂的土地变成河流和湖泊。
▽项目一瞥©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1.jpg
▽场地和建筑原貌© 察社办公室

vsszan177725140938542.jpg
岛屿

场地处于潮白河流域湿地辐射范围内。邻里建筑相对分散,植物茂盛,大树的树冠互相连接在一起。房子都隐藏在树木之间。已有建筑向内围合只占据了场地一半不到的面积,中间的庭院被硬质铺地覆盖。建筑规整肃穆,具有良好的边界。但在植物环绕的环境中,像是个被隔绝的岛屿。
▽从附近湿地望向建筑©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3.jpg
▽从庭院望向建筑©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4.jpg
研习所与渡船

业主是位学者,首次会面就像我讲述了在欧洲和日本的游历,被那些山中修道所或者经院寺庙的静谧和沉浸感所吸引。这个被改扩建的房子会变成家,同时是也是研习所。
▽房子是家也是研习所©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5.jpg
我们在最早的想象中,新的房子将拥有一系列的角落,到处都是书架和桌子。当人们在建筑中移动的时候。随时被允许坐下来阅读或者写作。这种弥漫的气氛恰恰与环境中满布的花草树木不谋而合。因此新房子也应拥有多种和自然联系的方式。比起原来那个”湖中孤立的岛屿”,人们在新房子里的动态,更像划过一片水面的渡船。
▽从庭院望向室内©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6.jpg
▽室内一瞥©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7.jpg
图书馆船

按照预定,这个新房子要满足2万册以上存书的需要。大致1米长墙面可以放50本书的数量来估算,总长度需要400米。除了弥漫各处的书架以外,恐怕别无选择,需要一个大房子集中放置一部分。这个房子必定拥有与环境不相当的尺度。为了降低外观上对邻里的侵犯,我们拆除一部分已有建筑,把它放置在了场地的中心。但不仅仅是对外,对内,这个房子也将形成一个巨大的空腔。
▽平面动态示意© 察社办公室

vsszan177725140938548.gif
▽研究案例:法国国家图书馆 – 布里©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9.jpg
好处是,宏大空间创造了某种“知识景观”。从古至今仿佛这都是所有爱书人心底的渴求。就像当初绘制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布里,或者自诩为人类知识传递者的瓦尔堡。但是在一系列较小的空间中,如何能延续这种连绵的尺度感?
▽图书馆空间©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10.jpg vsszan1777251409385411.jpg
我们尝试反转屋面。在这个7m x 14m的两层通高空间中,书架占据的墙壁最高到达6米的高度,屋面天花在房间的中间部位落下来。人们在之下活动时,可以感受到像船底一样的屋面体量,调整了原本宏阔的尺度。
▽设计示意© 察社办公室

vsszan1777251409385412.gif
▽船底一样的屋面体量©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13.jpg
▽钢结构承托屋面© 成直

vsszan1777251409385414.jpg
我们利用钢结构把这个屋面悬挂起来,因此桁架的根部可以开启采光天窗,以此来弥补这个14米进深房间欠缺的光线。二层的跑马廊从侧墙挑出,地面用钢化玻璃代替实材。这令书架观感上更完整的同时,也让高窗洒下的光线可以直达地面。
▽剖面透视图© 察社办公室

vsszan1777251409385415.jpg
▽模型© 察社办公室

vsszan1777251409385416.jpg
▽桁架的根部可以开启采光天窗©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17.jpg
▽楼梯©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18.jpg
▽二层跑马廊©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19.jpg
▽俯瞰一层©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20.jpg
落下的屋面,在屋顶之上又形成一个内凹的空间。两边逐层后退的阶梯状平台,自然形成了对坐和讨论的姿态。因为在里面活动的人们,高度上很少超过外侧檐口,屋顶空间既不会提供向外张望的角度,也不会被其他邻居看到。
▽屋顶上的内凹空间©朱雨蒙


在这个邻里间隐私被极其看重的区域,这个方式依然提供了一个可接触自然的屋顶空间。这是我们希望新建筑可以打破壁垒,人们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场地中重归自然的另一种方式。
▽屋顶空间细节©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21.jpg
鲜花巨案

图书馆只是藏书和这些蔓延家具(书架,桌子)的出发点。两端分别连接一边的已有建筑,作为主要生活区,另一边新建部分,作为研学区和客房。
▽庭院视角©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22.jpg
▽庭院©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23.jpg
▽立面局部© 成直

vsszan1777251409385424.jpg
场地北端的空地树木众多。我们尽量保留它们,使建筑围绕一个中心庭院展开。小尺度的房子先围合一个大院子,其他空间则被安插在这个环形房子与围墙之间,这其中,自然形成一系列更小的院子。
▽设计示意© 察社办公室

vsszan1777251409385425.gif
▽剖面透视图© 察社办公室

vsszan1777251409385426.jpg
▽建筑围绕一个中心庭院展开©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27.jpg
▽不同房间的院子视野©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28.jpg vsszan1777251409385429.jpg
为了降低对邻居的遮挡影响,整个北侧场地下沉1米。但院子与保留树木的种植高度相关,高度几乎不变。这样一来,围绕院子一圈室内与室外形成了750mm高差。依着这个高差,一个环形的连续桌面形成。院子仿佛变成桌子一部分。夏天植物长起来,就像一个超尺度的鲜花巨案。我们想象,学者围绕在这个桌子四周工作,随手可取需要的书籍,同时面对最好的采光面和视野。或许可以达成最初设定的那种沉浸感。
▽轴测图© 察社办公室

vsszan1777251409385430.jpg
▽依照高差形成的环形连续桌面©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31.jpg vsszan1777251409385432.jpg vsszan1777251409385433.jpg
▽超尺度的鲜花巨案©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34.jpg vsszan1777251409385435.jpg
▽庭院景观©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36.jpg
材料带来的连贯性

我们在这个项目中使用四种主要的材料。第一,钢结构完成建筑搭建的同时,也在各处的院子里形成一系列的构筑物,如雨棚和半透的隔断。所有钢结构被漆成白色,以此标识。第二,板材,我们选用柳桉木胶合板完成所有室内家具的制作,这其中也包含室内门和踢脚,护板等刚需构造。第三,外立面我们延续已有建筑的面砖贴层。但是稍作修改的设定了几种尺寸。纯然把它当作一种装饰材料来看待。第四,地面抛光混凝土,从室外到室内,从卧室到图书馆,延续到底,也为了加强地面的连贯性。
▽室内细节©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37.jpg vsszan1777251409385438.jpg
▽餐厨区域©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39.jpg
▽室内细节©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40.jpg vsszan1777251409385441.jpg
犹如壳中行舟

在这个场地中,空间形态复杂不一。已有坡屋面的建筑,巨大的图书馆,新建较小的平屋顶建筑。不同的房子互相连接,从原本正负零的高度上由南至北一路下降。通过扩大或者缩小原始房屋的大小,来形成连贯的尺度感。
▽犹如壳中行舟©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42.jpg
同时,我们尽量把空间衔接处打开,光线,风,视线和人们的行动不受阻碍的在整个建筑内部流动。
▽流动的视线©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43.jpg
随之流动的,还有到处可见的书架,桌子,以及窗外的花草树木。被习惯格式化了的人们,变成躯壳中顺流而动自由的一条条船。
▽室内细节©朱雨蒙

vsszan1777251409385444.jpg vsszan1777251409385445.jpg
▽场地平面图© 察社办公室

vsszan1777251409385446.jpg
▽平面图© 察社办公室

vsszan1777251409385447.jpg
▽剖面图A© 察社办公室

vsszan1777251409385448.jpg
▽剖面图B© 察社办公室

vsszan1777251409385449.jpg
▽节点细部© 察社办公室

vsszan1777251409385450.jpg
vsszan1777251409385451.jpg vsszan1777251409385452.jpg vsszan1777251409385453.jpg vsszan1777251409385454.jpg vsszan1777251409385455.jpg vsszan1777251409385456.jpg vsszan1777251409385457.jpg vsszan1777251409385458.jpg vsszan1777251409385459.jpg vsszan1777251409385460.jpg vsszan1777251409385461.jpg vsszan1777251409385462.jpg vsszan1777251409385463.jpg vsszan1777251409385464.jpg vsszan1777251409385465.jpg vsszan1777251409385466.jpg vsszan1777251409385467.jpg vsszan1777251409385468.jpg vsszan1777251409385469.jpg vsszan1777251409385470.jpg vsszan1777251409385471.jpg
  • 项目名称:船底之家 犹如壳中行舟
  • 项目类型:独立住宅
  • 设计方: 察社办公室
  • 公司网站:chaoffice.info
  • 联系邮箱:chaobeijing@outlook.com
  • 项目设计:2021
  • 完成年份:2022
  • 设计团队:成直 武迪 潘居豪
  • 项目地址:北京市顺义区李遂镇
  • 建筑面积:480.0㎡
  • 摄影版权:朱雨蒙
  • 合作方:结构咨询 高雪梅 / 施工负责人 罗成
  • 材料:柳桉木胶合板 抛光混凝土地面 断桥铝门窗系统
  • 品牌:诚首生态板 京基建业 嘉宝门窗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3-8-15 03:23:08

感谢楼主辛苦 分享
dvtpter2023-8-16 00:27:04
谢谢分享,,
阿茂_design2023-8-20 09:56:03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