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位於台北市35坪中古屋,居住成员为一家三口,这间是屋主第二次找我们设计的家,所以其实我们已经很了解屋主需求了,也有一定的讨论默契,只是这次他们比较希望整体色调可以走深色调,有别於我们以往白色小清新的调性。
- 原始格局虽为两房格局,但因为太多走道浪费,以及很多边边角角,所以就决定全部打掉重练。
- 我们重新用一道墙将公私领域界定,也将小孩房动线改到窗边那侧,在主卧与小孩房间用一道拉门,创造一个可开可关的互动关系,窗边卧榻串连了小孩房与客厅,也打开了窗边的采光,因为开门位置的调整,重整了沙发背墙立面,墙後定义出两个房间,分别用粉色与黑色块体区隔。
- 概念上我们创造一个回字型动线,黑色与粉色在空间中是界定也是模糊,如同水墨画渲染在其中。
-
玄关利用几面脱开的墙版界定,区隔空间外也形成一种借景的意象。
- 客厅卧榻延伸到玄关,从脱开的墙板中保留可以看到101窗景的角落。
- 我们想要创造一个若隐若现的型态,用几个墙板及片状元素,在缝隙中会因为视角不同而有不同的空间感受,是开放也是封闭。
- 窗边卧榻是收纳也是休息的角落,电视墙的量体悬浮架在卧榻上方,形成上下缝隙的轻巧感。
- 卧榻用木皮包覆,也把窗边不同大小的窗户及梁柱整合,沙发可随使用状态调整前後。
- 玄关旁为书房,我们不希望用制式的隔间区隔,所以将几道墙体解构形成错位。
- 沙发背墙隐藏四个入口,再藉由不规则分割线弱化门片感觉,这次我们用特殊雾面美耐板作为表面材质,取代烤漆容易撞伤的问题,这次是用浅灰色所以收边比想像中好,但我还是觉得烤漆收边比较美(只是日後维护要小心)。
- 客厅与书房希望保有一种连结但又有区隔感,厨房电器柜与玄关形成一个黑色量体,地板为灰色涂料。
- 客浴位移後因为没有窗户,所以我们将隔间墙用磨砂玻璃透光。
- 客浴磁砖与涂料搭配薄砖石纹台面,呼应外面整体调性。
- 将小孩房入口改至窗边,客厅延续到房间的卧榻形成光廊。
- 小孩房与主卧用一道拉门连结,粉色与黑色空间的串联。
- 主卧室走黑灰色调,藉由色块营造出几个不同框架,在不同角度看也有另一种框景的感受。
- 设计:虫点子创意设计
- 图片 © 虫点子创意设计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