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锐岩板2023广州设计展厅,通过人造的石材模拟再现开采后自然石矿峡谷的空间氛围,形成了人工与自然之间有趣的比照关系。空间、场景、结构的系统设计不仅呈现形与力的统一、行为与空间的关联,更为展场构筑可回收利用提供可能,是一场关于可持续展会搭建的探讨。
▽空间视频© 重启创意

视频信息

标清240普清360Vz2高清720Vip超清1080Vip字幕马上解锁

▽空间概览©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1.jpg
比照

“岩板”,SINTERED STONE,直译为“烧结的石头”,一种大尺寸耐候耐磨的人造材料,它的出现填补了建筑与装饰行业对大规格石材的旺盛需求,尤其在商业快速轮转的时期,大大降低开采石矿所带来的环境资源损失。这里的材料属性与空间氛围之中,“人工”与“自然”的概念彼此互换、杂糅, 造就一处有趣的空间。
▽Henraux采石场/ 意大利 / Cava di marmo Henraux (左)© 网络图片

vsszan184553311627482.jpg
行为

整个展厅以“游”这一动作作为空间行为的核心。穿行在三个不同体量之间的栈道组织起了参观者的游览路线,并将这三个分别代表“声”“光”“水”的静谧空间串联了起来。
▽“游侠”空间©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3.jpg
▽外表皮与内部实体间的游廊©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4.jpg
三个体量以正反金字塔形错落组成了“外廊内谷”的空间结构,向外悬挑的空间在内侧造就“声之谷”剧场与“水之谷”空间。互为内外的关系保证了空间与形式的真实性。
▽声之谷剧场与峡谷©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5.jpg
▽正立面©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6.jpg
外立面是以木结构搭建的岩板表皮,这些向外悬挑的木构通过钢索与地梁拉接。整个设计的空间与力学关系的构建都是以剖面作为切入点的,我们希望通过另外一个角度,构建形与力统一的美。
▽空间结构分析© 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7.gif
▽入口外观©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8.jpg
形与力

▽“倾覆的峡谷”©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9.jpg
倾覆与聚拢

我们希望在设计中所呈现的丰富形式是空间(Space)、结构(Structure)、场景(Scenario)的统一体。因此,考虑受力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是空间生产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从断面开始思考之下产生的“空间”与“场景”,顺理也成为结构的形成逻辑。向外“倾覆”的每一个空间面通过顶部“拉梁”聚拢,形成倒金字塔体量下稳定的关系。“看得见”的“形”与“看不见”的“力”在这里展开有趣的比照。
▽声之谷剧场体量与表皮之间的廊道©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10.jpg
构件与结构

在建立空间、结构与场景统一系统后,我们希望构造也切实回应结构的“大系统”,减少冗余装饰,并在数控加工技术的条件下,降低造价成本。
▽构件与结构©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11.jpg
因此,数控机床切割的木构件、常规批量的金属零件以及定制批量的金属件等“小构件”作为构成要素拼构成外立面,它们同时可能演变成更多的形态。小构件、批量化、高机械化的生产过程作为设计导向之一,系统地化零为整,降本高效而且可回收,是作为可持续设计的一次尝试。
▽木构大样图©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12.jpg
▽木构配件图©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13.jpg
▽不同区域表皮的不同构造方式©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14.jpg vsszan1845533116274815.jpg
▽木构表皮局部内侧与外侧©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16.jpg
为了使岩板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整个木构表皮采用了双层皮的方式,外侧是工字拼序列的大规格岩板,内侧则是小尺寸板材。
▽正立面表皮局部©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17.jpg
断面
从断面开始
设计之初,我们是以空间的断面作为思考的出发点,而非传统的平面功能,这种思考模式正如詹姆斯.斯特林(James Frazer Stirling)从断面开始构想的逻辑,是为了摆脱平面功能的束缚。
▽断面手稿© 赵炜昊(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 主持建筑师)

vsszan1845533116274818.jpg
▽声之谷剧场断面© 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19.jpg
不稳定与稳定

在完整的受力体系构建后造就了通过向四周外悬挑的空间关系雏形,使人在内与外不同的空间片段中感受到犹如行走于“峡谷”的紧迫感受,构成了片段感受上的“不稳定”与全局体系中的“稳定”之间的矛盾感,这是另外一组有趣的比照。
▽水之谷与光之谷断面图©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20.jpg
确切说,从断面出发,一开始是需要在内部营造一处阶梯剧场,而“内”与“外”的空间关系上又希望统一且反应真实。
▽内外空间并置/ 岩壁与阶梯©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21.jpg vsszan1845533116274822.jpg
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类似“碗”形的空间和向外倾覆的“岩壁”。而体量的适中又使中间通过拉梁聚力的结构成为可能,于是一层包裹一层向外的空间关系便有了雏形。
▽内外空间并置/ 水之谷与岩壁©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23.jpg vsszan1845533116274824.jpg
峡与谷

“碗”外边缘与表皮所形成的压迫感受尤其类似石场峡谷的意象,而内部则是顺应“峡”的负型所展开的正型的“谷”空间。这可使空间使用者在不同的尺度与场景下,产生多样的空间体验。
▽峡与谷©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25.jpg vsszan1845533116274826.jpg
场景

作为代表“声”“光”“水”这些基础要素的三个符号,设计中的装置或如雕塑,基于正六边形这种基础几何符号演变出来的。它们分别呈现了“声喇叭”、“流水碑”与“切光锥”三个装置,回应了不同的场景,希望能在基础形式下,带给观者以宁静。
▽空间场景分析图©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27.gif
声之谷

声喇叭,一个通过岩板制作而成的大型扩音器,造型结合了声学的考量,使端部的声源能几何倍增音量,同时它还作为表演者的背景光,与地面的表演台形成造型呼应。
▽声之谷装置“声喇叭” 构造图©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28.jpg
▽声之谷装置“声喇叭”©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29.jpg
▽声之谷内部©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30.jpg vsszan1845533116274831.jpg
同样呈正六边形的表演台是由六个可移动的等边三角形矮凳所组成,通过楔形金属铆件连接,可分可合的设计满足了不同场景下在声之谷剧场中的使用需求。作为空间的主材,岩板被铺设在整个“声之谷”剧场的内部空间之中,有赖于“大规格”与“阳角密缝”的属性与工艺的保证,整个剧场犹如整体开凿而成的石坛。
▽声之谷内部©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32.jpg
▽声之谷剧场表演©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33.jpg
▽声之谷剧场局部©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34.jpg
水之谷

流水碑,被三股水流自上而下“切割”开的尖碑,接近垂直的碑体斜率与空间内向倾斜以及门洞造型吻合,依靠着轻微的斜率与液体张力,水流顺势而下。
▽水之谷剖面与流水碑构造图©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35.jpg
▽流水碑与水之谷门洞©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36.jpg
脱离的塔尖事实上是一盏吊灯,灯光向下照射在位于碑体顶部的水盆,使波光能反射在天花之上。
▽水之谷内部空间与流水碑细部©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37.jpg vsszan1845533116274838.jpg
▽水之谷外部©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39.jpg vsszan1845533116274840.jpg vsszan1845533116274841.jpg
光之谷

“光锥”,是一个物理学上描述光在时空中传播的几何模型,有着严谨的科学定义。在这里提到的“切光锥”,只是借此由头偷换概念的一种艺术化表达,并无任何关联与玄机。
▽光之谷剖面与“切光锥”构造大样图©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42.jpg
▽“切光锥”与光之谷© 重启创意

vsszan1845533116274843.gif
“切光锥”也是由正六边形演变而成,开裂的狭缝中射出激光,与充盈于空间中的烟气产生了丁达尔效应,生成一个切开柱体的“光的平面”,给人以神秘之感。也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在设计中探索“未知领域”的一点表达。
▽光之谷外部与展厅表皮©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44.jpg
▽光之谷外部© 覃昭量

vsszan1845533116274845.jpg vsszan1845533116274846.jpg
持续
“一亿立方米废料”
2019年中国线下展会总计:11033场
直接参加人次累计:86000000人次(8600万)
展览场地建造面积累计:148770000.0㎡(1.48亿.0㎡)
展览场地拆除所产生废料:119016000 m³(1.19亿m³),相当于7座鸟巢的空间体积。
数据来源:《2019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统计报告(紫皮书)》
▽某展会后被遗弃的废料© 刘毅

vsszan1845533116274847.jpg
景观拜物教

我们所处的图像时代,人们越来越陷入到景观拜物教的囚笼之中(居伊.德波),布景式设计无处不在,这就是从商品拜物教发展而成的景观拜物教。每一场短暂盛会下琳琅满目的视觉体验之后,除了依附在企业与设计者头顶的光环未尽消退,所有的光鲜都化作尘土被全然推到。
▽《景观社会》©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48.gif
▽结构计算过程© 广州博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vsszan1845533116274849.gif
▽木构表皮大样制作过程©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50.jpg
所以,我们完整考量了建筑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建筑耐候性(虽然场馆内所有构筑不能超过50%天面覆盖以保证喷淋灭火面,但如果将它放在室外,屋面结构与防水隔热的需求是可做设计变更拓展的)。
▽外表皮搭建过程©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51.gif vsszan1845533116274852.jpg
回收与重构

在展会结束后,表皮会被改造为书架、亭子、建筑表皮,可能成为某个午后阳光沐浴下的社区小书亭、一个乡村小学角落里放满各地而至捐赠图书的书架、或是某个老建筑有待修缮的脱落墙体的维护立面。
▽展厅表皮回收过程©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53.gif
大.中.小
大尺度重构—外立面
作为建筑外表皮系统,回收后的骨架可利用于任何需要表皮维护的老旧建筑之上,形成通风耐候的双层皮体系。
▽重构-建筑表皮©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54.jpg
中尺度重构—书亭
通过20组斜拉立柱重组的5×5米方亭,外部加上滴水构件与阳光板屋面保证防水,内部加装金属横托与玻璃层板,形成书架。
▽重构-5X5米书亭©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55.jpg
▽书亭构造局部大样图©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56.jpg
小尺度重构-书架
设计之初,新增的书架金属托已结合斜拉杆螺丝的锁孔预留位置,可与原有金属件配合锁紧。
▽重构-书架©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57.jpg
▽书架构造局部大样图©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vsszan1845533116274858.jpg
vsszan1845533116274859.jpg vsszan1845533116274860.jpg vsszan1845533116274861.jpg vsszan1845533116274862.jpg vsszan1845533116274863.jpg vsszan1845533116274864.jpg vsszan1845533116274865.jpg vsszan1845533116274866.jpg vsszan1845533116274867.jpg vsszan1845533116274868.jpg vsszan1845533116274869.jpg vsszan1845533116274870.jpg vsszan1845533116274871.jpg vsszan1845533116274872.jpg vsszan1845533116274873.jpg vsszan1845533116274874.jpg vsszan1845533116274875.jpg vsszan1845533116274876.jpg vsszan1845533116274877.jpg vsszan1845533116274878.jpg vsszan1845533116274879.jpg vsszan1845533116274880.jpg vsszan1845533116274881.jpg vsszan1845533116274882.jpg vsszan1845533116274883.jpg vsszan1845533116274884.jpg vsszan1845533116274885.jpg vsszan1845533116274886.jpg vsszan1845533116274887.jpg vsszan1845533116274888.jpg vsszan1845533116274889.jpg vsszan1845533116274890.jpg vsszan1845533116274891.gif vsszan1845533116274892.jpg vsszan1845533116274893.jpg vsszan1845533116274894.jpg
项目名称:SHEERIN协锐岩板2023广州设计周展厅
建筑面积:198.0㎡
委托机构:SHEERIN协锐岩板
设计公司:加减智库设计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赵炜昊,胡彦,曾喆,
项目负责人:顾振琳
设计团队:顾振琳、关灏正、郭晓红、温耀朋、陈威、张博凯
结构计算:广州博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样制作:广州智尚道具陈列
品牌顾问:重启创意
空间摄影:覃昭量
施工单位:刘毅执行团队:刘毅,沈斌
特别鸣谢:吴宙,周亮,曾带,沈广,沈灿,胡铁,陈奇辉,陈强,戢亮,肖生根,张兴辉,谭建辉,吴驰宇,胡立华,付华军,陈浩,梁水林,王涛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