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本体的设计中,我们也力求做到尺度的回归。与许多为了追求标志性效果的养老建筑不同,我们强调建筑与人的关系,注重细节的处理。我们仔细推敲了建筑体量大小和容积面积的关系,建筑高度基本控制在4层及以内的高度,同时在竖向设计上也通过多层级的地表再造,进一步缩减建筑的感官高度。西侧生活区我们通过体量的错动去创造更加细腻的空间体验;立面分缝也做了细致的推敲,通过不同疏密的分缝设计,映射出垂直方向上体量的错动关系,以求进一步消解体量感。东侧生活区我们通过将传统木构建筑的建构特征叠合至外立面遮阳系统的设计中,在消解建筑体量感的同时,延续在地文化记忆。
▽效果图© 同济原作设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