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语境中的庭院代表心灵的庇护所,正如中国传统园林,多为文人雅士追求自然、避世归隐之所。庭院自古被赋予很多文化属性:步移景异、别有洞天、曲径通幽……,往往这些手法被反复运用,从中又衍生出各种表现样式,往往观赏性大于功能性。
▽静谧的小庭院©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1.jpg

现代语境中的庭院是什么样式?一方庭院不仅仅是建筑的外延,更是承载生活的场所。它代表对生活的态度,也展现对生活的理解。此庭院面积不大,我们希望以简约、艺术为切入点营造独特的场地气质。
▽方案草图©阡上景观

vsszan185260122359372.jpg
vsszan185260122359373.jpg

▽实体模型研究©阡上景观

vsszan185260122359374.jpg

▽绿荫掩映中的小庭院©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5.jpg


别致
有法无式格自高。每个庭院都应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原因在于使用者和环境的不同。不追求流行样式,不墨守成规,从基本条件入手,与环境对话。

▽场地被绿植包裹©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6.jpg

▽场地嵌入到自然中©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7.jpg

虽然这里距离乌镇咫尺之遥,周边江南水乡气质也很浓厚,然而我们并没有从文化和传统入手,而是试图摆脱这些束缚。场地周围植物浓密,设计没有将自然延续到里面,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用干净的景墙将自然隔绝在外,如此场地嵌入到自然中被自然包裹,加之潺潺的流水声打破了场地的宁静。干净与繁茂,动与静,使内外空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内外氛围形成强烈反差 ©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8.jpg

▽流水声打破了场地的宁静 ©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9.jpg


▽干净的景墙将自然隔绝在外 ©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10.jpg

▽干净精致的场地与外围自然的环境形成对比 ©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11.jpg

▽流水声打破了场地的宁静 ©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12.jpg

▽流水声伴随人们的步伐©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13.jpg


淡雅
真正的美不需要浓妆艳抹。去繁就简、低调内敛、追求本质,美就自然而生。小庭院没有夸张的形式,以白色砾石为基底,台阶、水景、雕塑、植物被简单的体块统一在一起。克制过度的设计欲望,不做张扬的造型和繁琐的细节,转而关注比例尺度,一切点到为止。甚至只用芝麻灰、葡萄牙米黄、白色砾石三种材料塑造空间,尽量排除不必要的装饰。春夏秋冬四季轮转,小院就如雕塑一般凝固在这里,植物也成为雕塑的一部分。

▽方案草图©阡上景观

vsszan1852601223593714.jpg

▽没有夸张的形式©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15.jpg

▽场地铺设白色砾石©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16.jpg

▽台阶、水景被简单的体块统一在一起 ©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17.jpg


▽简洁体块的水台、背景墙衬托白色雕塑 ©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18.jpg

▽简洁的廊架和体块感的背景墙 ©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19.jpg

▽简洁体块的吧台和水台©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20.jpg

▽水台叠水©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21.jpg

▽雕塑感的植物©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22.jpg

▽植物被纳入到雕塑中©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23.jpg

▽细腻的植物搭配©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24.jpg
vsszan1852601223593725.jpg

▽浮雕化处理的铺装©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26.jpg


“慢”步
低调的木门掩映在绿荫中,推开院门,叠级水台引导人缓缓步入其中。走在白色砾石上沙沙作响,就如行走在沙滩上一般。雕塑、水台、吧台都沿墙设置,成为室内的背景,也为场地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

▽入口掩映在绿荫中©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27.jpg

▽入口掩映在绿荫中©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28.jpg

▽水台结合台阶处理高差 ©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29.jpg


▽叠级水台引导人步入场地 ©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30.jpg

▽吧台沿墙设置©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31.jpg

▽水台结合植物设置©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32.jpg
vsszan1852601223593733.jpg

▽设计考虑了室内的视线需求©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34.jpg

白色雕塑和水台始终静止在这里,记录着周围的时光流转。水渠被刻意拉长嵌入到吧台中,使人在闲坐时可感受时间的流逝。尽端的构筑被外围植物环绕,是会客和休闲之所。阳光明媚时节,漫无目的的闲坐其中,思绪伴随着流水奔向远方。让步子慢下来,也让心灵慢下来,用心感受生活,感受家的温暖,这是我们设计的初衷。小庭院也如人,慢慢与环境融合,也与生活融为一体,成为家的一部分,与家人一同成长。

▽水渠嵌入到吧台中©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35.jpg

▽水渠和吧台结合©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36.jpg

▽构筑被外围的植物环绕©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37.jpg

▽简洁的构筑©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38.jpg

▽构筑是会客和休闲之所©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39.jpg

▽漫无目的的闲坐其中©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40.jpg


“拾”光
小庭院尽量留白处理,像凝固的雕塑,也是光影的容器。“光”是这里的精灵,跳跃在其中。有了它,小院就更有生命力和厚重感。光影透过稀疏的枝叶洒在地上,印在墙上,干净的场地都是它挥毫泼墨的地方。

▽方案草图sketch ©阡上景观

vsszan1852601223593741.jpg

▽实体模型光影研究©阡上景观

vsszan1852601223593742.jpg

▽“光”是这里的精灵©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43.jpg

▽光影洒在干净的景墙上©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44.jpg

▽干净的景墙为“光”提供了空间©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45.jpg

▽“光”随时在变化中©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46.jpg

▽序列感的背景墙随着“光”的变化不断变化 ©南西摄影

vsszan1852601223593747.jpg

感想

小院和人一样©阡上景观

vsszan1852601223593748.jpg

▽项目设计图纸 ©阡上景观

vsszan1852601223593749.jpg
vsszan1852601223593750.jpg


项目名称:拾光庭
景观设计:阡上景观
设计团队:王晨、杜强、黄逸珩、张震、王姣懿、房仪玮、镡尧
雕塑设计:喜随设计、阡上景观
项目地点:嘉兴桐乡
设计时间:2019.1-2019.5
建成时间:2023.4
面积:500.0㎡
摄影:南西摄影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HZ小青年2024-3-13 12:13:44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慕白-2024-3-15 16:21:44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阿茂_design2024-8-3 08:31:38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ぁ臭屁鋀ぁ2025-8-8 16:36:36
很棒的设计,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