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
中广核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大型商用核电的发源地,深圳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粤港合作的试验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亚湾核电站选址在这片花岗岩上,开拓者开山,挖石,填海,建设了厂区,在山体上留下大小不一的采石矿坑。 项目坐落的位置就是采石留下的矿坑之一。 四十年过去, 六座核电机组陆续拔地而起,并逐渐从核电引进技术到自主开发,诞生了 “华龙一号”这样一款里程碑的国产核电型号。

▽入口广场©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1.jpg
▽整体鸟瞰© 刘政永 Zhengyong Liu

vsszan186146011005322.jpg

山体地貌记载了核电基地发展的历史痕迹,我们对其进行修复重塑,以盘龙的形态蜿蜒而上,建设大亚湾核能科技馆。让地貌的记忆,折射出历史的沧海桑田。

▽整体模型照片©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3.jpg
▽概念生成©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4.jpg

山体重塑
大亚湾核能科技馆所在的岭澳观景平台位于核电基地中心位置,建筑后退,融入山体,仿佛剧场的看台,可以全景俯瞰核电基地的全部六台机组。

▽整体渲染©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5.jpg

建筑体形厚重。几何形状硬朗刚劲,具有数学的精准,表达出核安全的持久永恒,也抵御台风的侵袭。

▽厚重的几何形建筑体形©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6.jpg
▽缓缓升起的坡道©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7.jpg

核安全重于泰山。大亚湾核能科技馆从整体形象到材料选择,都充分体现了稳重和安全,成为企业形象的最佳展示。

▽外立面花岗岩色调©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8.jpg

建筑外立面采用本地花岗岩色调,加以斧劈竖纹肌理,与裸露的山岩开采遗迹相呼应。 山体的重新塑造, 折射出历史的沧海桑田。

▽质感选择来源:山体花岗岩与核岛混凝土©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9.jpg
▽内庭院景观©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10.jpg

材料,光影,体型,空间,共同指向永恒的时间感。

▽与山体岩石相呼应©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11.jpg
▽稳重安全的建筑形象©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12.jpg
▽外立面花岗岩色调©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13.jpg

融入自然
大亚湾核能科技馆与山海景观融合,成为公共登山绿道系统的起点。

▽从登山绿道俯瞰大亚湾©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14.jpg

入口广场开阔, 以建设现场中开挖的粗粝天然石材为主要景观,展现海天一色的厂区,仿佛一个考古发掘的现场,刀劈斧砍,从山体中开凿而成。 一大株保留的榕树位于广场中央,诉说着四十年的记忆。

▽广场景观© 范烨 Ye Fan

vsszan1861460110053215.jpg
▽广场的大榕树诉说四十年记忆©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16.jpg

屋顶花园种植本土野生植物,郁郁葱葱,象征开拓者扎根核电事业的顽强精神。借鉴中国园林的游走意向,将室内外展览路线,建筑与山体岩石景观有机结合,步移景异,融入自然。

▽室外景观模型照片©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17.jpg
▽室内外景观的过渡©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18.jpg
▽屋顶花园©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19.jpg

屋顶室外平台作为延伸的户外展览和艺术品空间,增强观展体验。可以信步上山, 远眺无限山海,回望建筑盘桓,低调隐入自然之中。

▽屋顶室外平台©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20.jpg
▽山顶回望© 李甫 Fu Li

vsszan1861460110053221.jpg

精神堡垒
核岛是核电站的心脏,也是基地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圆柱形的核岛模型,成为项目的精神象征,也是展览的起点,画龙点睛之笔。

▽核岛模型照片©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22.jpg
▽核岛剖面©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23.jpg
▽核电站的心脏:核岛©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24.jpg
▽核岛景观©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25.jpg
▽核岛景观©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26.jpg
▽核岛内部© 李甫 Fu Li

vsszan1861460110053227.jpg
▽室内展览的起点©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28.jpg

展览空间
以盘绕的华龙为原型,展览空间以线性布置。利用地形设置入口下沉庭院,宽大挑檐下的门厅平台成为欣赏海景的休息餐饮区域。华龙一号的反应堆模型高耸的穹窿坐落在展览的起点,而汽轮机模型则占据了整个负一层大厅的无柱空间,地面层依次设置无柱的主展厅及各个科普展厅。在空间转折处的折线钢楼梯,提升展厅游览的趣味。

▽空间组织概念©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29.jpg
▽室内展览空间©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30.jpg

工业气质
顺应游龙造型和室内外参观流线,结构采用密肋梁形成连续的楼板,并以混凝土柱和梁支撑,获得大跨无柱的展览空间,层层的结构形成空间序列,仿佛龙的骨骼。超大尺度清水混凝土框架的结构力量感,借鉴核电厂房,强调硬朗的折线风格, 体现大工业和国之重器的气质。为适应滨海潮湿空气,提高空调运营效率起见,采用架空地面送风。架空地板也为展览提供更立体的布展层次。

▽室内展览空间©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31.jpg
▽室内展览空间©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32.jpg

开放透明
核能科技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将保持开放透明的态度,成为公众核能安全与未来能源的教育平台。共同营造核电发展良好氛围。

▽项目夜景© 张超 Chao Zhang

vsszan1861460110053233.jpg
▽轴测图©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34.jpg
▽地下一层平面图©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35.jpg
▽首层平面图©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36.jpg
▽二层平面图©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37.jpg
▽三层平面图©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38.jpg
▽屋顶平面图©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39.jpg
▽立面图©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40.jpg
▽立面图©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41.jpg
▽剖面图©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42.jpg
▽剖面图©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43.jpg
▽剖面图© E+UV

vsszan1861460110053244.jpg
vsszan1861460110053245.jpg

项目名称: 大亚湾核能科技馆
项目地址: 深圳市大鹏新区
项目完成年份: 2023年
建筑面积: 11556.10平方米
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公司/机构/单位: 易加独特视野 / 华艺设计
委托方: 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
主创设计师:李甫
方案设计团队: 易加独特视野:李甫、周奕奕、范畴、欧阳杰、马凯、王俊力、张旭斌、STEPHANE ANIL MAMODE、董思谊、张俊超、赖家伟 ;
设计总包及施工图团队: 香港华艺设计(深圳)有限公司:(总负责)陈日飙、夏熙、(工程负责)周新、(建筑)劳玉明、雷琼燕、郑潇、(总图)常毅敏、寇梦琪、(节能)唐远义、(结构)胡涛、卢文汀、周晓光、彭加木、李佳睿、(给排水)王国明、林锦标、陈玉、(暖通)凌云、齐国辉、梁志伟、(电气) 马腾跃、林政杰
景观设计: 深圳华棠景观事务所:范烨,吴晶彪,杨启民,黄小莲,章瑞婷,孙超,刘晶晶
施工方: 中核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其他合作方:
室内设计:厚朴设计:王建勋、郭文涛、李家莹、穆江涛
照明设计:深圳市大晟环境艺术有限公司:杜健翔、郑超、余霞、邓凯恩、贺小林、袁先平
幕墙设计:深圳市朋格幕墙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王继业、崔红 、姜孟君、何永生
展陈设计:深圳市杰尔斯展示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师: 张超、刘政永、范烨、李甫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HZ小青年2024-4-1 10:35:41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95qabc2024-4-4 13:12:08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