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与城市观察中心
这里是复杂城市空间的观察装置,
这里聚集建筑敏感、艺术敏感、城市敏感的人群…
当独立的个体在特定的时空中彼此产生「联系」,那么我们希望这种联系是特别的、持久的、印象深刻的…
这里是Space1·一所

▽设计空间1©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1.jpg

▽沿外廊看设计空间©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2.jpg


在设计中,我们试图保留着空间最基础的原始空间构造,相对质朴的材料与颜色形态各异的椅子塑造了空间的性格。随着光的加入,不同时间赋予空间不同的感受;智能化灯光系统,为空间提供多样的可能性。大量的黑作为空间的「留白」,在黑色的衬托下,让每一个人和每一次事件都成为主角。

▽日常采光分析图©仟物栖所

vsszan186409161219443.jpg

▽黄昏采光分析图©仟物栖所

vsszan186409161219444.jpg

▽会议空间©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5.jpg

▽会议空间特写©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6.jpg


复合功能的房子与房子
在层高7米的大房子里,为了最大程度的保留建筑内部坡屋顶,同时考虑了暖通、采光等基础问题,我们决定把一个大尺度的空间划分成几个不同功能项的小尺度单元。

▽材料室©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7.jpg
vsszan186409161219448.jpg

▽材料架©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9.jpg


利用「在房子里盖房子」的空间嵌套手法,我们缩小了空间的尺度,利用体量差排列出错落有致的独立空间:设计空间、会议空间、材料室、会客空间、模型室与公共空间Space1。

▽空间分析©仟物栖所

vsszan1864091612194410.gif

▽沿外廊看材料室©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11.jpg

▽模型室©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12.jpg


廊道中的多样片段
建造好这些「房子」,一条回形廊道也就自然形成了。设计利用蒙太奇的方法,在外廊中将不同场景切片进行排列组合,完成空间叙事场景转换流畅连贯的表达。内廊则是用于事务所内部的多功能空间,即提供日常的交流、休憩、茶歇等日常活动。最终内外两条廊道在Space1完成相交,自然地串联起空间内的动线。

▽内外廊动线©仟物栖所

vsszan1864091612194413.gif

▽内廊©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14.jpg
vsszan1864091612194415.jpg
vsszan1864091612194416.jpg


自然型的系统
在这个大挑高空间的房子里,我们首先利用缩小空间尺度的方法,有效解决了能耗问题。

▽能耗分析图©仟物栖所

vsszan1864091612194417.jpg

▽沿外廊看空间©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18.jpg

▽杜邦纸作墙面©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19.jpg

▽走廊导视©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20.jpg


置于内廊窗边的工业风扇降低能耗的同时提供更大的空气流动。但「在房子里盖房子」之后,空间的采光受到一些遮挡,因此我们透过杜邦纸解决采光问题,来实现自然光的最大程度的进入房间。

▽会客空间©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21.jpg


作为内部空间的划分,杜邦纸的高反射率总能使空间中的光线形成漫反射,而材料本身在一天的不同时刻也会呈现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同时杜邦纸的轻质与混凝土的厚重形成虚实对比。

▽空间特写©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22.jpg


同样与混凝土形成呼应的还有陶砖。陶砖自带的野性和原生感与粗粝的混凝土自然过渡,相互呼应。

▽沿外廊看会议室©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23.jpg


以内外回形廊道为依托,我们建立了自然性系统,在Space1和内廊空间我们预留了沿墙的种植箱,形成可以环绕整个空间的自然景观。为了与空间整体相融合,在植物配置上,我们选择了在室外景观常见的多年生植物。

▽绿植系统分析图©仟物栖所

vsszan1864091612194424.jpg

▽植物与窗外景色©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25.jpg


复合的颜色状态
空间整体色彩协调,加之导视系统中少量的撞色、不同质感的材料选择在相同色系中融合,形成富有层次感的色彩体系。

▽空间1©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26.jpg
vsszan1864091612194427.jpg

▽从空间1看外廊©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28.jpg


ZOO建筑设计事务所以“仟物栖所”作为核心理念,面对高度城市建筑发展,试图从福利角度从新定义建筑对于所有生物的意义与价值。有机、可持续、自然、创造力是我们关键词。

▽入口©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29.jpg

▽椅子特写©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30.jpg


面对行业的多重变化,我们虽然在城市高密度中心,但是我们心怀广袤的自然,向城市发起挑战,征服它,这就是我们的建筑意志。

▽卫生间©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31.jpg

▽洗手台©刘国威

vsszan1864091612194432.jpg

▽一层平面©仟物栖所

vsszan1864091612194433.jpg

▽二层平面©仟物栖所

vsszan1864091612194434.jpg
vsszan1864091612194435.jpg
vsszan1864091612194436.jpg
vsszan1864091612194437.jpg
vsszan1864091612194438.jpg
vsszan1864091612194439.jpg
vsszan1864091612194440.jpg
vsszan1864091612194441.gif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4-4-17 14:32:35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阿茂_design2024-7-22 08:17:48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布鲁克帆2024-10-9 11:39:08
请教下,这个3D图是用3DMAX做的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