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者欢迎中心 | VUILD | 2023 | 日本

vsszan104824251824351.jpg


vsszan104824251824352.jpg

vsszan104824251824353.jpg

vsszan104824251824354.jpg

该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 CLT 作为模板,使用 CNC 加工的木梁和面板作为混凝土板的模板,留下“残余模板”作为完成的表面。这是日本前所未有的使用混凝土模板作为主要结构。使用几何算法自动生成 CAD 模型,VUILD 参数化团队使用 CAD 模型作为辅助线创建了 5 轴 CNC 加工的 CAM 路径。所有预切组件均在 VUILD 自己的工厂使用 5 轴 CNC 机器生产。加工模板的 CNC 机器也将安装在完工的建筑中,该建筑将用作开放设施,任何人都可以体验先进的制造技术并自行创建必要的空间和场所。
vsszan104824251824355.jpg

vsszan104824251824356.jpg

设计过程 - 设计挑战是创建一个开放空间,作为实施下一代新公共教育的场所,以及一个尚未完成形式的可扩展空间。此外,需要一个极端的实验性建筑作为学习材料。因此,VUILD 决定使用 5 轴 CNC 铣床创建一个大跨度多功能空间。限制条件是切割厚度达 240 毫米的 CLT 面板,为此进行了反复模拟以优化整体形状和切割的便利性。材料优化和形式简化是在考虑施工的情况下进行的。
vsszan104824251824357.jpg

单元施工法+剩余模板-CLT梁的纵截面设计为正弦曲线,横向使振幅相位错开,形成坚固的壳体。形状方面,经过反复研究,最终采用了模仿自然界叶脉的屋顶形状。壳体的深度通过以锯齿状构造横截面来创建,通过将锯齿状横截面的相位错开成三层来增加壳体的强度。三维CLT面板在VUILD内部工厂切割成单元,并在现场与梁连接,面板之间通过金属配件连接。将混凝土浇筑在梁中,结构发展为叶脉上的梁和覆盖叶脉之间空间的板。木梁跨度25m,混凝土板只有8cm厚。该施工方法已申请专利JP 2021-042568,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施工方法,其将成本降低至普通壳体施工方法的60%。
vsszan104824251824358.jpg

vsszan104824251824359.jpg

3D 数据与结构设计师共享并用于分析,从而避免了人为错误。这些数据可以在设计检查、结构分析和制造零件创建等各个方面进行交叉检查,从而加快了流程。
vsszan1048242518243510.jpg

vsszan1048242518243511.jpg

vsszan1048242518243512.jpg

vsszan1048242518243513.jpg

从加工数据创建到材料采购和施工的精简 - 5 轴加工具有倾斜和旋转功能,需要进行优化才能将其考虑在内;必须专门为 5 轴切割创建路径,并且零件数量很复杂,总共需要 360 个 CLT 面板来加工 963 个零件的模板。内部参数团队开发了一种自由曲面的几何算法,可以自动生成 CAD 文档。路径创建流程还旨在减少加工后的手动加工量。在被混凝土隐藏的区域,表面在适当的公差范围内被粗糙化,以降低加工成本。
vsszan1048242518243514.jpg

vsszan1048242518243515.jpg

面板的放置效率很高,从而降低了成本。自动面板放置和形状生成算法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这一目标,并制造了多种类型的 CLT 板,最大尺寸为 1,350×4,000mm。CLT 板有四种不同的厚度,介于 60 和 210mm 之间,并创建了带有颜色编码的厚度 3D 图表。这使得将零件放置在不同厚度的 CLT 面板中变得很容易。通过与结构团队共享此流程,我们能够创建一个在结构和施工便利性方面都得到优化的系统。
vsszan1048242518243516.jpg
vsszan1048242518243517.jpg
vsszan1048242518243518.jpg
vsszan1048242518243519.jpg
vsszan1048242518243520.jpg
vsszan1048242518243521.jpg
vsszan1048242518243522.jpg
vsszan1048242518243523.jpg
vsszan1048242518243524.jpg
  • 项目设计:VUILD
  • 项目面积: 295m²
  • 项目年份:2023
  • 项目摄影:Takumi Ota
  • 首席设计师:Koki Akiyoshi
  • Structural Designers:Jun Sato Structural Engineers
  • Project Designers: Koki Akiyoshi, Hiroyuki Nakazawa, Gaku Shinohara, Kenta Isebo, Kazuya Takano (former staff)
  • 项目建造: Atelier Umi
  • 项目成市: Koganei
  • 项目国家: Japan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VUILD
    • 图片©VUILD
    • 语言:英语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AI文本分析中……
    AI色彩命名中……

    序赞Ai时刻等待着你的命令!~

    与Ai对话形式持续执行相关Ai智能体任务。

    syhgdesign2024-6-26 02:00:40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HZ小青年2024-6-27 10:29:06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