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一只脚迈入江西宜春明月山,便能感知韩愈当年写此诗时的心情。

▽群山深处的云宿酒店©️ 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1.jpg


01 .项目背景
明月川文旅项目位于宜春洪江镇,距离市区约30公里,背靠明月山景区、仰山禅寺,群山环抱之中。“飞云见月,仙踪寻泉”,依山而建的云孚里云宿温泉酒店作为先导区,是明月川禅意生活美学的体验中心。

▽项目概览©️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2.jpg

▽山水禅意©️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3.jpg


项目用地面积11377.78平方米,为一处北坡的小山坳,喇叭状开口,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三面围山,遍布茂密竹林。北侧紧邻防洪市政道路及公共湿地公园,是唯一可开口方向和展示面。基地内部南高北低,最大高差为40米,地势陡峭,平均坡度约27.1%。

▽地形图中红线位置©️ MAO

vsszan187584031701474.jpg

▽周边地形航拍图©️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MAO

vsszan187584031701475.jpg


02 .规划布局
功能分区
在充分解读地形条件、景观价值、交通便利等条件后,设置三个功能分区:将接待、餐厅等公共配套放在北侧沿路的中坡地,串联上下流线的室外泳池活动区域置于中心急坡地,南侧高区则散落着注重私密度假感的酒店客房。由北往南整体呈现由公共到私密、大空间到小尺度的变化。

▽地形分区©️ MAO

vsszan187584031701476.jpg


为了保证在山地环境下度假酒店的空间品质,设计之初便与甲方明确可适当损容的方案,最终落成地上建筑面积约7263.0㎡,地下建筑面积2591.0㎡,容积率约0.64。共有8幢山墅客房及接待大堂、餐厅、无边泳池等公区配套组成。

▽功能布局©️ MAO

vsszan187584031701477.gif


酒店对外的公区出入口沿北部道路设置,内部交通则顺延现状的山道,从东北角行进到客房组团入口,再沿山体绕至高区客房,尽量扩大电瓶车的服务范围,满足顾客、后勤的便利使用。

▽实景总图©️ MAO

vsszan187584031701478.jpg


景观视线
虽然作了损容,项目仍有较大密度,建筑水平方向的间距颇为局促,唯有在竖向关系上下功夫。按照每部分的地形坡度,尽可能错开前后建筑的主要视线,形成前低后高的关系。吸取江南传统造园框景手法,将优质景观资源纳入建筑所搭建的“取景框”中。客房只在主面开大窗,聚焦主要景观面,侧面为实墙,减少相互客房的对视,保持足够的私密性。

▽核心剖面-视线关系©️ MAO

vsszan187584031701479.jpg

▽山地上的江南意境©️ MAO

vsszan1875840317014710.jpg

▽云雾中的云宿酒店©️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11.jpg


自然底色
项目景观以自然生态为原则,以原始地貌为底色,体现对自然的尊重。场地北部延伸湿地景观,渗透进入架空层及内部庭院。中部及南部设置不同视线高度的水景、活动平台及观景步道,让人置身景中。无论室内泡池还是室外汤池,都能一边泡汤一边眺望远山,尽享隐居山林的淡泊与惬意。

▽嵌入山谷的自然肌理©️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12.jpg

▽掠过大屋顶的泳池视角©️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13.jpg

▽大山深处的客房群落©️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14.jpg

▽公共开放的泳池漫步道©️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15.jpg


03.酒店公区——浮于湿地的三叶
概念设计
场地北面的酒店公区是项目的第一昭示性界面,突破了传统乡土建筑的形式与风格,试图融汇精致纯净的现代感与自然的野趣。建筑根据山谷的开敞方向,设置了三个玻璃盒子 ,恰似似三片飞叶,暗合禅宗“一花开五叶,三叶在宜春”的文化渊源。一叶探向远山,一叶敛于半坡,一叶浮于湿地,依据山形山势生成流动的边界,嵌入山体与树林,以抽象的形式与禅宗进行了一场对话。

▽空间结构分析©️ MAO

vsszan1875840317014716.jpg

▽主入口视角的酒店公区©️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17.jpg

▽姿态舒展的三叶©️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18.jpg

▽主入口视角©️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19.jpg

▽上山道路视角©️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20.jpg

▽与山水对话©️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21.jpg


空间营造——底层架空,湿地蔓延
与客房相同的竖向策略,将主要功能抬高至二层,底层空间被最大程度释放,与外部自然景观完全联通。竹构架连廊串联整个建筑,展开80m长的虚空界面,水平地漂浮于场地之上,呼应山水之意。

▽湿地蔓延©️ MAO

vsszan1875840317014722.gif

▽北侧场地竖向剖面关系©️ MAO

vsszan1875840317014723.jpg


场地内部的空间氛围营造,源自外部湿地的延伸,湿地渗透入建筑,建筑漂浮于云雾。所有细节退隐之后,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关系愈发清晰。

▽舒展的竹廊界面©️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24.jpg

▽曲廊飞檐©️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25.jpg

▽廊下诗意弥漫©️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26.jpg

▽别有洞天©️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27.jpg

▽内庭院©️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28.jpg

▽湿地的延续©️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29.jpg


景观视野——外景与内景
二层三个大小方向不一的玻璃体量,是酒店大堂、展厅等核心功能,拥有最佳的无遮挡景观面。为了达到最纯粹极致的视觉体验,二层的主面均为通透超白玻璃幕墙,地面为高反抛光地砖,最大化引入外部景观。甚至在核心面,做到最高7米、宽2.4米的无肋超白玻璃。

▽酒店大堂©️ WYAP文耀建筑摄影

vsszan1875840317014730.jpg
vsszan1875840317014731.jpg
vsszan1875840317014732.jpg

▽一方茶寮©️ 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WYAP文耀建筑摄影

vsszan1875840317014733.jpg
vsszan1875840317014734.jpg


位于场地内侧的餐厅和包间,朝向的则是内部湿地庭院,与外部景观的开阔高远不同,内庭院更偏婉约静谧。

▽内庭院空间©️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35.jpg

▽三栖谷餐厅©️WYAP文耀建筑摄影

vsszan1875840317014736.jpg
vsszan1875840317014737.jpg
vsszan1875840317014738.jpg
vsszan1875840317014739.jpg

▽休闲厅大堂©️WYAP文耀建筑摄影

vsszan1875840317014740.jpg
vsszan1875840317014741.jpg

▽VIP接待©️WYAP文耀建筑摄影

vsszan1875840317014742.jpg
vsszan1875840317014743.jpg

▽包间©️WYAP文耀建筑摄影

vsszan1875840317014744.jpg


材料及交接
酒店公区材料主要分幕墙系统和土建系统,幕墙系统包括金属屋面、金属檐口、玻璃幕墙、格栅饰面等;土建部分主要为外墙涂料、灰空间吊顶等。由于存在很多灰空间架空设计,建筑外墙材料与景观、室内专业的饰面材料存在很多碰撞,各个材料的交接处理是深化设计的重点。由建筑设计团队牵头,从整体效果出发,协同整合各专业深化成果,合力达到室内外互通、建筑景观相衬的目标。

▽核心墙身大样示意©️ MAO

vsszan1875840317014745.jpg


竹构的诗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除了大空间的营造,本案希望在与自然对话中留下一些小尺度的记忆点。场地周边竹海延绵,竹元素从一开始便进入我们的视野。通过有机的构筑方式,谱写出富有韵律的竹构“诗篇”。竹构架从湿地中长出,承托着主体的玻璃盒子,实现真正的 “漂浮”。

▽竹廊©️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46.jpg

▽竹廊正面©️WYAP文耀建筑摄影

vsszan1875840317014747.jpg


在严格控制造价的情况下,将用竹量缩减到方案阶段的50%,设计师通过微调竹子组合、排布方式,保证整体效果。天然竹竿以金属套筒方式悬挂于横向飘板下,底不接地,轻浮于水面。竹竿之间采用极小的螺栓连接固定,螺栓尽可能隐蔽。竹元素也延伸进入室内,作为吊顶、构架、饰面的主要材料。

▽竹廊平立面对照图©️ MAO

vsszan1875840317014748.jpg

▽竹廊组合分析图©️ MAO

vsszan1875840317014749.gif

▽竹中窥落日©️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50.jpg

▽山际见来烟©️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51.jpg


04.温泉客房——“土生土长“的自然村落

概念设计:山林中的“精·质”小屋
项目启动之初,场地中部留有一栋两层土房,甲方本想保留改造成酒店书吧、活动配套使用,但因年久破败、影响客房区上山道路组织、改造代价过大,最终放弃。不过老土房藏于竹林中的幽静质朴、温暖野趣,正是我们希望营造的山居氛围;黄土墙、坡屋顶、灰瓦、挑檐廊、木饰面等,更启发了我们对材料、质感、建筑元素的利用。

▽原始场地中的老土房©️ MAO

vsszan1875840317014752.jpg

▽温泉酒店客房组团景观©️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53.jpg

▽黄昏下的温泉客房©️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54.jpg


山地建筑的打造不同于城市项目,需要呼应场地的变化。顺势而筑,是酒店区的设计原则。通过底层架空、立体交通等手段顺应地形变化,采用夯土等质朴材质融入周边自然景色。

▽或生长大地上©️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55.jpg

▽或掩映竹林中©️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56.jpg

▽客房©️ WYAP文耀建筑摄影

vsszan1875840317014757.jpg
vsszan1875840317014758.jpg


底层架空
酒店客房将建筑底层架空,脱离山体,满足通风防潮的同时隐藏设备,建筑体量悬浮在山林坡地,减小夯土实墙带来的重量感,较少的接地面也减少了对原始山体的改造。

▽凌空而起©️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59.jpg

▽遗世独立©️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60.jpg

▽枝头上的休息空间©️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61.jpg


立体交通
内部的交通路径同样体现山居特色。步行栈道架空于山体之上,不影响场地内的排水通风。漫步体系像一层轻盈的骨架,穿梭于竹林秘境,将客房串联成高低错落、视线不扰的山地聚落。

▽客房区场地剖切关系©️ MAO

vsszan1875840317014762.jpg

▽竹林探秘©️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63.jpg

▽夜色漫步©️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64.jpg


客房按照面积段、景观视野、区位分为三个层级:平层一室客房、双拼型两室客房、独栋型三室客房。平层一室客房上下层分户,均设有出入口,前后竖向分开,互不影响。两室、三室客房也设置双层入口,将公共活动空间置于二层,保证更好的景观视线,更私密、幽静的卧室、泡池等则位于一层。

▽首层石阶入户©️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65.jpg

▽架空步道二层入户©️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66.jpg

▽通往最高客房的步道©️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67.jpg


立面材质——山林中的暖色
客房群落的立面材质体现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强调建筑的生长感和在地性。宜春山区多阴雨,建筑墙面色彩以大地土色为主基调,希望能在阴翳的山林中增添一抹暖色。

▽绿荫藏暖意©️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68.jpg

▽山居对望的乐趣©️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69.jpg

▽寒山有炉光©️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70.jpg


屋面采用带有粗粝沟壑的深灰色水泥瓦,模仿雨淋的痕迹。微微出挑的檐口,只通过土建结构实现进退收口,无任何装饰构件,降低了建造的成本。对于夯土墙做法,我们通过比较效果、耐久性、施工难度、经济性,最终选择了夯土涂料。为了平衡自然肌理和施工的可控性,设计师提供了多版墙面图纸来控制尺寸,并经过多次上墙对比确认最终纹理。此外,项目也选用了高透玻璃和金属等现代精致材料,嵌入质朴体量中,使建筑更“轻”,拙中见巧。

▽夯土涂料尺寸控制图©️ MAO

vsszan1875840317014771.jpg

▽客房典型墙身剖面©️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MAO

vsszan1875840317014772.jpg

▽层叠的雨林瓦屋面©️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73.jpg

▽精巧的玻璃阳台©️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74.jpg

▽拙与巧©️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75.jpg

▽夯土墙效果©️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76.jpg


结语——山居新活力
在设计过程中,尊重、顺应、延展既有的山林环境,是贯穿始终的理念。相比于展示现代化、形式化的构筑技巧,我们的意图在于理解自然山水,顺势营造一处有趣温暖、土生土长的禅意生活群落。云孚里酒店的落成,希望能够唤醒明月山区质朴禅意的生活方式,抚慰来客的离尘之心,并带来新时代温泉养心度假群落的活力。

▽路随灯引云孚里©️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77.jpg

▽悠坐绿池望青山©️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78.jpg

▽南侧航拍云孚里©️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

vsszan1875840317014779.jpg

▽总首层平面©️ MAO

vsszan1875840317014780.jpg

▽总二层平面©️MAO

vsszan1875840317014781.jpg

▽客房S2-A户型平面图©️MAO

vsszan1875840317014782.jpg

▽客房S5-B户型平面图©️MAO

vsszan1875840317014783.jpg

▽客房S8-C户型平面图©️MAO

vsszan1875840317014784.jpg

▽整体东立面图©️MAO

vsszan1875840317014785.jpg

▽酒店公区立面图©️MAO

vsszan1875840317014786.jpg

▽竹构件典型剖面©️MAO、奥纳木构

vsszan1875840317014787.jpg

▽竹竿顶部安装节点©️MAO、奥纳木构

vsszan1875840317014788.jpg

vsszan1875840317014789.jpg
vsszan1875840317014790.jpg
vsszan1875840317014791.jpg
vsszan1875840317014792.jpg
vsszan1875840317014793.jpg
vsszan1875840317014794.jpg
vsszan1875840317014795.jpg
vsszan1875840317014796.jpg
vsszan1875840317014797.jpg
vsszan1875840317014798.jpg
vsszan1875840317014799.jpg
vsszan18758403170147100.jpg
vsszan18758403170147101.jpg
vsszan18758403170147102.jpg


项目名称:明月川 • 云孚里云宿温泉酒店
项目类型:山地酒店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艾麦欧(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尚诺柏纳空间策划 公司网站:www.mao-arc.com
联系邮箱:mao-arc@vip.163.com
项目设计:2021/05-2021/11
完成年份:2021/12-2023/10
建筑设计团队:李余嘉、柴靖、孙志峰、张治玲、吴贻鹏、朱文瀚、刘磊、左乾、赵营、邱春晖
室内设计团队:王小锋、陈稚聪、陈洁仪、陈婷、湛颖、海恬 项目地址:江西省宜春市洪江镇
建筑面积:9854.0㎡
摄影版权:章鱼建筑摄影工作室,WYAP文耀建筑摄影,艾麦欧(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客户:保利(江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济民可信集团
材料:仿木铝板、天然竹竿、铝镁锰金属瓦、超白玻璃、水泥平板瓦、仿树皮质感涂料、仿夯土质感涂料
品牌:天然竹竿——奥纳木构;金属屋面——乐居乐筑(北京);水泥平板瓦——曼宁家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小雨2222024-8-28 15:26:01
最后给张原住宅 这是在张扬什么捏?看不起原来的住宅还是咋地?
苏三少爷2024-7-4 19:51:08
好屌的建筑。楼主也是辛苦,发了这么多的图。
74sbq2024-9-7 09:52:58
设计很好,经营运作不知道会如何?
wq1976542024-8-26 13:57:11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Xx____偉2024-7-16 14:41:57
很棒的设计,666666
阿茂_design2024-7-4 08:12:09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ruth1612024-7-5 18:17:46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陈Bn4e622024-7-6 11:27:24
感谢楼主的分享
荔枝莉2024-7-10 09:50:26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下一页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