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小巧朴素的小教堂建在托马斯·崔神父(1821-1861)的出生地。2016 年,梵蒂冈教会正式宣布托马斯·崔神父为“受人尊敬”的人物。这座小教堂是对崔神父度过晚年时光的中林洞窟的现代诠释。它的作用是邀请所有游客,无论信仰如何,来这里进行自我反思。
这与其他圣地有何不同?人们将如何在此地缅怀崔神父?这些问题需要从建筑的角度来回答。这片场地现在除了一棵大柿子树外空无一人,似乎为这片圣地指明了方向。与其在场地上建起一栋大房子,不如将住宅区建得尽可能小,让大部分场地空置。教堂不应让长期塑造这一空间的景观负担过重,而应努力保留他的记忆。就像他晚上走过的没有灯光的小路一样,明亮的黑暗比明亮的灯光更适合这个地方。
托马斯·崔出生纪念教堂复制了中林洞窟的场景。它准确地捕捉了封闭的洞穴般的氛围、粗糙的内部、明亮的黑暗和低矮的祭坛。教堂是一座面向他出生地的极简、小巧、空旷的建筑。首先映入游客眼帘的长屋檐是这座无人教堂可持续性的重要装置,也是面向出生地的框架所在地,其外观和功能与韩国屋檐的典型外观相似。
天花板上雕刻着朝鲜时代开发的星座图“天上列子分夜地图”,重现了崔神父在许多夜晚行走和凝视星空的情景。对于在 11 年的时间里徒步行走了约 90,000 里(约 35,000 ㎞)的崔神父来说,“天上列子分夜地图”是他夜间旅行的朋友和伙伴,它描绘了朝鲜夜空中闪耀的星星。下面的岩石祭坛是用以前埋在达罗谷圣地长老院院子里的岩石制成的。
当参观者穿过连接入口和教堂内部的蜿蜒狭窄走廊时,人们逐渐适应了黑暗,直到最终进入黑暗的空间。这条走廊两侧的墙壁是用压印有图案的竹子制成的。这种图案是由直径 60 毫米的竹子切割和拼接而成的,考虑到场地的偏僻位置和预算,它没有使用金属模具,而是以细致的手工制作而成。墙壁内外连续的水平流动在绕祭坛一圈后重新汇合。所有参观者都可以欣赏崔神父在孤独的夜晚通过这个邀请所有人,无论宗教信仰如何,来到这里自我反思的教堂和这个与风景融为一体的家的奉献精神。
- 项目设计:Woo-projects Architects
- 项目面积: 117.0m²
- 项目年份:2023
- 项目摄影:Yoon Joonhwan, Kim Yongkwan
- 首席设计师:Woo Daeseung
- 结构工程:Seoul Structural Engineering & Consulting Co.Ltd
- 项目建造:Builder Dularc
- Mechanical Engineers:Woojin Facilities
- Electrical Engineers:Sejong Group of Technique
- 设计团队: Kim Jongdo, Song Byoungcheol, Lee Yeonkyung
- Wood Furniture: Park Taehong
- 项目成市: Cheongyang-gun
- 项目国家: South Korea
- 转载自:Archdaily
- 设计师:Woo-projects Architects
- 图片©Woo-projects Architects
- 语言:英语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