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188302070024111.png

建筑与基地间应当有着某种经验上的联系,一种形而上的联系,一种诗意的连结。
——斯蒂文·霍尔

vsszan188302070024112.png

01
索 居

vsszan188302070024113.png

如今社会、经济、科技三者飞速发展与更新迭代的环境,是人类在不断验证自身,是拥有可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这一能力的最终产物。

vsszan188302070024114.png

当人类想要自然界的资源,犹如探囊取物。于是不可避免地,我们与自然站在了对立面。选择主动切断与自然世界的链接,也使得我们再也无法将自己的根系扎入土地,参与自然循环。

vsszan188302070024115.png vsszan188302070024116.png

高度依赖大脑,却对身躯的变化状态,逐渐失去觉察的本能,这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

02
寻 根

vsszan188302070024117.png

呼吸是人类生存之本。没有呼吸,人体细胞内部就无法产生能量。然而当社会大众谈论健康话题时,条件反射将注意力集中于饮食结构与体能训练,对「有效呼吸」鲜少关注。

vsszan188302070024118.png

直到社交网络上陡然增量的,有关「户外经济」、「白噪音」、「普拉提」等一系列词条收录,背后正反映着大众消费需求的转变。

vsszan188302070024119.png

从马不停蹄在大楼的灯火通明里辗转,流连于名利场的风景;到如今,主动选择给自己减速,重新进入山间,树林,沙滩。以天为被,以地为席,让身与心重新与大自然链接。
普拉提,作为集合了呼吸训练、意识控制、疗愈身心为一体的静态运动。它起着调理身体潜在的结构不平衡作用,有助于提升活力,因此成为了人们在处理完一天日常繁杂的事务后,能快速回血,补给能量的最好方式。

vsszan1883020700241110.png vsszan1883020700241111.png
灵感来源@Jean Jacques Balzac作品


我们以原始石材肌理,与清水混凝土为基础,构建出一个空性疏朗,能够在沉浸内观中,发现自然、平和状态的空间。想象下肢,如同交缠有力的根系,从足底开始向下生长。当这些根系穿透地面、混凝土,便化作与地球联结的微型桥梁,而非障碍。在均匀而沉稳的呼吸中,深入大地。感受砂石与土壤的温度、质地、颜色和其中的矿物质与岩石。

vsszan1883020700241112.png vsszan1883020700241113.png

灵感图源
TheState Museum of Egyptian Art and The University of Film and Television(上)
JannisPetereit  环境模型细节(下)

03
归 野

vsszan1883020700241114.png

当人们从远处,抑或是在自然光源不充裕的晨雾、黄昏、阴雨等天气,以及逆光的环境看向室内时,天然材质细部的凹凸转折,会变得相对模糊,外步轮廓线条,则会加以凸显。

vsszan1883020700241115.png vsszan1883020700241116.png vsszan1883020700241117.png vsszan1883020700241118.png

因此我们在一定数量的建筑结构室内化组合中,以及墙体立面处理时,加重了轮廓线的分量。

vsszan1883020700241119.png vsszan1883020700241120.png vsszan1883020700241121.png vsszan1883020700241122.png

为保证内部空间的良好衔接关系,我们在适当的地方穿插阶梯,作为过渡性的小空间。

vsszan1883020700241123.png vsszan1883020700241124.png vsszan1883020700241125.png vsszan1883020700241126.png

访客在持续的行走过程中,从公共空间,穿过廊道,直至半开放的功能区域,获悉建筑内部的各个部分,从而在记忆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概念。

vsszan1883020700241127.png vsszan1883020700241128.png

运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逐一展现出来的空间变化,也将保持着连续的关系。

vsszan1883020700241129.png vsszan1883020700241130.png vsszan1883020700241131.png vsszan1883020700241132.png vsszan1883020700241133.png

当韵律的动线,贯穿整个空间时,留存下来的,是协调一致、又充满变化、且具有时起时伏的节奏感,足以予人完整且深刻的印象。

vsszan1883020700241134.png vsszan1883020700241135.png vsszan1883020700241136.png vsszan1883020700241137.png vsszan1883020700241138.png vsszan1883020700241139.png vsszan1883020700241140.png vsszan1883020700241141.png vsszan1883020700241142.png vsszan1883020700241143.png

顶界的处理,我们以镜面作为光感材料,增强空间的开放感。透过自然光的反射,能将窗外的自然风景捕获入室。

vsszan1883020700241144.png vsszan1883020700241145.png vsszan1883020700241146.png vsszan1883020700241147.png vsszan1883020700241148.png vsszan1883020700241149.png vsszan1883020700241150.png

对着镜子,观照自己身体的状态,随着呼吸,感知腿部根系,从大地扎根,蔓延,舒展,再到逐渐缩小并向上卷起,重回地表的能量,找回心安之落点。

vsszan1883020700241151.png vsszan1883020700241152.png vsszan1883020700241153.png vsszan1883020700241154.png vsszan1883020700241155.png vsszan1883020700241156.png
△设计师手稿

vsszan1883020700241157.png
△爆炸图


项目名称丨岩地寻根
项目地址丨中国·成都
项目面积丨200.0㎡
项目类型丨普拉提馆
设计公司丨笾界建筑
创意总监丨肖玉龙
深化设计丨薛杰、马瑞、李义强、余利山、唐家明、李超、朱忠林、刘磊、李平
空间摄影丨普尤/又与空间摄影
空间视频丨Yao/又与空间摄影
项目撰文丨Min

    • 转自:内外之间
    • 图片©笾界建筑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4-8-9 22:49:39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