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周公山国际会议中心是雅安楠水阁温泉酒店新建的多功能复合型会议中心,整个建筑隐匿于山川之中,灵活的介于对外公共会议空间与酒店配套空间之间。会议中心规划之初设有开放的会议区、展览区、餐饮区和观鸟(观景)区域等,期望通过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实现多功能业态组合,打造闭环的在地消费体验。同时项目期待成为地方公共精神场域和文化活动的触发地,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

▽项目一瞥©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vsszan191209131058551.jpg

雅安,景之雅,心之安,一座以雨闻名的城市。周公山,故有诸葛亮武侯征讨西南蛮夷途径于此,因其梦见周公,便有此名,环绕周公山穿行之河流命名为“周公河”。项目位于四川雅安周公山旅游度假区内(周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场地紧邻周公河。随着历史的变迁,周公山也逐渐成为中国历史名山,获批为国家森林公园,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场地区位© 山间建筑

vsszan191209131058552.jpg
▽场地现状© 山间建筑

vsszan191209131058553.jpg

项目场地北低南高,存在25米高差;竹林环绕,两河穿行,抬首即见烟雨朦胧的周公山。设计初到项目场地,便被茂林修竹,幽静远山,周公河所吸引,周公山自带的历史底蕴为场地增添了一丝悠远的古味。一艘竹篷小船,一方烟雨雅安,一所内隐“小”筑,成为我们对场地的美好设想。秀山秀水的景色让我们决定设计一座藏匿于山水之间的内隐建筑,以减少对场地环境的“侵入”,同时考虑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场地高差,让建筑部分下沉(覆土式)以适应场地,局部向外悬挑20米,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山河之势,犹如漂浮行舟,与承载历史的周公山对话,传递古意与诗意情怀。

▽会议中心和酒店鸟瞰©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vsszan191209131058554.jpg
▽会议中心和酒店鸟瞰©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vsszan191209131058555.jpg vsszan191209131058556.jpg
▽会议中心河岸视角©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vsszan191209131058557.jpg

01.消减场地与建筑的矛盾
通过现场踏勘,场地紧邻市政道路且处在两水域交汇口,可用地块面积十分有限,场地内高差明显,同时会议功能要求最大容纳1100人,且会议厅室内净高不低于7-8米。因此,设计如何在有限的场地空间和高度限制下,既能满足功能需求,又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打扰”。

▽覆土策略© 山间建筑

vsszan191209131058558.gif
▽总体鸟瞰©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vsszan191209131058559.jpg vsszan1912091310585510.jpg
▽沿道路夜景鸟瞰©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vsszan1912091310585511.jpg

为此我们决定采用覆土建筑形式,通过将建筑沉入地下,使其“漂浮“在河岸边,犹如行驶在周公河上的一叶扁舟,从而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过分“侵扰”,将大空间大跨度(30米无柱结构)及“苛刻“净高要求的会议厅巧妙地隐藏于地面以下,同时在地面以上设置仪式感突出的小体量建筑作为入口,赋予国际会议中心入口应有的体量感,地下地上兼顾功能与仪式,在解决场地空间限制的同时实现功能需求。考虑到场地靠近河岸,我们在临河一侧采用通透的玻璃幕墙,引入河岸景观环境,形成“舟外观景、舟内映景”的独特体验,营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感。

▽设计概念© 山间建筑

vsszan1912091310585512.gif
▽沿河鸟瞰©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vsszan1912091310585513.jpg
▽会议中心入口©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vsszan1912091310585514.jpg

02.解构和功能
建筑采用钢混结构作为覆土会议中心的主框架,悬挑部分的屋面及底部则采用桁架结构,通过网状链接实现相互支撑。为了满足会议空间的功能效果,地下覆土空间设计为30米的大跨度无柱结构,而悬挑部分则为20米向上起翘的桁架结构,充分展现了结构设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结构设计是此项目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会议中心© 山间建筑

vsszan1912091310585515.jpg
▽会议中心结构解析© 山间建筑

vsszan1912091310585516.jpg
▽会议中心结构体系© 山间建筑

vsszan1912091310585517.jpg
▽会议中心悬挑透视©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vsszan1912091310585518.jpg

建筑通过不同的结构体系,使各空间之间的关系独立,从而构建出互不干扰的业态模式。

▽会议中心功能剖面© 山间建筑

vsszan1912091310585519.gif
▽会议中心河岸透视©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vsszan1912091310585520.jpg
▽会议中心竹林透视©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vsszan1912091310585521.jpg
▽会议中心河岸夜景©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vsszan1912091310585522.jpg

会议功能区采用电动滑轨门进行空间划分,实现大空间与小空间之间的灵活转换。此外,设计在会议区两侧预留了厨房区域,使会议功能区能够灵活转化为宴会厅,以满足多元化的使用需求。

▽会议功能区© 山间建筑

vsszan1912091310585523.gif
▽会议厅©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vsszan1912091310585524.jpg vsszan1912091310585525.jpg

03.材料和建筑气质
建筑屋面采用预钝化石墨灰钛锌板,其密度高于普通铝板,整体平整度也优于传统铝单板。为统一会议中心与酒店及场地环境之间的气质,设计团队对屋面材料的色泽和反光等均进行了多次实验和筛选,放弃了重量较重的陶瓦等材料,以期呈现更佳轻盈的瓦面效果。同时为更好实现瓦面质感,我们在单元化钛锌板搭接方式上也做了选型,采用菱形图样相互卡扣以模拟瓦片铺设,并尝试多种尺寸拼接比对来优化视觉效果。

▽材料选型© 山间建筑

vsszan1912091310585526.jpg vsszan1912091310585527.jpg
▽会议中心鸟瞰©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vsszan1912091310585528.jpg vsszan1912091310585529.jpg
▽会议中心夜景鸟瞰©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vsszan1912091310585530.jpg

设计期望以现代材料诠释传统肌理,使建筑气质自然融入环境,同时与原酒店的风貌相和谐。以低调的姿态展现建筑的独特气质,同时兼具现代高效性。

▽会议中心雾中鸟瞰©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vsszan1912091310585531.jpg vsszan1912091310585532.jpg

04.城市空间的参与性
项目最终形成了一个集会议、活动、观景、休闲简餐等功能于一体的会议公共空间,定位介于对外公共会议空间与酒店配套空间之间。整体下沉区域为集中会议区,而船型悬挑廊道则为开放式观景平台,供周围居民、游客等游览、远眺、拍照;内部阶梯空间可用作公共活动空间,悬挑餐厅最初定位为网红观景餐厅,后期根据酒店需求调整为独立的休闲活动包房。空间切换灵活且围绕多元功能布置,充分满足公共参与性。

▽公共空间行为© 山间建筑

vsszan1912091310585533.jpg vsszan1912091310585534.jpg
▽夜览©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vsszan1912091310585535.jpg vsszan1912091310585536.jpg
▽1F平面© 山间建筑

vsszan1912091310585537.jpg
▽2F平面© 山间建筑

vsszan1912091310585538.jpg
▽夹层平面© 山间建筑

vsszan1912091310585539.jpg
▽剖面图© 山间建筑

vsszan1912091310585540.jpg
▽结构细部© 山间建筑

vsszan1912091310585541.jpg
vsszan1912091310585542.jpg vsszan1912091310585543.jpg

项目名称|四川雅安周公山楠水阁温泉酒店会议中心
项目地址|四川省雅安市周公山温泉公园雅安楠水阁温泉酒店
项目面积|6709.76平米
设计时间|2022年
完工时间|2024年
建筑设计|山间建筑
建筑主创|张胜超
景观设计|山间建筑
幕墙设计|李传清、代冲
结构设计|阿刚
建筑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建筑施工|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暂时没有评论,你回一个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