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191465191636101.png

建筑如何在静止矗立中产生对话?材料又如何从浇注糅合中生出情感?一块接着一块的石头或木头,简单和简单并立而行,自在的随性的,从土壤里生长,堆积,一栋“会呼吸”的房屋渐渐成型。
“会呼吸的建筑”,仿佛是青年建筑师刘硕带给自然的回应。在他的设计里,材料的选择使用是紧贴环境与人物的,犹如一条无形的线引导人们从室外走向建筑再走入室内,以建筑与空间的真正衔接去彰显一种“彻底的自由”。
对于室内的改造设计,他往往借由建筑本身的自然、纯粹、亲切去过渡,每一种家具、材质、景观、装饰,皆可【自由的流动】,互通的同时保证家该有的私密性。撤掉装饰,以接近于感官机能的状态去捕捉居者肆意洒脱的生活日常。

vsszan191465191636102.png vsszan191465191636103.png vsszan191465191636104.png vsszan191465191636105.png vsszan191465191636106.png

来自泉州的砖砌于室内外,水磨石、火山岩,相近又各具生命形态的铺开、相接。内与外达到一贯性。

01
自然里生长的建筑

vsszan191465191636107.png

本案坐落于云南昆明,在这个四季如春的城市,刘硕依旧从居者需求以及“当地个性”,为业主创造了一个种满植物、徜徉自然的三口之家;一个伸手即可触摸并感知生命的新空间。

vsszan191465191636108.png vsszan191465191636109.png

庭院是自然与生活的交汇之地,为了改变庭院与室内相互独立的状态,设计将建筑四面打通,使庭院与表皮和内部空间相互渗透。表皮与建筑体量时合时离,创造出宽广的开放机会,通风、采光、美景与室内空间相辅相成,确保室内外保持强烈的对话。

vsszan1914651916361010.png vsszan1914651916361011.png vsszan1914651916361012.png

当建筑肌理与人的肌肤互为关照时,自由与流动便随之而来。室内避免过多使用墙壁分割,减少视线阻碍;一楼大部分区域为公共空间,设计通过家具布置去展现不同的区域功能:当居者的步伐由外入内,其视线可由外(庭院)及内(厨房)再及外(仙人掌温室)。层层递进,空间灵活通透又逐渐经由动线感受而丰盈多彩。

vsszan1914651916361013.png vsszan1914651916361014.png vsszan1914651916361015.png vsszan1914651916361016.png vsszan1914651916361017.png

滑动查看。自然的材料构筑为建筑表皮,又顺着表渗透里;建筑成了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与光嬉戏,沉稳、平静、舒服。
室内空间在建筑形体,几何动线的引导中徐徐展开。“充盈”或许非常适合此时房屋的状态:每一条线,每一次转折,每一个恰当的“开窗”,都能让我们想象居者身于其中的闲适与幸福。

vsszan1914651916361018.png vsszan1914651916361019.png vsszan1914651916361020.png vsszan1914651916361021.png

02
进入生活的三餐四季

vsszan1914651916361022.png

设计将厨房、男主人的书桌、餐桌和小沙发合而放置,面向南方。从而直接促进室内人与室外物的互动,风与阳光,植物与影子,动静层叠转换,牵动着往昔岁月的故事记忆。

vsszan1914651916361023.png vsszan1914651916361024.png vsszan1914651916361025.png vsszan1914651916361026.png vsszan1914651916361027.png

滑动看更多。光与物,星星点点,就像人生的每一片“碎钻”,令人会心一笑。
通过“建筑体感的”客厅,从一条横向通道跳出来,将视觉落在业主最喜欢的社交空间——厨房。其柜体墙上开设长方形洞口,以柔和而俏皮的方式去吸引不同方位的目光,并一一分散出去。在这里烹饪、用餐和聊天,被簇拥进自然和阳光的中心,目之所及皆是勃勃生机。

vsszan1914651916361028.png vsszan1914651916361029.png vsszan1914651916361030.png

餐桌来自壹集。厨房开放明亮,原木温暖,悬挂而下的厨房工具为整体空间带来生活的烟火与平凡的家常味道。
欢声笑语之外,我们能看见一侧的花园和木屋,一侧透明的火炉及宿根类植物区域。所有的一切都仿佛被链接,身心都被安抚。

vsszan1914651916361031.png vsszan1914651916361032.png vsszan1914651916361033.png

通往二楼的楼梯隐匿于客厅高墙背后。徐徐往上,顶部天窗洒下一路的明媚阳光,照亮这小小的楼梯间。摄影师墨镜黑白的摄影作品《红色荒原》就如一束光,彼此对照,彼此相合。

vsszan1914651916361034.png vsszan1914651916361035.png vsszan1914651916361036.png

二楼走廊通往外部两个卧室,主卧位于厨房正上方,沿着路线可驻足回望楼下场景;卧室内部悬挑出一方阳台,也可畅享仙人掌温室的景致。

vsszan1914651916361037.png vsszan1914651916361038.png vsszan1914651916361039.png vsszan1914651916361040.png vsszan1914651916361041.png

03
相生,观植物探心灵

vsszan1914651916361042.png

大型仙人掌和沙土植物是业主喜欢并期待种植的。设计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景点”并输入到其他区域,营造一种植物与人同生共长的情绪链接。
为保护仙人掌免受寒冷侵袭,设计搭建了仙人掌温室。胶合木构成温室的支撑结构,金属构件提供连接,透明玻璃成为温室屋顶,底部2/3部分采用半透明的U型玻璃与邻居的视线分隔,上部1/3则用轻盈的半透明聚碳酸酯板做开启扇窗。房间朝南,确保仙人掌时刻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而两种半透明材料柔化了南面的直射光,营造出迷离温馨的光线效果。

vsszan1914651916361043.png vsszan1914651916361044.png vsszan1914651916361045.png vsszan1914651916361046.png vsszan1914651916361047.png vsszan1914651916361048.png vsszan1914651916361049.png

植物的生长状态,从侧面去反映居者的生活态度。

vsszan1914651916361050.png vsszan1914651916361051.png vsszan1914651916361052.png vsszan1914651916361053.png vsszan1914651916361054.png vsszan1914651916361055.png vsszan1914651916361056.png

温室后方延伸出一片长长的三角形边角料的室外空间,一米处种植着高度不同的香椿树,形成鲜绿的色块,树冠轻快地在U型玻璃的"半透明幕布"后随风摇摆,与内部的大型沙土植物形成鲜明对比,默默展示着内外之间的关系——它们有着不同的韧性和生长轨迹,也一同被自然灌溉。

vsszan1914651916361057.png vsszan1914651916361058.png vsszan1914651916361059.png

设计师刘硕让建筑和材料在各自的世界里发言、行动,景观与居者一样,在空间的内与外游走、感受,独立的彼此在此刻相遇并慢慢贴近,共同绽放出一朵盛大的花。

vsszan1914651916361060.png


项目名称 Name | JJDY23#
项目地点 Location | 云南昆明,中国
建筑/主持设计 Architect | 刘硕
建筑面积 Architecture Area | 300.0m²
完成时间 Project Finish | 2023年
项目摄影 Photographer | 墨镜
项目类型 Building Type | 住宅(建筑改造+室内设计+景观设计)
建筑材料 Material | 砂砖,胶和木,U型玻璃,聚碳酸酯版


vsszan1914651916361062.png
刘硕

石 · 页建筑设计 创始人/设计总监


曾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习6年,于2017年建立石 · 页建筑设计研究工作室。该工作室致力于研究与设计各种尺度大小和类型的建筑,包括私人住宅订制,宗教空间,画廊,博物馆,酒店 , 公共休闲空间等,其理念是用简单的造型和构造去诉说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的重要性,同时表达对谦逊朴实的追求。
Alvar Aalto 的铜门把手被比喻成了与建筑的握手方式,该团队认为增加人在建筑和空间内的参与感和互动性是形成公司设计的最核心价值。任何尺寸的事物,不管是一座庙宇,一栋房子,一把煎锅还是一双芭蕾舞鞋,日常所有物体的设计都是对这些基本元素(质量、体积、表面、比例、交叉、几何、重复、光线和仪式)的组合与思考。这样,连一把最最普通的叉子也可以成为载人通往更广阔思维的工具。


    • 转自:走鹊
    • 图片©石 · 页建筑设计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HZ小青年2024-11-20 16:13:31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