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szan191496191640271.png

“差异化是设计的重要部分。差异化的体现不在于空间与空间的比较,而是从空间本身的状态与使用者的状态去寻得。因为每个空间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设计者的我,在结构和思维的输出中,是去揭开空间/建筑的美,赋予其叙事可能,再由它自身来表达某个完整的或段落的故事。”
经由设计师周令之手的办公空间,我们报道过很多。功能、形态、材质及色彩是空间的构成要素,而要素选择始终围绕【使用者】这一主体。
本项目位于重庆师范大学内,由校内综合实验楼改造而成。作为一个囊括历史情怀、学术氛围,具有城市更新意义的办公招商项目,设计师如何以简入深,串联记忆纽带,引领大家走过漫漫时光?

vsszan191496191640272.png vsszan191496191640273.png vsszan191496191640274.png

设计背景:使用者
Who is the user of the space?

vsszan191496191640275.png

本案由重师综合实验楼改造为办公招商空间,位于沙坪坝中心地带。不仅是单纯的设计作品,更注入了属于重师人的记忆,也承载着城市历史;设计通过建筑的更新去链接时代的印记,去唤醒人与空间在成长之中消退的故事。
对于周令而言,这是充满趣味和挑战的一次经历,更是设计者与城市空间共生长的责任感彰显。甲方与设计师有着信任基础,是行动与思想同频的人,他们彼此为项目赋能;在保持空间的基本使用功能下,甲方给予设计师发挥和思考的自由限度。

vsszan191496191640276.png vsszan191496191640277.png vsszan191496191640278.png

“它是一个租赁办公空间,在商业中心,公共区占比大;加之其原本拥有9.5米空高的结构优势,我们希望减少改造部分,在【新感官】的体验下能保留老建筑的味道。由于设计之初并不确定空间的具体使用者,我们会进行不断假设,尽量满足空间的功能划分,并将情绪表达隐于设计语言,赋予空间这个客体留白度,并由它激发使用者的不同想象。”

vsszan191496191640279.png vsszan1914961916402710.png vsszan1914961916402711.png vsszan1914961916402712.png vsszan1914961916402713.png
vsszan1914961916402714.png vsszan1914961916402715.png vsszan1914961916402716.png

差异化→情绪感染
Differentiation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vsszan1914961916402717.png

使用者的不同会带给空间意想不到的变化,强调人与空间的互动性,也暗示空间本身的独立和个性。周令认为,“在没有确立使用主体时,透过空间本身的状态去找差异点;空间结构的优劣势是已经存在的,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其本身状态拥有更多可能性和塑造力。”
设计手法尤其是形态造型的应用,首先是为解决原空间的结构缺陷,然后才是新空间的美感增饰。空间内可直观几何线条,圆、三角、方形、扇形、弧形等,它们在同个空间内交织蔓延,一定程度上延伸了视觉感和深邃感;从而产生新的变化和意义,再次定义了空间的差异性。

vsszan1914961916402718.png vsszan1914961916402719.png vsszan1914961916402720.png vsszan1914961916402721.png

整个空间包括接待大厅、展示空间、公共会议空间、独立会议空间、独立办公空间、公用办公空间,设备打印区、咖啡休闲区、阅读空间。从线条勾勒到色彩运用,呈现给使用者的“维度”是宽广的,呈现给观者的体验是延长的,由冷到暖调的打造,只需要人进入其中,开垦名为“调料盘”的新地带。
其中公共展示空间(本来是甲方的私人展示空间)由于使用者从甲方变为观者,甚至变为甲方与观者同行,从而加深了空间与人、人与人的互动联系,这是设计之外的美好价值体现。

vsszan1914961916402722.png vsszan1914961916402723.png vsszan1914961916402724.png vsszan1914961916402725.png vsszan1914961916402726.png vsszan1914961916402727.png

色彩与材质上,基于办公商业的主次关系,设计输出相对退让的空间色彩。保留空间内存有的历史痕迹:地面、墙面等位置减少材质更改,质感漆、水泥空心砖、仿古砖、冲孔板、亚克力等材质,与黑白灰形成简单而克制的印象,提供给使用者足够的融合度。
橙与蓝的点缀在此刻赋予历史情怀由古至今向未来——橙是活力是希望,是跳跃;蓝是沉稳是未来,是冷静。动与静各自思索,也穿梭于黑白灰的世界,畅游;渐变感更给人一种无限向上往前的力量,正如其“拾光格”的新名字,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格子,一个格子是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自己的光在闪,当它们齐聚在一起,便是星光璀璨,熠熠生辉!

vsszan1914961916402728.png vsszan1914961916402729.png vsszan1914961916402730.png vsszan1914961916402731.png vsszan1914961916402732.png

设计在路上,思想会成长。周令表示,“从单纯服务于甲方到关注记忆情感、社会责任等,设计是一份工作,也是创建美好关系——人与人、与空间、与城市——的桥梁。本案受到众多关注,也让我意识到人们对于过往的眷恋。我想这就是设计改造的意义吧。”

vsszan1914961916402733.png vsszan1914961916402734.png vsszan1914961916402735.png

本项目所受关注度,不仅在于设计改造这一动作,其中更包含不同人群、不同角度、不同意义之下的关怀。由此,我们简单采访了项目甲方,为观者体验提供较全面的视野。

“创新”与学校之间有一根无形的线,该项目对于学校/学子的意义?
由重庆市政府提出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原本就是为了加强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师生团队创业等创新创业相关活动。重庆师范大学作为首批入圈高校,坚持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建设环重庆师范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暨拾光格数字经济产业创新,更是将高质量推动师生创新创业、科研成果转化作为作为重要目标。“此项目作为一个桥梁,增加多元互动,学子之间,师生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等等,它或许是一个展示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有自己的【想象空间】。”

焕新的项目承载了什么意义?
传承的本质不是否定过去,通过合理的设计让原本已承载众多重师师生、学子会议的空间以新的表象形式进行延续,在此延续中拓展未来更多的可能及承载新时代的记忆。“情怀落到个体身上有不同的表现,而新的记忆也是无数人的创造的集合,我们希望它开启新篇章。”

项目带给您的整体感受?
在设计过程中,对项目历史的了解、需求的了解以及设计的手法沟通都是非常难忘的。项目实施完成后,带来的感受也非常直观,焕然一新中又透着高校特有的气质。“正如设计师所言,我们是共同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项目赋能,它不是一个一言而蔽之的空间,它包容且具有无限潜力。”

vsszan1914961916402736.png
平面图

vsszan1914961916402737.png


项目资料
项目名称 Name | 拾光格(重师)数字经济产业创新港
项目地址 Location | 中国 重庆
设计公司 Firm | VD.DESIGN周令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Team | 周令、曾钰茹、唐冬雪、梁常谋
项目面积 Area | 2260.0㎡
完工时间 Time | 2023.7.1
项目摄影 Photography | 吴昌乐


vsszan1914961916402739.png
周令

VD.DESIGN周令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创始人/创意总监



    • 转自:走鹊
    • 图片©VD.DESIGN
    • 编辑:序赞网
    • 阅读原文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阿茂_design2024-11-20 08:31:12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