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家浜村民服务中心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 2023 | 中国江苏


你或许不知道费家浜,但你应该听闻过费俊龙,这位共和国的航天员两次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浩瀚的太空中!而费家浜,正是这位航天英雄的在遥远太空中,不经意会想起的故乡……他的故事,让乡村里的每个孩子相信:乡村不仅有广袤的田野,还可以迈向无垠的星空。

▽风光秀丽© 向刚

vsszan193022031449191.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vsszan193022031449192.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费家浜村位于昆山市巴城镇北部阳澄湖西侧,村子不大,只有二三十户人家,但是风光秀丽,沃野广袤,是一座宁静的典型江南村落,经过江苏省持续的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建设,这里环境优美,整洁宜人。随着农村人居环境的不断高质量发展,小村庄迎来了建设一座村民活动中心的机遇。

▽建筑鸟瞰© 向刚

vsszan193022031449193.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vsszan193022031449194.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vsszan193022031449195.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项目选址于村口广场西侧,原先只有一座公厕。受限于自然村的规模不大,所以活动中心的配建指标只有300㎡,而作为太空英雄的故乡,却承载着人们很多期许:有人说应该建个村里的航天科技馆,有人说应该建一个元宇宙中心,也有人说应该太空科普馆……然而站在费将军的角度,这些或许并不重要,故乡的更和谐美好才是第一位的,如何让村民感受这座建筑的开放与温度,或者是第一位的。

▽轴测©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vsszan193022031449196.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立面© 向刚

vsszan193022031449197.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vsszan193022031449198.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于是如何用最小的建筑面积,提供最多最好的空间环境是设计的第一要务,结合村口广场,我们将建筑布局成“C”字形,开口朝向东边的广场,这样进一步扩展了广场的空间,让建筑成为小广场的底景和边界,让基地最大的还空间于民,我想这应该是费将军希望的。

▽生成分析图©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vsszan193022031449199.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还空间于民© 向刚

vsszan1930220314491910.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vsszan1930220314491911.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C字形的平面像一个涡流,也像一片星云,从和南边民居同等的十米高度,一直旋转到街边的4米高度,似乎让一片星云,变得触手可得,即便是小朋友,也有了触摸的希望,这个姿态,也以一种谦虚的态度迎接北侧进村路上往来的人们,即使在黑夜,屋顶的那片光,也能带你回家。

▽C字形屋檐© 向刚

vsszan1930220314491912.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建筑的幕墙,采用了“L”形的折形玻璃,如同火箭发射塔的内齿轮或发射器精密的构造,同时让内部空间通过多个角度的折射,呈现出如梦如缓的景象,面向小广场和进出的道路,都如同一座展示内部空间的大屏幕,对村内村外每天演绎着这里的生活和故事。

▽“L”形的折形玻璃© 向刚

vsszan1930220314491913.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玻璃细部© 向刚

vsszan1930220314491914.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建筑只有一层半,一层主要提供了可以单独对外开放的公共卫生间,展厅和咖啡厅,当然共享的空间也可以开会和议事;二层也是完全开放的空间,平时可以兼作展厅、会议室和活动室。由于面积很小,所以整个空间都是开放的,除了一层南北两隅的咖啡区和卫生间,基本上没有强制的功能限定。在乡村里,空间总是被期待多义性,因为可建造的非常有限,功能和使用的可能性却是无限的。

▽室内概览© 向刚

vsszan1930220314491915.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vsszan1930220314491916.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vsszan1930220314491917.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vsszan1930220314491918.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楼梯下的一角© 向刚

vsszan1930220314491919.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作为对乡村建筑可逆性的思考,我们一直希望以传统木构的方式,减少对混凝土、水泥等不可降解材料的依赖和使用,同时让建筑本体具备装配式的可逆性,不对乡村的土壤和环境构成伤害。这个初衷最好的选择原本是木构,但是用地距离南侧相邻农房的间距太小,出于消防安全性我们采取了钢木结构体系,以最简的支撑逻辑实现了对三维曲线屋顶的支撑,而整个屋面全部采用了木结构和金属瓦的轻量化体系,最大程度上保证屋盖的结构与保温综合性能。

▽构造图©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vsszan1930220314491920.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立面夜景© 向刚

vsszan1930220314491921.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整个项目从设计到建设仅仅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充分体现了装配式钢木结构施工的高效与快捷,建设过程中,除了地基部分没有任何的湿作业,全部采取预制装配、铆钉、榫卯、插接等方式进行连接,这也基本符合中国传统民居的营建逻辑。

▽广场夜景© 向刚

vsszan1930220314491922.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如今,环形的小院里,每天晚上都汇聚着聊天、遛狗、散步的村民,孩童骑着单车不停地在周边嬉戏。这里始终是一座半开放的建筑,一座乡村居民的会客厅,夜幕沉沉落下,这里成为广袤乡野中最后一点灯光,而遥远的太空中也有一缕光,那是中国城市与乡村里的每一个人共同的梦想!

▽沿街一角© 向刚

vsszan1930220314491923.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总平面图©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vsszan1930220314491924.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一层平面图©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vsszan1930220314491925.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二层平面图©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vsszan1930220314491926.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立面图©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vsszan1930220314491927.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vsszan1930220314491928.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剖面图©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vsszan1930220314491929.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vsszan1930220314491930.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vsszan1930220314491931.jpg
Ai图片分析,需要登录阅读


项目名称:费家浜村民活动中心
项目类型:公共建筑/乡村建筑
项目地点: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巴城镇费家浜村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方案设计:郭海鞍、向刚、叶雨朦、刘慧君、李莎、杨柳
施工图设计: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695㎡
建筑面积:300㎡
设计时间:2023年7月
竣工时间:2023年10月

Ai 分析中……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4-12-5 01:06:12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阿茂_design2024-12-6 08:22:00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