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视频信息

标清240普清360Vz2高清720Vip超清1080Vip字幕马上解锁


记忆中的幼儿园是懵懂、甜蜜且富足雀跃的。出现在建筑师顾忆面前的教学场景,是孤寂、破败,到处是被时间遗忘的味道。“我们想建造一片榕树下的树荫。它自治、开放、友好、松弛;有多种功能的输出,让人随时都想进来,进来之后能呆得住。喝茶、聊天、看书、发呆、写作业、听潮戏、玩泥塑、吃流水席……“

▽鸟瞰©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1.jpg vsszan193265101708052.jpg
▽建筑鸟瞰©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3.jpg

/潮来潮去的乡愁
无论走多远,这里永远是我的家/
在潮州,几乎每个村落里都能见到榕树。它们枝叶繁茂,长须垂挂,为当地的村民遮风挡雨。岁月荏苒,久而久之便成为了乡邻聊天自然聚集的“会所”、孩童嬉戏的乐园,也成为了人们心底抹不掉的一片乡愁。白墙灰砖,榕树下穿梭着各自忙碌的村民,还有永远独守在家中的老人。这是许多母亲口中潮州家乡的样子,也是立邦创始人吴清亮先生心中故乡的画像。

▽场地入口© 廖沁芳

vsszan193265101708054.jpg vsszan193265101708055.jpg
▽由周围环境看项目© 廖沁芳

vsszan193265101708056.jpg
▽入口凉廊©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7.jpg
▽凉廊正立面图© 廖沁芳

vsszan193265101708058.jpg
▽凉廊侧立面© 廖沁芳

vsszan193265101708059.jpg

建造于 1980 年代的松昌幼儿园,是吴清亮先生回国捐资建造的第一批基础设施。在往后,无论从办学还是建筑的安全等级考虑,幼儿园也无法被正常使用。于是,吴先生和他的家人便委托《梦想改造家》节目组,希望将废弃多年幼儿园改造成一座服务于全村居民的公共活动中心。

▽二层©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10.jpg
▽底层庭院©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11.jpg
▽沿河景观©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12.jpg
▽光影©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13.jpg

/延续榕树下的树荫
继续庇护村民的日与夜/
大吴会客厅的创意,便来自于榕树下的这片树荫。
原先的校舍是一个四面围合的院落。有两层的教学楼,一层教师的辅助用房,还有一棵三百的参天大榕树。整个校舍就被安放在这棵榕树底下。“我们是见到这棵榕树后,生起了个灵感。以往的村子,大家都是在树下聚集各种的活动。聊天、吃饭、喝茶、乘凉。这棵树,因此成为了村里社交的灵魂。所以我们这次改造的核心,就是要把这个院子全部打开,让整个空间看上去就像是一片巨大的树荫。”顾忆回忆起一年前的对于建筑改造最直接的灵感来源。

▽CHAO 聚© 廖沁芳

vsszan1932651017080514.jpg
▽由庭院看大榕树© 廖沁芳

vsszan1932651017080515.jpg
▽天井下的庭院©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16.jpg
▽庭院全景©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17.jpg
▽近景©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18.jpg vsszan1932651017080519.jpg
▽细部© 廖沁芳

vsszan1932651017080520.jpg

空间以三百岁的大榕树为起点,向四周扩延。建筑设计团队拆除了重重的围墙,借助先进的钢木结构,来营建一个隔而不断的无边界社区。也是秉承这样的设计理念,建筑师把原先两层教学楼作了重新的梳理,将临河部分的公厕推翻,一并作了改造。将原先教师的辅助房全部打开,做成了连廊。在一层的平台延生出一片有趣的曲线连接至二层,构建了一座像看台一样的立体空间,释放出众人安坐于榕树下的观演体验。

▽屋顶平台©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21.jpg
▽扶手栏杆©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22.jpg
▽俯视天井庭院©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23.jpg
▽顶视图©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24.jpg

/新与旧的共生
体会时间的痕迹/
大吴会客厅的另一番特写,是新和旧的元素在这里并存,并穿插于全新的结构与形式中。建筑师保留了历经 40 年风雨的“松昌教学楼”牌匾以及一面砖墙,砖墙上还留下孩子们涂鸦的画作与青绿色的一扇木门。潮州靠海。建造房屋的墙砖是将贝壳磨成的粉末混入泥沙,再压成砖块,是当地比较特别的建造工艺。在搭建全新的水洗石材质的门窗体系时,水洗石的研制也一并遵循了潮州的传统做法。同时,还保留了石碑、铭牌、木雕、石柱等老物件,期待它们在新建筑中依旧发挥重要的守护的力量。也想通过这种方式致敬潮州文化中“做人有前才有后,万事有交代”的传统礼制。

▽原“松昌教学楼”的砖墙© 廖沁芳

vsszan1932651017080525.jpg
▽钢结构©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26.jpg
▽细部©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27.jpg
▽保留下来的青色大门©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28.jpg

无论是一楼还是二楼,建筑师选用传统木质窗棂以及大量的木质家具作为室内的填充,因为这一类的手工艺赋予了许多现代材料所没有的温度,也体现潮州作为非遗文化传承城市,对手工艺与自然的珍视。远远看着,这是一座重新崛起的新建筑。但当村民们走进来的时候,会在许多细节之处触摸并感知到时间流淌过的熟悉的痕迹。

▽保留下来的牌匾©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29.jpg
▽茶书院©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30.jpg vsszan1932651017080531.jpg
▽知为集©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32.jpg
▽呷茶©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33.jpg

/让每一天的阳光
通过这片树荫慢慢渗入村民的日常/
建造一片看似轻盈亦能承重的“树荫”并不容易。整个跨度近乎20米,却看不到一根立柱。王锦老师最终以22公分的尺度完成了这个挑战,成就了整个项目中一抹亮点。“这应该算是我做过难度系数最高的一个项目了。”王锦说。

▽鸟瞰©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34.jpg

一座被时间封锁的校舍,已经被被建筑师顾忆的用心与巧思缓缓打开。大吴村的乡民又或者是慕名而来的客人正从四面八方走进这里。一楼的连廊、剧场、手作坊、共享厨房;二楼的自习室、茶书院、非遗体验区。一幅幅被树影、水波纹浸透的画卷舒展开来:放学后的孩子们在这里自习、奔跑;家长们围坐在这里聊天、喝茶;老人家们三两依靠着打发时间;喜欢唱潮剧的阿姨们,在这里排练,上演着并不正式的剧目。逢年过节,大家都聚拢在此处一起祭祖、舞狮、唱英歌、大摆流水席。

▽夜景©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35.jpg

榕树下的“大吴会客厅“,是属于大吴村里的会客厅。村民们在这里得以享受他们在家以外的所有的休闲活动。同时,也可以成为招待宾朋最具备仪式感的空间。建筑师顾忆希望这个公共空间是开放的,包容的、平和的。它不应该被定义,并且可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适用于任何的场景。“你不用去刻意的看到设计的手法,你最终体会到的还是设计师的初心。”他希望这里能够伴随着徐徐吹来的风,让每一天的阳光,甚至是雨水慢慢地渗 入到村民的日常活动中来。希望他们能够爱这个地方,就像顾忆和他的小伙伴们,以及 《梦想改造家》的团队们珍爱这棵大榕树一样。

▽修复过程© 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vsszan1932651017080536.jpg
▽总平面图©无设建筑

vsszan1932651017080537.jpg
▽一层平面图©无设建筑

vsszan1932651017080538.jpg
▽二层平面图©无设建筑

vsszan1932651017080539.jpg
vsszan1932651017080540.jpg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大吴会客厅
建筑事务所:无设建筑
项目负责人:顾忆
设计团队:苏美娜、马大伟、欧书琴、石琳
结构设计:王锦、姜颜宁、刘波【翊构营造】
施工团队:耀钰装饰
项目类型:建筑改造、公共空间
项目特点:乡村建设、多功能公共空间、在地活动中心
场地地址: 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大吴村
业主单位:立邦、大吴村
完工日期:2024年11月
面积:建筑面积 1500M2/室内面积 1100 M2
空间摄影:Y³ STUDIO 外立方空间影像
材料:钢、木、框架结构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4-12-11 01:55:26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阿茂_design2024-12-11 08:32:39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HZ小青年2024-12-12 14:18:42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