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览©陈曦工作室

vsszan194485081015591.jpg

近日,由goa大象设计打造的上海西岸金融城G地块商业空间全面开放,成为徐汇滨江的一处崭新人气地标。西岸金融城是一个占地44公顷的大型混合使用开发项目,其所在的岸线曾是上海近郊重要的工业区,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度成为凋敝的“锈带”。

▽场地位置©goa大象设计

vsszan194485081015592.jpg

首发建设的G地块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规划包含零售、餐饮、文化、体育、居住等混合功能,场地上的南浦火车站旧址则成为了城市更新的目标。goa相信,混合使用开发并非将多种功能简单并置,而是通过设计为之提供自发碰撞与融合的机遇。营造总体场所感因此成为了设计的首要考量。

▽“车站”的日常使用者©陈曦工作室

vsszan194485081015593.jpg
▽商业街区、公寓与住宅构成完整的空间序列©陈曦工作室

vsszan194485081015594.jpg

向心的空间
成为活动发生的领域
使用者的自发参与和活动是多功能空间焕发鲜活生机的关键。设计为此避免了空旷的空间与冷漠的形式,通过向心性的空间结构与灵活的流线,创造了亲切的场域。

▽G09、G11地块设计草图©goa大象设计

vsszan194485081015595.jpg

地块的结构与街区的尺度以行人的体验为基准。大部分内部道路是并无确定红线的开放空间,将地块分割成尺度宜人的街区。空间因此具备了鲜明的场所感与可停留性,时常被商户、居民或访客自发利用,成为“市集”、“舞台”或“展厅”。

▽功能与流线分析©goa大象设计

vsszan194485081015596.gif
▽富有活力的内部“街巷”作为室内功能的外延©陈曦工作室

vsszan194485081015597.jpg vsszan194485081015598.jpg

西岸金融城是徐汇滨江绿带与美术馆大道向城市腹地的渗透。设计不但将地标建筑定位为展览空间,更将整个地块作为公共艺术的展场;餐饮与零售商铺凭借细致的策划运营,补足了滨江绿地北段长久以来的需求缺口。巧妙设计的驻留场所与景观生动结合,容纳了“随机”的聚集活动。

▽香格纳画廊前的水景成为艺术装置的舞台©陈曦工作室

vsszan194485081015599.jpg
▽人群的停留与活动©陈曦工作室

vsszan1944850810155910.jpg vsszan1944850810155911.jpg

破而后立
老车站变身新地标
作为西岸金融城规划范围内仅存的历史建筑,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南浦火车站旧址赋予了场地的独特的禀赋,也成为了设计伊始的挑战——站房、铁轨与仓库组成的超尺度轴线长达170m,将场地一分为二,阻滞通行的同时不利于布置功能。

▽新造建筑在延续老车站形态的同时部分使用老砖©goa大象设计、陈曦工作室

vsszan1944850810155912.gif vsszan1944850810155913.jpg

建筑师将南浦车站的空间特质视作历史记忆的锚点,设计并未拘泥于对老建筑外观的复现,而是尝试兼顾空间体验的改善:根据历史建筑的保存状况,建筑师保留了完整的轨道与部分站房、仓库,将过长的轴线切分为两段:西端保持了门厅的功能,东侧则向南平移,围合出大尺度的艺术花园。

▽铁路轴线的切分、平移与再生© 陈曦工作室

vsszan1944850810155914.jpg vsszan1944850810155915.jpg

老站房的另一大记忆特点是站房、仓库与轨道构成的三跨连续坡屋顶,设计将其局部转译为灵动的曲线形式,与传统人字坡屋顶形成连续渐变。住宅与公寓楼栋转角阳台的曲线则与之呼应。

▽大尺度挑檐创造休憩交往的灰空间©陈曦工作室

vsszan1944850810155916.jpg vsszan1944850810155917.jpg

建造的细节中同样保留了历史记忆:老建筑的青砖在移位时得到保留并用于重建;木窗与雨棚等细部特征在新建筑中被重新演绎;铁轨、站钟与时刻表等保存或复刻的老物件则构成了景观设计的中心元素。

▽以站台为原型的花园入口与“站长小屋”咖啡厅©陈曦工作室

vsszan1944850810155918.jpg

小尺度封闭与大尺度开放
楼下的公园二十分钟
G地块是西岸金融城唯一同时规划有租赁公寓与可售住宅的片区。在居住小区的封闭与开放之争甚嚣尘上的当下,建筑师的目标并非解决单纯的居住需求,而是在混合使用开发的独特机遇下,基于“鲜活社区”理念进行对居住形态的探索,实现在当前语境下“可行的开放”。

▽高层住宅拥有优越的滨水景观视野©陈曦工作室

vsszan1944850810155919.jpg vsszan1944850810155920.jpg

在住区规划中,相比围墙的存废,更重要的是通达性。住宅地块采取了“小尺度封闭、大尺度开放”的渐进策略。将绿地与文体会所等功能从围墙中释放出来。住宅项目「启元」的尺度为120 x 80m,与上海市中心“窄路密网”的街区尺度相当。得益于细致的流线规划,以历史建筑为核心的公共区域虽位于围墙外,但与居住者近乎零距离,成为住区的“开放边界”与“超级底盘”。

▽人行入口提供了通往公共区域的便捷路径©陈曦工作室

vsszan1944850810155921.jpg

设计充分利用江景资源,打造与徐汇滨江气质相称的高品质住区。入口大堂延续南浦车站屋顶的曲线元素,以跃出水面的鱼尾为灵感,构筑优雅的体量。塔楼的架空层通过连廊连接,与景观相互渗透,使归家流线妙趣横生。

▽彼此呼应的曲线建筑语汇©陈曦工作室

vsszan1944850810155922.jpg vsszan1944850810155923.jpg vsszan1944850810155924.jpg

租赁公寓「西岸中环汇」进一步探索开放的尺度,“边界”从围墙退让至直面商业街区的门禁入口,居民因此拥有了便利的归家动线,在保证隐私与安全的同时营造了出则繁华、入则宁静的生活体验。

▽公寓住户可以选择归家流线穿越门厅或从楼下进入©陈曦工作室

vsszan1944850810155925.jpg vsszan1944850810155926.jpg

设计利用场地西端的三跨站房设置公寓门厅,兼具商业与展览功能。住户可以穿越“历史建筑”进入电梯,新生的老车站由此成为社区的“公共客厅”——社交、观展、购物等活动无需改变居住者熟悉的归家路线,即可在日常生活的边角中发生。

▽总平面图©goa大象设计

vsszan1944850810155927.jpg
▽首层组合平面图©goa大象设计

vsszan1944850810155928.jpg
▽1-1剖面图©goa大象设计

vsszan1944850810155929.jpg
▽G09地块正立面图©goa大象设计

vsszan1944850810155930.jpg
▽结构与改造策略©goa大象设计

vsszan1944850810155931.jpg
vsszan1944850810155932.jpg vsszan1944850810155933.jpg vsszan1944850810155934.jpg vsszan1944850810155935.gif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上海西岸金融城G地块
项目地点:上海市徐汇区
业主:香港置地
建筑设计:goa大象设计
室内设计:HWCD,CCD香港郑中设计事务所
景观设计:翡世景观
施工图设计: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历史建筑保护顾问:上海章明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竣工:2020/2024
建筑面积:97,500.0㎡
摄影版权:陈曦工作室

没搜索到文物库相关内容

暂无用户创作记录!~

记录用户以此项目图片为灵感使用Ai进行二次创作。

syhgdesign2025-2-8 23:31:14

感谢楼主辛苦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序赞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